中药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初步评估

郭秋菊 卢永弘 陈水仙 吴林 ??
摘要:恩施州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许多道地药材享誉海内外,但是当前本州中药材产业化情况不容乐观。本研究在分析了恩施中药材背景资源的基础上,对开发为产业化的主要中药材种类进行统计和调查,并实地到相关企业、GAP基地和农户进行典型调研,以查明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研究结果揭示了恩施州中药产业化的内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药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针对恩施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试给出解决方法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该区中药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恩施州中药产业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恩施
中圖分类号:S75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7)02-0076-05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恩施州,是被称为“华中天然药库”的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拥有药用植物资源2天258种,常年收购的品种有300多种,在湖北省批量收购的80余种药材中有30多种产于恩施。其中利川鸡爪黄连、利川山药、恩施紫油厚朴、恩施板党、恩施窑归、咸丰白术、巴东独活7个品种已实行国家地理标注产品保护,其数量之多在全国市(州)居冠[1],但是目前有关资料报道发现:恩施州药材开发受环境影响作用大,中药材产业存在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针对现状,本文试图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与调研,从实际生产中研究该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以产业理论为基础,就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各个方面研究中药材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济开发中面临的困难,并就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及解决方法。
1研究概述
1.1研究地概况
恩施州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位于长江三峡腹地,是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结合处,地跨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州内平均海拔高度1 000 m左右,年平均气温174 ℃。州内的第一大河流是长江支流清江。州内多地适宜亚热带植物生长,是速生阔叶乔木和喜温经济林的适生区,同时也是茶叶、烟叶、苎麻、药材等作物的高产区[2]。
1.2研究方法
对于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存在技术含量不高,药材种植、开发受市场环境因素限制等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法、数据统计描述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调查法包括网络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典型农户访谈调研法相结合。
根据产业发展的原理,收集有关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国内外参考资料,以及在恩施州统计信息网、恩施州林业局主管部门等收集有关统计数据,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恩施州主要中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典型中药材生产销售公司。
研究调查主要从两大主线进行,一是药材生产的原材料种植(初加工)-收购-销售。实地走访生产地的典型农户、收购商以及合作社;二是药材企业GAP基地种植-生产加工-成品销售。通过两大主线调查,查明州内中药材产业一线生产和销售的产业链现状。将所收集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产业理论为基础,对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全面发现中药材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中药材药产业经济开发中存在的困难。
数据处理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通过spss19.0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处理。采用SWOT分析法对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估。
2结果与分析
2.1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的主要模式
恩施州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因此各个地方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模式不同。调查结果显示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主要有5种模式,即:农户+公司模式、农户+专业合作社或个体+公司模式、农户+基地+公司模式、农户+个体+区域经理+公司模式、农户+个体+药材市场模式。
2.2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SWOT分析
2.2.1优势分析
(1)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中药材资源丰富。
恩施州药材资源富集,种植悠久,品质道地,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资源比较优势,这为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恩施州建设了14个道地药材品种的GAP试验基地,巴东玄参基地、利川黄连基地、恩施黄连基地获得国家GAP基地认证[5]。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点推进12个中药材万亩乡镇和48个中药材千亩村、紫油厚朴百里长廊建设,促进药材基地发展。据调查数据发现本州基地建设速度较快,特别是木本药材的基地建设,在2014年比去年增加了72%,2015年比去年增加了16.3%,这不仅符合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也使本州的基地规模有明显的扩大,为产业化发展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3)品种培育和新品研发取得成效。
2014年恩施州开展了12个品种的良种选育培育和良繁基地建设,创新了生态立体栽培模式,保育了1 500种优质中药材种质资源。在新产品开发中,八峰药化、香连药业、清江生物、圣峰药业等企业,都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或创新了生产工艺,取得技术成果和应用。
湖北林业科技第46卷
第2期郭秋菊,等:中药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初步评估-以恩施州为例
(4)产业发展规划科学。
现恩施州逐步形成了以紫油厚朴为主的新塘乡和以党参为主的板桥镇两个药业专业乡镇,形成了以黄连为主的太山庙,以窑归为主的石灰窑,以白术为主的碾盘、大树,以白芍、吴茱萸为主的车辽坝等药业专业村,以突出药材“道地性”。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进中药材经济发展,市政府相关部门科学编制了《恩施药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依据科学规划发展恩施州中药材,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不大,实现药业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持续化发展。
(5)产业化模式创新。
恩施州中药材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经营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推动中药材发展走“企业+基地+农户”的路子,带动农户创收。二是创新套种模式。在主产区新塘乡、红土乡、板桥镇已成功探索出“林药套种”、“药菜套种”、“药药套种”等模式。这些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中药材产量及质量,促进了中药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大大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6)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本州中药材产业化模式主要是“农户+专业合作社+公司”,专业合作社是联结农户和公司的重要纽带。在中药材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专业合作社覆蓋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涉及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图1)。在2014年底,恩施州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6家,社员人参达到14 855人,人均药材收入9 243元,是全州平均水平556元的16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恩施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民进入中药材市场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带动新型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图1恩施州2012~2014年药业产业收入情况
2.2.2劣势分析
(1)政府扶持不到位。
任何产业想要又快又好又稳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中药材产业也不例外[6]。现在,恩施州药材产业发展进入高成本时期,这就需要资金投入,虽然近几年扶持资金在增加,但由于资金有限、投入力度低及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本州药业企业发展仍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2)龙头企业作用低。
据统计,恩施州虽然有各类药业企业80家,香连药业、圣峰公司、八峰药化、清江生物、锦华生物等药业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内部由于对中药材的研究较为片面,对中药材的深加工也较少,所以产品较为单一,甚至有些企业的产品只有饮片,这不利于中药材发挥最大的效益[7],难以带动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形成研发、加工、销售、市场开拓为一体的产业。
(3)基地种植技术指导力度不够。
GAP种植基地是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为药业企业提供良好的中医原材料而发布的,通过认证的基地会有政府安排技术人员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以提高产品质量[6,8]。实地调查结果发现恩施州GAP基地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年轻的技术人员不愿留在当地,当地的GAP基地也是由农户承办,按照传统的办法进行种植,这大大降低了中药材产品的质量,不利于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4)中药材生产深加工少。
本州中药材种植多为散种,与加工及市场脱节。多个县市都是个体收购商从农户那收购的中药材原材料,只经过清洗烘干等初级处理,就销往七大药材市场、成都药材市场、安徽药材市场等。因此,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大多还是原料型、初加工型产业,产业链较短,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没有使原材料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经济效益。
2.2.3机会分析
在2008年6月该决定提出了建设湖北中药强省的目标,把恩施州作为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建立药材数据库和鄂产道地种质资源库、基因库,促进恩施州内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2009年,国务院制定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其中着重提出要对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
《恩施药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里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发展力度,全州初步建成了药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在这样的政策体制下,本州的财税、扶贫、农业、林业和银行等部门在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下需大力支持药材产业化贷款、资金投入等[9]。这无疑是给恩施州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加了催化剂。
2.2.4威胁分析
(1)野生药材资源未得到充分保护。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加强,人们对中药材的品质及药性的要求也就更高,这使得大多数消费者偏向于选择野生中药材。而湖北省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缺乏对野生种药材保护的政策和法律,农民无节制的采集野生中药材,使很多资源都受到严重的破坏,这是中药材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10-12]。针对这个问题,州内虽然推广仿野生种植/栽培技术,但由于科技条件、推广力度受限制,还未能大范围地推广。
(2)中药材产业发展自身限制作用。
由于中药材本身药性的限制,种植周期长,农民往往按照政策的要求安排生产,或者按照当年价格情况安排第二年的生产,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指导和调控,生产盲从性较大。再者恩施中药材产业自身发展能力的不足,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和人才储备上的短缺导致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出现短板,所以极易受到市场需求状况的影响。
表1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内容矩阵表
优势劣势内部
1、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中药材资源丰富
2、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3、品种培育和新品研发取得成效
4、发展规划科学有利该产业发展
5、创新模式助产业化
6、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迅速1、政府扶持不到位2、龙头企业作用低
机会威胁
外部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有国家政策支持1、野生药材资源未得到充分保护
2、中药材产业发展自身限制作用
综合以上,可以把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内容总和成如表1。从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和优势是占有较大比重的,这有利于该产业的发展。但是,也有来自各方面的劣势和威胁,如竞争压力,政策扶持不到位等,但这也是一种挑战,只有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部机会,慢慢的弱化它们对产业化发展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该产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3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四个主体,分别是:①进行中药材原材料种植和生产的农户;②中药材产品经营管理的企业;③连接农户和企业,带领农户进入市场的农村经济合作社;④推进产业化发展的政府和市场机制。四个主体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环环相扣,缺少任一主体,中药材产业化都会受阻,因此针对这四个主体,笔者试提出推动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3.1.1加强政府引导,保证中药材质量
农户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确,对科学技术掌握不全面是现恩施州农户种植效率低的原因所在。政府相关部门应就此问题做好产业服务,发挥主导作用,帮助中药材产业更好地发展。可以在各地区建立中药材指导服务站,對农户产前信息提供、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初步加工等进行科学指导。积极引导农户学习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农户的科学素质,从根本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为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1.2制定相关政策,调整市场不合理运行
政府部门应积极进行市场调查,并针对市场中不合理的运行出台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的扶持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不定期派人进行市场调研,获得真实的市场情况,对有利产业化发展的利用奖励机制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对于不利产业化发展的应及时寻找不合理因素,利用约束机制防止问题恶化。
3.1.3协助州内企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
恩施州有80家药业企业有10家企业为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这些龙头企业的实力还不够强,若想长远发展,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增加收入,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落实税收支农政策,积极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意见》。
3.2发展企业带动产业化
3.2.1积极联合科研院校,培育专业人才
经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要保证中药材质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中药材的产量,首要就是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大规模种植,只有“科研院校+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才能提高恩施中药材生产水平。当前,缺乏指导中药材种植的科技人才是恩施州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标准的种植程序也缺乏专业科学技术指导,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快的方法是企业联合科研院校或者研究机构依据需求培育出既懂中药材种植,又懂科学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利用这些专业人才,才能确保中药材原材料的质量及数量,降低生产风险,提供生产效益。
3.2.2延长产品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企业产品加工不全面,产业链较短是本州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企业应结合人们的需求注重新产品的开发,积极引进技术,引进或培育专业人才,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企业还可投资产业链条长的中药材产品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深加工产品收入。
3.2.3提升农户科学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及产量
(1)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科学培训,提升科学素质。
恩施州有多个县市农户历来都有在林下种植中药材的习惯,但农户认识不高、种植技术还较传统,缺乏保育促繁技术,市场信息获取能力较差。因此提高农户的科学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事,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全州建立培训体系,鼓励农户积极参与政府部门为农户设立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分析市场集合实际,不盲目跟风种植。
当前,农户对于市场变化的敏锐性差,盲目跟风,导致“一窝蜂”种植的情况时有发生,各县市都有原材料积压的问题,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使市场的价格机制发生不合理的变化。农户应根据企业或一些合作社发布的信息进行种植,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原材料,减少积压,预防因过剩而处销售被动中。
3.2.4发展经济合作社,带领农户进入市场
传统的“农户+企业”模式中,农户处于被动不公平地位,农村经济合作社作为第三者的介入,打破了该局面,形成了较稳定的三角结构。毋庸置疑,发展农村合作社有利于农户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农村合作社也扩宽了中药材的销售渠道,集约化的进行管理。因此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户规模化进行产品生产,同时又能利用合作社的管理能力保证质量和产量,形成“引导-反馈-引导”的良性上升循环式发展。
中药产业化经营在局部地区已有一定规模,但总体上仍处于“混沌初开”阶段[7]。中药材产业发展是恩施州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恩施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因为各种因素和问题的存在,中药材产业化程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应充分合理利用本州拥有的资源,科学规范化地种植中药材,保证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并落实政策实施力度,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推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进度,以振兴恩施州农村经济,促进全州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万福,张代寿.恩施道地药材的形成及开发前景[J].中药材,2000,23(1): 912.
[2]赵仁君,廖朝林,林先明,等. 恩施道地药材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 2007, 9(4): 4142.
[3]向真典.中药材发展是巴东富民兴县的重要产业[J].清江论坛,2008(2): 005.
[4]林先明.恩施州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 2006, 45(4): 475477.
[5]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中药材规范化栽培(GAP)现状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13, 25(5): 142145.
[6]杨永康,向极钎,刘海华,等.恩施地道药材GAP基地建设与药业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 2012020121.
[7]游娟.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8]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 武陵山片区中药材规范化栽培(GAP)现状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13, 25(5): 142145.
[9]苑野.长治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10]杨红艳. 云南林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云南林业,2013,34(3):5455.
[11]任建武,刘玉军,马超,等.林源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化[J].林业资源管理,2011(1): 3539.
[12]张晓东. 抚顺市中药材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 农业经济, 2010 (2): 9696.(责任编辑:唐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