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据的教学模式的实践
张丽
摘要:该文在波普尔科学发展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基于证据的教学模式,并将之应用于高中化学“开发利用金属矿物”的教学中。教学过程中,利用科学史实、生活观察、化学实验、数据四方面证据来说明金属矿物的开发过程与知识的发展。基于证据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 化学 基于证据的教学
面对信息爆炸带来的知识剧增,对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对知识的单纯记忆,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试图引导科学课程着重于高阶推理,要求学生参与证据的论证、分析和解释数据、科学的调查、形成解释、发展和使用解释性模型,从而在教学中呈现一系列的科学实践,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始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的解决又基于证据的推理。证据是科学论证的基础,因而高中化学教学应是基于证据的教学。
一、基于证据的教学模式概述
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猜测,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暂时阶段,科学总是表现出不断证实、不断批判的发展机制。波普尔科学发展模式为基于证据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证据的教学是从情境问题开始,学生在思考或交流过程会形成一定的观点,这个观点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接着学生会基于他人所形成的观点寻找能够支持或反驳观点的证据,在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证据与证据的碰撞,从而得到结论,形成新的知识。若观点被证据反驳,则要通过修正,再重新找寻证据、得到结论。
二、基于证据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知识的发展分析
在人类的发展中,第一种被认知的金属是金,是通过水洗沙子的方法得到的,没有涉及化学变化。化学方法最早应用于铜的冶炼。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最先知道铜的冶炼,他们用木炭火去还原西奈半岛的孔雀石矿得到铜。《淮南子·万毕术》中提到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以上铜的两种冶炼方法都将二价的铜还原为铜单质。公元前2200年,最先发现炼铁技术的是西亚的赫梯人,他们将铁矿石和木炭堆放在炼铁炉中,点燃。我国的炼丹术,起于战国兴于西汉。1854年,法国化学家用钠做还原剂得到金属铝。但由于金属钠的成本比金属铝还要高,因而没有实际应用的价值。1886年,美国的霍尔和法国埃罗很巧合地同一年研究出电解制铝法。从金属冶炼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发现得也越晚。
(二)学生已有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知道氢气还原氧化铜可以得到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可以得到铁,这些反应是由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显得很零碎。本节课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利用价值,按照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知道各种金属的冶炼方法和原理。
(三)教学过程
1.数据证据的使用,说服力强
教师:视频引入,金属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及人类发现和使用金属的概况。组织学生讨论金属的发现与使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总结金属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金属的发现与使用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
设计意图:根据视频中的数据证据和化学史实证据,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线索,即提出观点。数据证据给学生一个很直观的了解,说服力强。当然,数据证据也包括模型,可以让学生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
2.科学史实的使用,激發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史实1:古罗马人淘金的场景和我国古代与淘金相关的学术记载。
科学史实2:苏美尔人铸造的铜牛头;我国商朝后期的“司母戊鼎”。
科学史实3:河南省殷商废墟……
科学史实4:甘肃省磨沟寺洼文化墓葬出土的两块铁条。
科学史实5:土耳其北部赫梯先民墓葬中出土的铜柄铁刃匕首。
科学史实6:我国的炼丹术。
学生:根据科学史实分析讨论,总结Au、Pt化学性质不活泼,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可以采用物理富集的方法获得,所以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石器时代可以从自然界中发现并使用。在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会出现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相关时代有关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总结在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发现一些新的金属。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从历史上的科学家身上学到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对化学教学中某一理论查找历史的来源,学生能更好地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学科知识、获得科学方法。
3.实验证据的使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PPT展示野外焊接钢轨,演示铝热反应实验。
学生:铝热法制铝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观察实验,书写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证实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运用实验探究化学问题,由化学实验得到化学知识,将知识的获得与化学实验相结合。在实验证据的获得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证据链总结本节课,梳理学生科学方法的意识
课堂总结:①从金属活泼性顺序表总结金属的冶炼方法;②金属发现和使用的顺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
课后调研:①金属发现的历史故事;②金属回收利用的价值;③金属冶炼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④新型金属材料的发展。
通过结论修正之前提出的观点,升华知识。
三、基于证据的教学模式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高中化学教学,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这些都是有据可依的,即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很多教师容易忽视对知识发展的研究这一教学依据,其实知识发展的逻辑和学生认知的逻辑基本是一致的,教师认真研究知识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自身专业的成长,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通过基于证据的教学设计,教师对教材、课程标准的解读更加透彻;对知识发展的研究,使得知识储备更加广博;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使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成长。
(二)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
科学知识的发展是科学家不断努力下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就一个观点而言,有些证据会支持原来的观点,有些却与原来的观点产生了矛盾,这时,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会根据新的证据对原有观点进行修正,推理得到新的观点,基于证据推理得到结论。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因而,证据在消除学生以往的错误认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证据教学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三)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在基于证据的论证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多种不同的证据,需要思考证据的来源是否可靠、证据是否有效,对其进行衡量、辩证,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进行基于证据的论证时会进行多元化的沟通,需要用充分的证据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个多元化的沟通过程刺激了学生的思考。在论证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的观点之间会碰撞,因而,每个人都要对观点和证据做出判断,可以表示支持也可以表示反驳,反驳的过程也必须基于证据,整个过程让学生形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周仕东,郑长龙.论科学探究活动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J].化学教育,2006(11).
[3]潘瑶珍.科学教育中的论证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