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高中英语教材的Project板块活动系统研究

    

    

    【摘要】“活动”是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视角,针对牛津上海版高中英语教材,设计了Project活动系统分析框架,并利用该框架,对教材中某个Project的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所组成的Project板块的活动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在Project板块的活动系统中,情境创设、指令语以及多模态资源的提供是三个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主要工具。从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的互动中,体现了Project板块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协助作用的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文化-历史活动理论;高中英语教材;Project板块;活动系统

    【作者简介】杨思芸(1995.10-),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一、研究背景

    1.英語教材中“活动”的重要性。“活动”是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教材的概念界定中,一些学者的定义体现了“活动”的重要性。廖哲勋(1992)指出,教材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进步主义教育派认为,教材既包括师生所从事的活动,又包括完成此类活动所应用的材料与工具(曾天山,1997)。就英语学科而言,“活动”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如2017高中英语新课标就提出了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使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进行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教育部,2018)。

    2.Project板块:高中英语教材中“活动”的重要发生场域。牛津上海版高中英语教材的Project板块即课题板块,是一个以创设英语学习活动为特色的板块,通常位于每一册的最后,即第三个模块之后,因此,高中三年的六册教材中共有6个Project。该板块通过设立一个具体话题并提供一定的材料,给出具体步骤,帮助学生进行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用英语做事的学习任务。依据教学参考用书的解释,设立该模块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运用在之前内容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课题中,听力、会话以及写作等技能均会有所涉及,课题的主题也与之前学习的内容有相关性。这一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版块,与2007年开始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由掌握语言系统向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转变相呼应,而2017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出台,也进一步促使高中英语的课程目标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王蔷,2015)。

    Project板块是牛津上海版教材为师生创设的英语学习活动系统,是教材编写者为师生创设的英语学习活动发生的重要场域。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无论是从教学还是学术研究上,对这套教材这一板块教学研究的关注都比较少。谭鸿燕(2013)指出,在一线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该板块与考试内容无关,直接忽视该板块或者当成阅读课来进行教学。因此,有必要深入研读教材中的这一板块,进一步挖掘其中的价值以促进实践。

    二、理论基础: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活动”成为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式,而教材中的Project板块通常为完成某一主题的任务而预设多个活动,因而可以视作一个活动系统,而文化历史心理学派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CHAT)则为分析活动系统提供的一套思维框架,以下简要介绍本研究主要依托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基本概念,为之后的分析提供理论资源。

    1.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中的“活动”溯源。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可以溯源至康德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也颇有渊源,是社会文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活动”是活动理论中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提出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指出‘人的智力是按照其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朱智贤,1989)。基于此可以推出,英语教材中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

    2.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要素。恩格斯托姆(2001)是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领军人物。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将活动系统划分了几大要素:主体(subject),客体(object),工具和符号(tools and signs),劳动分工( division of labour),共同体(community),规则( rules),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主体是活动的实施者,客体是活动的目标或有待解决的问题,工具和符号是发挥着中介作用的人工制品,共同体是由多个成员构成并有着相同目标的群体,规则调节着活动系统内部的行动以及各种互动。这一理论模型各要素间的关系表明,主体达成目标的过程不能脱离历史条件与社会情境,并受到规则、共同体和分工的制约或影响。共同体由拥有共同目标(客体)的若干个体组成。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已由图1所示的单一系统拓展到图2所示的多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协商,比起单一系统模型更具有多元性和情境性。多系统活动理论的客体3,正是由不同个体系统互动协商而组成的潜在客体,而英语课堂教学情境中就会在师生与教材的互动中产生属于该教学共同体的独特问题,这种独特的问题在模型中就占据潜在的客体3这一位置。

    3.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运用于英语教材分析的意义。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基本方法是对特定案例进行活动系统分析(activity system analysis)(魏戈,2019)。教材作为特定案例的一种,也适用于该理论,如柳叶青(2017)、曾家延(2016)基于该理论分别对数学教材、英语教材进行了分析,但运用该理论对教材某一板块进行专门分析还比较少见,因而,有必要将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运用到对特定教材板块的分析中。在本研究中,同时将教材的学生用书与教师的教学参考构成的指向某一板块的内容视作一种双元活动系统的案例,使静态的教材分析在这一分析框架的支持下置于动态的英语课堂教学情境中,从而为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对project板块教学中实现动态的知识建构提供助力。

    多系统活动理论的出现,使得活动系统形成了多元声音的交互,就本研究而言,就考察了两个Project板块的活动系统:学生用书中Project板块的活动系统、教师用书中Project板块的活动系统。教材的编写者是上述这两类活动系统的设计者,通过活动理论视角对其解读,可以分析教材编写者所生产的文本中,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和以教师的教为主体,所传达的不同声音。从教学实践角度,学生看学生用书,是学生与教材文本的对话,解读的是教材文本里传达的关于学什么、怎么学的声音,而教师同时有看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的可能,这是教师与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的对话,教师既可以从学生用书中了解文本里传达的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声音,亦可以从教师用书中了解文本里传达的教师应当教什么、怎么教的声音。

    三、Project活动系统分析框架的構建

    本文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框架,以牛津教材的Project板块为中心,同时考查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将其视作教材编写者建构的一套活动系统,将学生用书中的Project板块视为一个活动子系统,而教材中的Project板块是另一个活动子系统,因而,以上文图2所介绍的多系统活动模型作为分析框架的基本架构进行改编,如图3所示。

    四、基于project活动系统分析框架的实例分析

    立足上述的Project活动系统分析框架,我们选取高一第一学期(10A)的学生用书的Project记作S10AP1,其对应的教师用书则记为T10AP1,而二者的结合S10AP1-T10AP1则是代表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构成的双系统。以此类推,将编码后的代号作为活动系统名称。下表以S10AP1-T10AP1这一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构成的活动系统为例,基于上文提出的研究框架进行分析。

    1.学生用书活动系统分析。就学生用书project板块的活动子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主体是作为教材学习者的学生;客体就是该project的完成;工具与符号则是学生用书中指向该project板块完成所提供的各类符号工具,如教材指令语、各类表格与插图等多模态资源;规则涉及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与班级内各小组间的合作;共同体则包括了进行合作的小组这一小共同体与所有小组共同构成的班级这一大共同体;而学生的劳动分工则涉及每个project成员所承担的任务。

    以S10AP1为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围绕“Eating habits round the world”为主题的project进行学习,客体即完成这一project,具体表现完成关于某个国家饮食习惯的小册子;工具与符号则主要有如下三种:包括了情境创设的文字符号;布置任务的教材指令语文字符号;紧扣主题的表格与图片等多模态资源。具体来看,第一种工具与符号体现在学生用书关于该project的首段文字,即围绕班级要制作关于不同国家饮食风俗的小册子(booklet)进行情境创设;第二种工具与符号体现在学生用书对学生的指令语,如: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make a table;draw a picture; write a paragraph; combine the information/make a booklet,这些指令语为学生最终完成project提供层层递进的支架;第三种工具与符号则是以日本饮食习惯为例,提供醒目的表格与图片等视觉多模态资源,使学生对语言活动内容有直观的认知体验。规则包括以下两条:学生应当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所选择的国家必须不同,这些规则为课堂活动划定了秩序;=。学生参与该所依赖的共同体随着规则的制定也相应地划分为单个小组与整个班级两类。而劳动分工也自然分为两类:组内小组合作制定某个特定国家饮食风俗涉及的组内成员任务分工;班级开展交流不同国家饮食风俗时各小组汇报展示的任务分工。

    2.教师用书活动系统分析。就教师用书project板块的活动子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主体是作为教材教授者与教师用书使用者的英语教师;客体是为学生完成某个project提供支持;工具则是基于学生用书各类符号工具有效使用的教学指导建议;规则主要是教师对于课堂小组活动有序进行的课堂管理原则;共同体则包括了进行合作的小组这一小共同体与所有小组共同构成的班级这一大共同体;而教师的劳动分工则涉及对学生开展活动时的协助与定向。

    以T10AP1为例,教师作为开展project教学的主体,围绕“Eating habits round the world”为主题的project进行教学。客体即为学生完成project提供帮助,具体表现为协助学生小组完成关于某个国家饮食习惯的小册子。工具与符号则主要围绕学生用书提供补充与支持,主要有如下3种:为学生用书情境创设的文字符号提供解释说明;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的指令语文字符号;其他外部拓展资源。具体来看,第一种工具与符号体现在对学生用书中关键词booklet的详细补充说明,包括booklet的定义及具体的教学操作和建议;第二种工具与符号体现在教师用书对教师指导学生顺利完成project的指令语,如Suggest each group:discuss;elect a leader; decide; do the tasks in pairs; have students collect the data; draw and write,这些指令语都为教师辅助学生逐步完成project提供了一定参考;第三种工具与符号体现在外部多模态资源的提供上,如提供参考资料及不同国家饮食风俗的代表性网站;提供最终booklet的成品样本,这些工具与符号为教师协助学生开展各类指向project完成的活动提供了有益参考。规则主要有两条:教师提醒学生进行四人一组的小组分组;教师调动班级不同小组的课堂讨论,这些规则为教师有效调控课堂活动提供了启示。就共同体而言,教师全程都参与学生构成的小组学习共同体与班级学习共同体这两类共同体。教师在这类学习共同体中的劳动分工则体现为协助学生完成组内任务分工、班级任务分工,并在学生制定饮食习惯小册子与课堂交流最终成果时不断就出现的问题提供必要指导与协助。

    3.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的互动关系。上述学生用书的活动系统与教师用书的活动系统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互动,互动中会由于各类主体学情教情的不同产生新的需要师生共同解决的问题(潜在客体3),而所有这些为完成一个project所做的努力,最终都会指向牛津上海版高中英语教材编写时课标要求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这样一个预期的结果。

    以S10AP1-T10AP1共同构成的双元活动系统为例,工具与符号这一要素最能够体现二者的互动。通过对学生用书的文本解读,发现S10AP1的活动系统中,情境创设、指令语以及多模态资源的提供是三个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主要符号工具。而解读教师用书T10AP1的相关要素,它在学生用书基础上,进行了语言知识上的补充,比如对关键词(booklet)地进一步解释;此外,教师用书指令语更加细化,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进一步帮助;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各自都有多模态资源提供,学生用书为内部多模态资源,如表格、图片、醒目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支架;而教师用书则提供外部网站资源,为教师指导学生拓展学习提供资源。而该活动系统的其他要素,如规则、共同体、劳动分工的情况,也体现了教材所蕴含的学生为主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最终可以指向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这一结果。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迁,英语教育中的综合語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如今进一步升级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面对这种新课程理念与新教材的变化,预期的结果也可以相应地调整为新课标所要求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现出该框架应用于教材分析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为教师与研究者基于旧教材的活动系统进行二次开发,达成新一轮的课标要求提供了一个思维架构。

    五、研究结论与局限

    本研究采用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视角,设计了Project活动系统分析框架,并利用该框架,对教材中的某个Project的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所组成的Project板块的活动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在Project板块的活动系统中,情境创设、指令语以及多模态资源的提供是三个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主要工具。从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的互动中,体现了Project板块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协助作用的现代教育理念。本文的局限是所设计的分析框架仅是对教材文本上所呈现的Project活动系统的分析与解读,并且是研究者站在2017新课标发布背景下对基于旧课标编写的教材文本的一次对话。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课堂,结合真实的Project课例进行研究,以及结合新教材进行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97.

    [2]曾天山.教材论[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5(16):6-7.

    [5]谭鸿燕.牛津上海版高中英语project教法探究[J].上海教育, 2013(16):74.

    [6]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78.

    [7]Engestr?m Y. Expansive Learning at Work: Toward an activity theoretical reconceptualization[J].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2001,14(1):133-156.

    [8]魏戈.教研组活动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案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07):70-77.

    [9]柳叶青.活动理论视角下教材评价标准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7.

    [10]曾家延.活动理论视角下学生使用教科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6.

    [11]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牛津英语(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9-90.

    [12]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牛津英语教学参考(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