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课程体系背景下教学进程创新设计
郭建勤 沈洁 杜玉红
摘? 要 阐述创新设计教学进程的原则,提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进程的创新设计,分析教学进程设计的创新点,以期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职;项目化课程体系;应用电子技术;智能家居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9-0090-02
1 前言
项目化课程体系是指采用一个或多个相关的项目贯穿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对项目进行多次剪裁、引用、剖析,皆在提高学生对项目熟悉度、课程间项目资源利用率及学习成效。而在项目化课程体系建立后,如何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至关重要。课程排序安排不合理,会造成学生一入校就进入枯燥抽象的理论学习而被当头棒喝。本文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在采用智能家居系统作为贯穿课程体系项目的背景下,创新设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进程。
2 创新设计教学进程的原则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采用智能家居系统作为贯穿项目的前提下,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教学进程的创新设计。
1)按照智能家居系统的项目实施工作过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设计、生产管理、安装调试、销售、维护)的人才需求,采用“智能家居系统的直观认识→智能家居系统子系统(如智能安防、智能密码锁、智能插座、智能窗帘等)的设计→各子系统所用器件及产品的生产工艺与管理→各子系统的安装调试→智能家居系统产品的销售→智能家居系统产品的维护→智能家居系统综合应用”的顺序,进行课程排序设置。
2)教学进程要“起于智能家居系统项目认知,终于智能家居系统项目设计与运维”,即:第一学期初始,学生直观认识智能家居系统;然后将智能家居系统的子系统贯穿于四个学期的各课程项目化教学中;最后,在第五学期完成一个智能家居系统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模拟销售、维护、模拟管理等,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3)依据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对系统的直观认识敏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课程排序及教学设计为直观认识→动手实践→偏实践、少理论→理论与实践并重。
3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进程创新设计
第一学期:智能家居系统直观认识、实践操作、设计类基础支撑课程教学,偏实践、少理论,基础技能训练。打破原有的电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的1~16周的64学时的教学进程设置,教学进程设计为:入学教学+前训(第1、2周,集中实践)+智能家居系统的认知实习(第3周,集中实践)+智能家居系统子系统中电子元器件识别(第4周,集中实践)+智能家居系统子系统安装、焊接(第5、6周,集中实践)+智能系统子系统软件初识(第7、8周,集中实践)+电路基础教学(第9~16周,每周八学时,共64学时)+智能系统子系统(任选一个)的硬件电路板安装焊接、软件修改强化训练(课下以技能竞赛方式开展)。
其中,在第7、8周开设的智能系统子系统软件初识部分,建议讲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对软件程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第9~16周进行的电路基础教学过程中要以偏实践、少理论的理念进行教学,要将简单子系统作为课程教学的项目。
第二学期:智能家居子系统设计类基础支撑课程的单科独进式教学,偏实践、少理论,基础技术技能训练。打破原有的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采用的第1~16周64学时的教學进程设置,教学进程设计为: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第1~8周,单科独进,每周八学时,共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第9周,集中实践)+数字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第10~17周,单科独进,每周八学时,共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第18周,集中实践)。
其中,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数字电子技术与应用教学要注重偏实践、少理论,且在结束课程后就紧跟对应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在课程设计集中实践环节,要以对应课程所学内容为背景,选取智能家居的简单子系统作为载体进行。
各学校可针对专业教学要求,选择开设合适的选修课程,建议开设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教学过程采用第1~16周的64学时教学。
第三学期:智能家居子系统设计类基础、核心支撑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核心技术技能训练。建议第1~16周并行开设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高频电子技术及应用等五门设计类基础、核心支撑课程,各课程每周四学时,共64学时,课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将智能家居的较复杂子系统作为课程教学项目。第17周,进行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集中实践环节教学,且以智能家居的子系统的智能控制部分为载体而开展。专业选修课建议选用移动通信技术或物联网相关标准解读等,采用第1~16周的64学时教学。
第四学期:智能家居子系统制造类、运维类核心支撑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核心技术技能训练。以开设生产、管理、装配、调试、销售、维护类课程为主,建议第1~16周并行开设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及应用、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智能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智能电子产品维护、电子产品营销及技术服务课程,各课程每周四学时,共64学时,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要将智能家居子系统的生产制造、运维、管理等相关知识融入课程教学。第17周,进行创新创业管理实践集中实践环节,以智能家居系统为背景,进行创新设计、模拟创业管理实践。选修课建议开设集成电路相关通识性课程,采用第1~16周的64学时教学。
第五学期:智能家居子系统综合应用、拓展应用核心支撑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综合技术技能全面训练。本学期教学内容要求:以综合应用为主,将前四个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开设软件设计类课程,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层设计;增设一些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方便实现“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跨界融合。
依据上述要求,建议第1~16周并行开设智能系统设计与运维、手机APP开发设计、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各课程为每周四学时,共64学时,理论与实践并重。第17、18周,以真实智能家居系统为背景进行毕业设计。选修课建议开设集成电路测试类课程或人工智能典型应用课程,采用第1~16周的64学时教学。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第1~18周,进入顶岗实习的集中实践环节,据学生特长及对不同岗位的兴趣度,对每位学生所能胜任的岗位进行排序,并按此顺序安排学生进行轮岗锻炼实习。同时,校内外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重点指导考取印制电路板制作工、广电和通信设备电子装接工、广电和通信设备调试工、系统集成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師等职业资格证书。
4 教学进程设计的创新点
1)打破传统的入校就进行抽象知识传授的教学进程设置,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采用单科独进的方式,从直观认识的集中实践→多门动手操作类课程的集中实践→支撑类课程的单科独进,旨在把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调动起来,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按照贯穿课程体系的项目的工作过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排序,能够将前面完成的作品应用于后续课程教学实施中。比如在前导课程中经过设计、安装、调试完成的智能台灯硬件电路板,可为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等后续课程的教学提供实物平台,使前后知识、成果连贯起来,既防止教学资源的浪费,又能使学生更容易明确前后知识技能的关联。
3)教学进程中课程排序注重“智能家居系统直观认识→中间课程贯穿于智能家居子系统设计与运维→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运维”这一循序渐进、项目实施不间断的理念,做到项目化课程体系背景下的教学进程设计。
5 结语
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由于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抽象、难懂,对于很多刚入校的高职学生来说,很难让其立即投入理论知识学习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站在高职学生的认知角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进程设计至关重要,唯有此,才能把学生很好地“领进门”,让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项目化课程体系背景下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进程的创新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这一要求,该教学进程设计翔实、可操作性强、有效性高,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崔传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整合研究探析: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45.
[2]王永春.深碗课程: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思路[J].秘书之友,2017(4):31-33.
[3]魏清俊.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50.
[4]邱燕,王明哲,赵方舟.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7):107-109,112.
[5]李秀霞,秋珊珊.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层次递进结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A4):106-107.
[6]唐开军,杨小燕.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横向融通实践研究[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