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文学教育中的文化内涵探究
余娟
语言是特定族群内部成员交流与互动的一整套表达与认知系统,在群体认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民族与区域性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化的民族具有不同特征的语言表述系统,因此,语言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明显民族属性的命题,它既是民族文化的直接表现途径,同时更是广泛意义上特定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依托语言这一重要形式,我们可以窥见特定民族独特的世界观和审美理念,这是当前已经取得社会普遍共识的基础性命题,同时也是我们阐述和探讨英语语言文学教育中文化内涵这一宏观性命题的依据所在。英语作为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最为重要的国际性语言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这一语种是在英语区国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持续完善的语言表达系统,凝聚着特定区域群体对周遭世界的理解与认知,一定意义上而言是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我们认知欧美文化、审视西方文明的重要窗口。正因为语言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文化内涵的挖掘是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的有机内容之一,实际上也是决定我国高等教育语言文学教育最终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我国持续强化英语语言教学的特定时代语境下,文化内涵的挖掘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不同的研究主体从自身差异化的研究视角切入,对英语语言文学教育中的文化内涵这一宏观性主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如《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研究》(滑明达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一书就紧密围绕英语语言、文学以及文化三个关键词,选摘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师近年来发表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专题论文,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英语语言文化特征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此外,诸如《英语变体·语言文化》(戴卫平、孙旭东,科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语言与文化——英漢语言文化对比》(邓炎昌、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理论专著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而在当前多元化的既有研究成果中,《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英语语言文化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将对该著作进行重点评述。
《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是2011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著作,全书与前述《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一书属于同一范畴,都是特定高校自行选编出版的专题论文集,作为集中展现学校学科渊源与教师团队精神面貌的载体,深刻剖析了语言文学中的文化内涵这一核心命题,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该书选编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历任教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这些选编的论文都是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为推动学术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文章,因此这样一本特殊的理论著作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值得相关主体高度重视。在上述基本语境下,尽管该书是由王守仁老师具体负责编写的,但事实上这本著作的作者应该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历任老师,是他们在差异化的时空环境下共同完成了这本特殊的理论著作,而著作本身一定意义上就是学院学科渊源与研究特色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对奋发向上、历久弥新这一南大精神的最好诠释。追根溯源的话,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其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专修科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历史,而经过百余年持续的学术沉淀和文化积累,学院的学科建设以及教育教学质量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国内同类院系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优势,是国务院在20世纪80年代初批准的四个学科博士点之一,其学术研究能力可见一斑。该书集中收录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历年来的优秀论文,这些论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当前我国在英语语言文学主题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在诸如语言文学中的文化内涵等一系列核心内容的阐述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众所周知,特定学校的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代学者的不断耕耘与探索,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学校的学科底蕴和学科优势逐渐形成,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命题,这方面南京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古代文学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等学科是较为典型的案例,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如悠久的学科历史、良好的学科底蕴、一代代学人薪火相传的持续研究。而从该书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在同一研究路数的引导下勤奋耕耘,致力于挖掘和梳理语言文学背后的文化内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的共同努力使南京大学成为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的重镇。在该书第一部分内容中,编者系统梳理了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团队,从历史的维度上追溯了学科发展的基本历程,同时总结了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方向即深刻挖掘语言文学体系中的文化内涵,这部分内容也具体涉及专业研究团队、研究特色等多元化内容,依托这些丰富的内容,一个历史悠久、作风优良的学术研究团队跃然纸上,其精益求精、持续探究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感染力,第一部分也设置了“经验总结”的内容,旨在通过对学校学科建设的回顾,梳理出具有规律性的相应经验,为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学科建设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这部分内容也是该书第一部分的提炼与升华,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认真对待;该书的第二部分则选编了多篇学者的代表性论文,具体分别设置了英美文学研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三个板块,通过这些选编的专题文章可以看到它们具有如下几个共同特征:一方面立足于语言文学中文化内涵的挖掘这一宏观性主题,该书选编的文章都是南京大学语言文学专业师生发表的论文,这些文章大多出自《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及《外语研究》《外国语》等国内核心期刊,在推动语言文学中文化挖掘这一研究命题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有些论文至今仍然是国内中青年学者的重要参考文献,另外可以看到,该书选编的专题论文在时间跨度上是较大的,其中有20世纪80年代的文章,如南京大学著名英语语言文学教授解楚兰老师的《现代文学批评家吴尔芙夫人》(《外国语》,1983年第4期)一文就是其中的代表,它系统地介绍了弗吉尼亚·吴尔芙这位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批评家一生致力于语言文化挖掘的事迹,而《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中选编的大部分作品是21世纪初的文章,如何宁老师的《叶芝的现代性》(《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朱刚老师的《政治词语、词语政治——一个赛义德后殖民主义个案研究》(《外国文学》,2002年第4期),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内涵挖掘的痕迹;另外《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旨在集中展现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深厚底蕴,这一定意义上也是著作的编排意图,通过该书中的这些论文,读者完全可以感受到一个强大的学术研究团体;《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的第三部分为“学术著作内容简介”,如《英国文学史》(4卷)、《20世纪西方文艺文化批评理论》《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以及《20世纪美国诗歌史》《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等,这些著作都是语言文学研究领域内致力于文化内涵挖掘的代表性著作,展示了学者们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业精于勤的刻苦钻研精神;《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的第四部分是“重要著作目录”,对相应的著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以专著类、译著类、教材类和编著类、工具书类的顺序进行了编排,是一次规模浩大的文化工程,有助于读者更为真切地感知语言文学背后的文化内涵。
通过上述系统性的阐述和解析可以看到,南京大学王守仁老师主编的《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具有与其他专业著作不同的价值,其中的专题论文都致力于英语语言文学教育中的文化内涵探究这一命题,进行了多元化的学术研究。而该书实际上也为我们的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启示和经验,首先是要坚持语言文学主题研究中文化内涵挖掘的基本研究路径,高度重视专业化研究队伍的建设,强调和突出研究队伍的合理结构,保证主题研究的持续发展能力,引导学者从多个层面和领域系统挖掘语言文学中的文化内涵,这是一个值得持续研究的宏观命题。另外,在具体推进英语语言文学中文化挖掘的主题研究过程中要适当地强调研究的多样化,不同的老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学术兴趣和学术基础选取特定的主题进行探究性活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保证学术研究的重要前提,这可以从《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中看到,差异化的研究主体关注的命题是不同的,选编的专题论文在主题、体式等诸多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基本特征,这是很明显的基本命题。此外,要特别注重学科底蕴的积淀这一特定命题,《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的编排反映出南京大学在这方面的基本理念。特定学校、学科的独特底蕴是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树立和塑造的,这需要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
总而言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是一个涉及内容的宏观性命题,它重点关注语言文学体系中的认知语言学、句法学等具体的命题,旨在梳理语言、认知与语境间的复杂关系,而这些元素与文学内涵的挖掘紧密相连,在这一主题上,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值得认真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