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试

    徐梦 程景华

    【关键词】考试;认知重塑;情绪ABC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8-0072-04

    【作者简介】徐梦,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他们既需要应对日复一日的繁重学习任务,又需要应对“万人争过独木桥”的高考竞争压力,还需要平衡好来自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的期望,多方的压力使他们常常体验到焦虑。笔者在日常教学和咨询工作中发现,很多高中生常常体验到过度的考试焦虑,而导致他们产生焦虑体验的根源是他们对于考试的不合理认知。

    本课从学生的认知入手,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体验和探究活动,重塑学生对于考试的认知。用热身活动——击鼓传花,营造暂时性的情境压力,让學生感受紧张、焦虑的情绪,引出课堂的主题。借助“相似圈”“我的压力气球”“解读心灵故事”三个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考试焦虑的概念、表现及产生的原因,从认知角度引导学生正视考试的意义,从根本上缓解考试焦虑。

    【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击鼓传花

    教师:在正式分享今天的课程主题前,我们先一起玩个热身游戏——击鼓传花。我需要一位同学上台负责敲鼓,当鼓声响起的时候台下同学传花,当鼓声停止的时候,这朵花在哪位同学的手上,这位同学就需要上台表演节目,节目内容由老师指定。

    学生游戏。

    教师:在刚刚的游戏中,我发现这朵花就像烫手山芋一样被大家扔来扔去,这朵花明明挺漂亮,为什么大家都不想要呢?

    学生:因为我害怕上台表演。

    教师:正如同学们所说,不是这朵花让我们感到有压力,而是这朵花附带的表演让我们感到有压力。那么同学们,在你们平常的学习中,有没有什么事像这个表演一样,让你感到紧张甚至是焦虑呢?

    学生:考试让我很焦虑。

    教师:就像表演一样,考试时常会让我们感受到压力,伴随着紧张和焦虑。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话题就与考试有关——面对考试。

    设计意图:借助表演任务,营造暂时性的情境压力,让学生体验紧张、焦虑情绪,顺利引出课程主题;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调查活动:相似圈

    教师:面对考试这件事,同学们是时常感到有压力、有负担,还是能够轻松面对呢?老师想现场在我们班同学中做个调查。不过调查的方式有些特别,我需要6位同学到台上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个调查。我会问一些问题,台上的同学只需要根据提示做出相应的反应即可。台下的同学可以一边思考问题,一边观察台上的同学。

    教师邀请6位学生上台,围成一圈并戴上眼罩,教师站在圆圈中心进行提问。

    问题1:请问各位同学,你有没有曾经害怕过考试?如果有,请向前走一步,如果你很害怕考试,步子可以迈得大一点;如果没有,请站在原地不动。

    问题2:请问各位同学,你有没有曾经害怕考得不好让父母感到失望,而在考前感到紧张、焦虑?如果有,请继续向前一步;如果没有,请站在原地不动。

    问题3:请问各位同学,考试的时候,当你还在做第一页试卷,听到周围的同学已经翻到第二页,你是否会感到着急、紧张?如果会,请继续向前一步;如果不会,请原地不动。

    问题4:请问各位同学,考完数学以后,周围同学都在对答案,当你知道错了很多题的时候,你会不会担心自己考不及格?如果会,请继续向前一步,如果不会,请站在原地不动。

    问题5:请问各位同学,考完试,你会不会因为担心成绩排名而感到紧张、焦虑?如果会,请继续向前一步;如果不会,原地不动即可。

    问题6:请问各位同学,在你看来,考前过度焦虑是否会影响自己的考试成绩?如果会,请继续向前一步;如果不会,原地不动即可。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做出相应的反应。

    教师:实际上,我刚刚用了一个叫“相似圈”的调查活动,问了6个相同的问题让6位同学向我聚拢而来,是因为他们面对考试都有着相似的焦虑体验。同学们,考试焦虑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会有相似的体验呢?

    教师出示PPT介绍考试焦虑的定义以及表现。

    教师:面对考试,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你处在班级的哪个位置,都可能感到有压力、有负担,都可能面临考试焦虑的问题。所以,今天这节课想要分享给大家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在面对考试时,容易焦虑是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设计意图:采用“相似圈”的活动,现场调查学生面对考试时的心理表现,以学生的相似体验为基础,让学生认识到:在面对考试时,容易焦虑是学生群体中的普遍现象。借助相似体验,引起学生共鸣,为后续活动开展做情感铺垫。

    三、体验活动:我的压力气球

    教师:各位同学,从考试焦虑的定义和表现来看,我们知道焦虑是一种令人不怎么舒服的体验,这种令人不舒服的考试焦虑体验究竟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呢?我手里的气球会告诉大家答案。请各位同学拿起手中的气球,闭上眼睛想象此时此刻你正在经历考试,请把你感受到的焦虑和压力吹进气球,让我们一起看看你的压力气球会有多大。

    学生吹气球。

    教师:请同学睁开眼睛看一看,你的压力气球有多大。再请你环顾四周,看看身边同学的压力气球有多大。同学们,如果再继续吹下去气球会怎么样?

    学生:如果继续吹下去气球会爆掉。

    教师:是的,如同学们所说,气球会爆掉。同样的,如果我们面对考试,经常处于过度焦虑的状态,可能会像吹爆的气球一样,面临心理崩溃。可是如果我们在面对考试时丝毫不紧张,没有压力行不行呢?

    学生:完全没有压力也不行,会对学习有所懈怠。

    教师:心理学中非常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面对考试时,我们应当保持何种程度的焦虑水平。

    教师呈现PPT介绍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教师:就像这张倒U型曲线图所示,在面对考试时,我们需要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分享的第二个重点。

    设计意图:借助压力气球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过度焦虑的危害;借助倒U型曲线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面对考试,需要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

    四、探究活动:解读心灵故事

    教师:有位叫高杰的同学,在初中时一直担任班长,学习成绩很不错。他对教师的称赞、同学的羡慕都习以为常。自从上了高中,他的成绩不再名列前茅,他不知道教师、同学会怎么看他。他来咨询,想找到能让自己走出目前的困境的办法。我们一起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PPT出示:“是我没用功吗?可是我已经尽力了。为了搞好学习,我连班长都不做了,没有其他干扰,一门心思学习。每天天不亮起来,晚上很晚才睡,有时候半夜醒来,怕影响父母休息,还用手电筒看书。每次考试前还有信心,准备考出好成绩,可一拿到卷子,碰到难题,思路就全断了,头脑一片空白,考场上唯一的想法是:这次又考砸了。完了,真的完了,我怕看见试卷,更怕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甚至连回家的勇气都没有了。”(参考教材:《心理健康(高一年级)》,南京大学出版社)

    PPT呈现思考问题:高杰是如何看待考试的?你是如何看待考试的?你认为产生考试焦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与分享。

    教师:从各位同学的分享中,我们知道,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如父母的高期望;也有内在因素,如自信心不足,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对考试的看法、评价和信念等,影响了我们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如果想要改变这种过度的焦虑体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1:平时努力学习,考前好好复习,真正有实力了,在面对考试时才不会紧张。

    学生2: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考试只是为了检验我们的学习情况。

    教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明白要如何改变自己的过度焦虑体验了。这也是今天这节课想要给大家重点介绍的认知调整方法——理性情绪疗法。

    教师发放事先准备好的“情绪ABC理论”资料,并用PPT呈现课堂练习,让学生觉察自身关于考试的不合理信念,练习用新的合理信念替代原有的不合理信念。

    学生练习、分享。

    教师:想要改变过度的焦虑体验,最根本的方法不是改变考试这件事,而是改变你对考试的看法、观念、评价等,这是因为在面对考试时,你的看法决定了你的情绪和行为。

    設计意图:以贴近学生实际的故事引导学生探索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并借助情绪ABC练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改变考试焦虑体验的根本方法是调整自身关于考试的不合理信念。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

    教师:通过今天的课堂体验活动,我们一起重新认识了考试这件事。希望各位同学能够明白,当我们面对考试的时候,容易焦虑是普遍现象,我们需要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影响考试焦虑体验的最根本因素是你的认知,你关于考试的看法、观念决定了你的情绪和行为。感谢各位同学的参与和陪伴,希望今天的方法能帮助你淡定应对考试这件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梳理课堂感悟,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中习得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

    【教学反思】

    本节课借助一系列体验活动重塑学生关于考试的认知。从实际的辅导效果来看,形式多样又切合主题的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感悟、体验的过程中,获得认知上的改变。相较于传统学科化倾向的心理课堂,本节课以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的主观体验,更符合个体的认知规律,辅导效果更佳。

    此外,以往关于考试主题的心理辅导课,常常将辅导重点聚焦在向学生传授各种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上,而本节课则尝试将辅导重点聚焦在学生关于考试的认知上,借助体验活动重塑学生关于考试的一系列不合理信念,通过认知转变促进学生情绪和行为的转变。

    【点评】

    这节课无论是课堂的效果还是教案的设计,都体现了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优秀的教学素养。教案设计的整体构思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多元资源,贴近学生的个性特质与心理需要。

    活动方案以“考试焦虑”为话题,以“对于考试的不合理认知”为靶心,用“击鼓传花”“相似圈调查”“我的压力球”和“解读心灵故事”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考试焦虑。随着学生的认识层层深入、逐步递进,教师以情绪ABC理论为抓手一举“击溃”学生心中对于考试焦虑的不合理的认知,同时引导学生将情绪ABC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反思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活动方案思路非常清晰,条理分明,活动之间有层次性,逻辑性较强。

    活动过程中,教师先用“相似圈调查”这种新颖独特的方式将学生心中对考试的焦虑直观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可看出学生在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不同的感受。接着用集体吹压力气球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内心不同的焦虑程度。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得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体验也非常深刻。

    (点评嘉宾:程景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