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用知识”教学落到实处
吴梅丽
语用知识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基础知识相比,具有指向优化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特点,是对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反映和说明。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到有效的教学路径,使语用知识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感知语用知识
学生要获取语用知识,可以在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借助察觉、意会等方式来加以感知。
如教学《桥》一课时,课文在语言文字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短句子的有效运用,如:“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课后练习第1题,就是针对这一语言表达特点进行设计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子。”这里“读好短句子”在朗读系列中属于比较难的要求。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的就是“读好长句子”,重点是解决学生在读课文时遇到长句子一口气读不下来时该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句内停顿来加以解决;到了六年级反而是“读好短句子”,足见这种“短句子”中包含了不一般的朗读要求。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短句子需要读得短促,有力,急迫,以体现雨下得特别大,并让学生当成答案写下来的话,学生所获得的就是十分机械的死知识,自己并没有学会朗读这种短句子的方法。教师需要借助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体会这种短句子的读法及表达效果。具体做法是将原句改成一般比喻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瓢泼一般,又像用盆倒下来一样。”学生将两组句子进行比读,才能读出“泼”与“倒”的效果——急速,有力,有倾泻感。二、领悟语用知识
融入语境是理解文本意义与表达的前提,在文本的语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真切体验、感受语言表达的秘妙,进而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很明显这也是领悟与运用语用知识。
如教学《在柏林》一課时,课文中的火车车厢就是作品所规定的一个特殊的文本语境。在这个语境中,出场的人物尽是妇女和孩子,还有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作者在文章中安排这些人物,已经隐含着战争带来的灾难——上战场的士兵伤亡很大,由此来表达作品的主题。但是,作者并不像演讲一样直接呼吁人们起来反对战争,反而通过独特的故事情节:老妇人重复数着“一、二、三”的声音引起两个小姑娘的傻笑,老妇人的丈夫老兵才讲述了人物背后的故事,战争已经让他们失去了三个儿子,老妇人因此疯了,可是他在上前线前,还得把老妇人送进疯人院去。这样催人泪下的故事,让车厢“静得可怕”。课文虽然很短,但作者所营造的文本语境属于真正的典型环境,人物的言行与故事的背景随着两个小姑娘由傻笑而变得再也笑不出来——一片寂静,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具有典型意义。这就是语用知识在具体语境中发挥的作用。三、转化语用知识
虽然说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但这样的语用知识学习却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这些知识在教师引导下被学生所吸引、内化,并在语用实践中转化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
如《花钟》一课,开头两个自然段的旁边给出了一个泡泡提示语——“这两个自然段中,各有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这个提示语用来细化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目标——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在学习中,学生在第1自然段中找出的关键语句是“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在第2自然段中,学生找出的关键语句是“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学生找出的两个句子具有关键语句的意味,但直接用来表达自然段的大意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将句子进行修改。在第1个句子中,“一天之中,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就能够概括自然段的大意,其余的文字可以删去;第2个句子是问句,难以直接概括自然段的大意,因此需要将其改变为陈述句,即“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转化语用知识的过程。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用知识的教学,寻找合适的途径,引导学生去感知、领悟、运用语用知识,将语用知识转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