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观念阐释

周国文 许晓楠 贾桂君
环境思潮激荡,学界群贤毕至。2018年4月27日至29日,在美丽的榕城福州召开了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此次会议是一次思想的聚会,也是一次学术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环境哲学伦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十九大报告精神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绿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生态文明的哲学伦理学基础研究四个主要议题在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中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围绕当代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予以解读和思考,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思辨人与自然如何达到和谐共生,辩证探讨如何在面向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寻求中国环境哲学和伦理学的进路,以及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如何为中国及世界的绿色发展发挥作用。以下将对此次年会的概况作四个方面的综述介绍。
一、十九大报告精神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到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着力点。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国家又高屋建瓴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一个更重要的地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集中体现,也凸显了党中央对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建设美丽中国,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酝酿和提出也愈加深入人心。因而本次会议各位学者从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和研究了十九大报告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
清华大学卢风教授认为哲学应成为文明的灵魂、时代的灵魂。生态文明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任务、一个微调整,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且是人类的终极目标。生态文明作为新型的文明形态需要全新的哲学,生态哲学是新文明的新哲学,环境哲学研究任重道远。现在生态哲学还处于边缘化阶段,非常稚嫩,研究空间巨大。我们要以自我的生命力,以“信道笃而自知明”的精神开展研究,使生态哲学从稚嫩走向成熟和强健,这需要几代人的研究和坚持。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叶平教授认为应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顺应生态时代的生死观、群众运动观、科技-经济发展观、时代哲学观和文化观的转变,把创造生态的文明与文明的生态秩序相结合进行社会构建。福建师范大学的陈永森教授进一步指出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社会主义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生态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公民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吸收了人类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但又有其独特性:坚持唯物论辩证法的世界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观;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的统一观;坚持生态理性的消费观;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观。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解保军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是對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东南大学的刘魁教授指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闽南师范大学的李德栓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思想体系。南京理工大学的朱国芬教授指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中“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惠民”发展目标是对马克思生态人本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南京大学的程广丽教授论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表达。海南师范大学的赵光辉博士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中提出“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学概括。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家战略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学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在蓬勃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相较于其他领域的建设来说,在我国得到大力倡导并广泛推广的时间较短,因而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次会议各位学者也针对这一论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北京林业大学的周国文教授、首都社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燕和北京林业大学许晓楠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持续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入探索、科学谋划和积极实践。未来五年北京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三个层面进行结构式改革。江西理工大学的王经北博士认为切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考虑生态文明的整体性与区域性、统一性与多样性、持续性与阶段性等特点。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彭轶和郭起华老师认为农林院校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传承育人作用。莆田学院的李航博士建议广泛开展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培育“生态文明人”。三明学院的李玉珠和郑丽珍教授认为建设乡村生态文化必须制定和完善乡村生态制度文化。
北京大学的徐春教授指出环境治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多元主体参加,形成三者之间相互制衡、有序竞争的机制。山东大学的姜涌提出我们要从人类整体的视角出发,从“命运共同体”的境域出发,实现生态正义。福建师范大学的蔡华杰博士认为我们不应忘记建立国家公园的“初心”,应严格遵守保护优先、全民收益的准则。泉州师范大学的王秀华博士指出吸取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历史教训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革命。丽水学院的黄巧玲教授指出扶贫开发必须处理好减贫脱贫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四川师范大学的唐代兴教授提出构建政府自上而下和国民自下而上合力治理环境的运作系统。安徽大学的陈红副教授认为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与和谐共存。海南大学的迟学芳博士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摆脱全球生态危机的重大抉择,它是人类文明发展新的形态,提出必须通过积累绿色知识和智慧,推动文明的生态转型。海南师范大学的刘利利博士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呈现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和自然关系演变的一种趋势,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途径。中国农业大学的孙伟博士和戎郁萍博士论述国家公园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安徽大学的赵豆分析了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厦门大学的徐朝旭教授和叶锦华博士根据先秦儒家以“文王之囿”的生态美景为参照,通过“养”和“时”的生态哲学范畴的推演,提出了解决先秦环境问题的理论模式。内蒙古大学李笑春教授、胥洁和曹叶军以“应和” “和生” “调和”“配合”为切入点,为内蒙古草原生态屏障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生态措施。福建师范大学的邓翠华教授认为要解决物质生产实践的负效应问题,必须上升到文明的高度,从文化价值观、经济、政治制度、社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佳木斯大学的邹庆华教授指出赫哲族文化的保护需从其形成的自然基础等入手,促进赫哲族聚居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的王建东博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包含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南京林业大学金红敏博士认为将荒野文化引入教育,有利于“生命共同体”的情感培育。北京林业大学的刘薇指出探寻克服“公地悲剧”和超越“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的新型生态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北京林业大学的任燕青指出人、世界、自然三分法阐释的“人之境况观”能拓展生态文明研究人、自然二分法框架的“环境观”。沈阳工业大学的全艺华和吴虹指出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思考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
三、绿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绿色发展是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遵循的核心理念,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式,是一种强调绿色素质的新的社会发展方式。绿色发展的模式,不同于从前的以生产力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是一种以探讨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海南师范大学的杨英姿教授认为,绿色发展理念在生产力维度所昭示的生态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上要求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安徽大学陈发俊教授认为绿色发展应始于观念改变,改变人的自然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对宇宙存在于生命意义的认知。渤海大学的赵成教授指出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人及其社会的持续发展即绿色发展。北京林业大学的周国文教授和贾桂君认为未来的中国科技评价的重点应该集中于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使科技成果更趋向于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与应用。科技评价主要具有经验的、接近真理的、检验的、全面的、比较的、自然的等六大原则。北京林业大学的樊阳程副教授认为北京市应积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打造特色发展模式,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加强绿色发展考评。南京林业大学的姬君彩博士认为要认真思考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纳生态发展观的精髓。
重庆工商大学的余玉湖教授认为“徐光启与马克思都对技术问题有过深入研究,这些方法是协调人与自然思想的重要体现”。中共吉林省党校汪京序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强调了生态伦理维度,必须在实施过程中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自然价值论和生态系统整体性循环思维”。福州大学的谢枝丽博士认为“绿色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广泛参与,其中公众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福建师范大学的赵津津认为“应健全法治机制治理农村大气污染”。福建师范大学的梁飞琴博士认为“要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理性,使其从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福建师范大学的杨晶博士认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借鉴古巴的经验,但更要结合本国实际,汲取多方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的刘延宁副会长认为在中国绿色经济建设中,中华生态文明应走向世界,为全球人类永恒的幸福感作出应有的贡献。北京林业大学的刘昕认为“绿色发展理念与现代科技发展密切相关,要通过科研人员绿色意识的提高、科技政策的绿色导向等途径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绿色化”。北京林业大学的夏一凡认为“生态旅游或许可以作为绿色发展理念与现代生活方式融合的形式”。安徽大学的姜子豪也提到了公众参与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福建师范大学的钟亮才博士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着力聚焦在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村、培育生态农民三个层面”。
四、生态文明的哲学伦理学基础研究
生态文明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被提到了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固然需要充分的实践,也离不开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因而研究生态文明的哲学伦理学基础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思想引导作用。在会议上,与会学者针对这一论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东南大学的陈爱华教授通过分析20世纪资本主义反生态特征,解释了现代工业革命与资本逻辑运作所导致的人、管理、消费等的生态异化。清华大学的卢风教授在分析文明的终极危机、盖尔对分析哲学的批判和思辨自然主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内蒙古大学的杨丽杰和包庆德教授认为需要给予风险理论更多的关注,这是我们能够从生态问题中汲取的主要教训之一,因此应从吉尼斯风险社会理论的角度入手探讨其解决方案的生态维度。沈阳工业大学的李世雁教授和金丽莎认为,除了竞争,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更需要合作与共生,合作和共生是道德的基础。
內蒙古科技大学的夏承伯教授认为资本逻辑具有反生态自然本质,物质变换理论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华东师范大学的姚晓娜教授认为环境美德的伦理学理论构建是环境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的交叉成果与共同任务。北京林业大学的周国文教授和许晓楠认为未来环境的发展有必要呼唤环境哲学的指引,将哲学与时代之融合的最新成果应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福建师范大学的陈云副教授分析了当代著名环境哲学家阿伦·盖尔视域中的生态文明概念,论述了思辨自然主义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厦门大学的吴茜博士认为小约翰·柯布积极倡导将怀特海有机思维、中国儒释道思想资源中的生态智慧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中国就能避免西方现代性错误,成为引领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力量。河南师范大学王海琴副教授认为生态语言学是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山西大学的杨若玉博士认为:“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发展需要结合传统文化与基本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环境伦理思想。”
山东理工大学的陈红兵教授认为泰国佛教环保潮流是因泰国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民众生计困境形成的。清华大学的陈杨博士认为为非人类自然实体确立内在价值是环境伦理学的关键议题之一。在环境整体主义框架内,克里考特和罗尔斯顿的内在价值学说被认为是对此问题最有希望的两种解决方案。安徽大学的方淑瑶认为陶渊明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他的文字中蕴含着“新”自然到“新”自然境界的生态思想。山西社科院的路强博士认为通过关怀伦理,人们能够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生态智慧,以促进人与自然形成现实的生态共同体。福建医科大学的林丽婷认为要辩证看待西方绿色思潮,可从存在论、价值论意义及本体论意蕴、文化哲学等角度加以分析。
江南大学的孙越副教授认为海德格尔的环境正义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价值诉求。沈阳工业大学的徐甜甜和李世雁教授认为生态哲学就是哲学转向了行动,行动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可持续发展。福建江夏学院的陈秋云认为人类应该树立伦理型生态意识,即生态道德主体意识、人类道德代理人的责任意识和敬畏生命的意识。厦门大学的裴世军博士认为如何将环境伦理学中的“价值”转化为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环境保护的实践力量,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北京林业大学的许晓楠从奥康纳的生态思想入手探讨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例如培养全民生态意识、树立健康的消费观等。自由学者、画家李建认为可以从鱼儿生活在水里的角度入手探求一种新的生态伦理和世界观。安徽大学的王宇祯认为《淮南子》中的环保思想向我们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五、结语
总之,2018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写下了未来环境思想和环境观念的新坐标。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就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思考,为我国及全球未来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一部正在展开的环境哲学和伦理学思想图景,也定会为我国与世界不同地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观念支撑。
会议还讨论了学会的组织建设。因实际工作需要,经过酝酿协商、民主讨论、征询意见及大会通过等程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调整了秘书处成員,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卢风宣布周国文担任秘书长,杨志华与陈杨担任副秘书长。另外,还增补陈永森为副主任委员。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专业委员会叶平理事长宣布,增补邓翠华、何玉宏、卢美华为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增补陶火生、刘魁、赵成、迟学芳、夏承伯为副秘书长,增补徐春、解保军、陈红兵、徐朝旭为副理事长。
(责任编辑 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