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摘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在农村改革中具有“四梁八柱”的作用,关系到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基础。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加速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应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力度推进落实,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大举措,对盘活资产、农民致富、壮大集体、夯实根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缺位,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财产权益不明确,集体资产得不到有效保障。一方面集体资产被搁置,无法实现增值;另一方面,集体资产名义上是大家的,但所有权主体并不明确,很多集体所有的资产通过承包的方式散落在个别人手里,要么象征性交点费用,要么无偿使用,导致资产流失,无法实现保值增值。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以对农村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明确产权主体,盘活“沉睡”的资产,堵上集体资产流失漏洞。
2.有效落实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
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也越来越高,农民对于分享发展成果的期盼也愈加强烈。当前农民的收入一般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经营性收入,二是打工的工资性收入,三是财产性收入,四是各种转移性收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原来虚化的集体资产所有权及其收益通过改革量化到人头,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权利,可有效地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让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发展的成果。比如,截至2019年全国已有6.7万个村和6万个组完成了改革,量化集体资产8528亿元,累计股金分红2840亿元。
3.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建立产权交易平台,让集体资产能交易、能投资、能增值,增添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激活农村各类要素的潜力,实现集体经济的腾飞。通过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承包权稳定,经营权变活,可以把“沉睡”的农村资产唤醒,焕发出勃勃生机。
4.赋予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主体地位
宪法等有关法律中虽然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但对其法人地位如何认定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在工商部门登记取得经营资格,导致不能在银行开账号,更不能从金融部门获得贷款,也无法在税务部门申请购买税票,限制了其自主经营活动。实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赋予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主体地位,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组织、有载体,为其发展壮大铺平道路。
5.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能够有效化解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瓶颈问题,从而使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能力。山东肥城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自 2012 年实施“6+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全市先后有 506 个村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量化经营性资产27.7亿元,实现了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33.9%,彻底解决了没钱办事的问题。村集体收入的增加,带来的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村里有能力出资硬化路面、修建文化广场、为群众缴纳医保等,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由中央顶层设计到局部开始试点,目前已在28个省份整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
1.对改革认识不到位
思想认识障碍主要体现在村这一级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不到位。一是有的村干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村里的集体资产折算成股份,把股权分给群众后,村里就失去了对村集体资产原有的控制权、削弱了村两委的话语权,担心自己在改革中选不进董事会而失去权力。二是少数村干部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畏难情绪,对清资产、定成员等信心不足,担心一旦改革不到位会产生不稳定因素,与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由于个别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而且还有负债,可量化的集体资产少,导致村干部和群众认为改革的作用不大,改与不改差别不大。
2.管理模式不适应
从目前合作社管理运行模式看,多数村两委成员都是董事会成员,很难把村务工作与合作社运营彻底分开,这样会牵扯经营管理人员部分精力,村社不分,不能完全实现市场化。合作社董事会成员以两委干部为主,由于他们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缺乏资本运作和市场经营管理经验,容易使决策管理监督等环节存在风险,暴露问题。另外,有的合作社管理運营不规范,现行的管理方式与当地实际结合不紧密,缺少制度规范,随意性强,依规办事的执行力亟待提高。
3.金融服务不配套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之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其目的之一就是为农地抵押贷款创造条件。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高甚至是处于亏损状态,加上历史形成的农户土地零碎分散,土地流转形成规模过程中会增加种植成本,农业易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因素影响等,鉴于以上因素,银行若将土地经营权变现偿贷,运作成本会十分高昂。这项改革刚刚开始,政府注入的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不多,相应的担保公司也不配套,不能很好地为农户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融资增信。银监、保监等金融监管部门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没有明确或指定具体的保险公司负责办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保险业务。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目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已覆盖全国1000多个县(市、区),全国已有超过13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改革,共确认集体成员2亿多人,累计向农民股金分红3251亿元,农民群众在改革中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乡村振兴强大的助推器。下一步,要聚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各项改革落到实处。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改革认同感
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作用,统一协调推进改革。认真做好政策的解读宣讲,让群众家喻户晓,入耳入脑入心,发自内心地拥护、支持与参与这项改革。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用身边的典型或周边地区成功的案例进行宣传发动,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积极性引导到推进改革上。
2.抓关键环节??提高改革成效
要根据制定出台的实施意见、操作方案等,指导镇、村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报批制度推进改革,重点做到“四清”。一是资产清。要清产核资,拓清资产底子。成立由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群众代表组成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针对村级资产细、碎、小、杂的特点,一村一策制定清查方案,在尊重历史、正视问题、全面清理、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按照保护好资源性资产、盘活经营性资产、管护好非经营性资产的原则,区分经营性、资源性和公益性三类资产,分类登记造册,健全完善台账,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审核确认,确保真实可信。山东省肥城市各村共确认经营性资产29.4億元、公益性资产44.7亿元、资源性资产131.67万亩。二是股东清。坚持以户籍登记为基础、法律法规为依据、村规民约为参考、民主评议为结果的原则,结合村情实际,由各村提出股东资格认定办法,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肥城市602个改革村共确认58.86万名成员为集体资产的股东。三是股权清。因村制宜确定资产量化范围,原则上对经营性资产全额量化,资源性资产产生收益时追加量化,公益性资产暂不量化。按照“原始股尊重历史、基本股照顾现实、劳龄股考虑贡献、村龄股政策普惠、特色股兼顾公平”的原则设置股权,让老百姓易于接受。量化到个人的股权,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出具统一印制的股权证书,作为享受收益分配的凭证。肥城市602个改革村设置总股数214.67万股,量化资产29.4亿元,其中集体股83.2万股,量化资产11.4亿元,个人股131.47万股,量化资产18亿元。四是思路清。召开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大会、股东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强化运营管理,创新合作模式,实行股份化运营,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积极引导合作社通过租赁、托管等方式与其他经营主体联合,鼓励引入职业经理人提升管理水平。选择经济实力强、运行规范的股份合作社,探索开展村集体股份公司改革试点,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健全普惠金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是建立风险保障机制。为分担风险,调动金融企业的放贷积极性,可成立或引进担保公司,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给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为贷款提供担保。二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银保监机构制定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资本计提、贷款分类等方面的计算规则,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三是建立保险机制。按照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的原则,对用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承包土地设立农业保险,由财产保险公司来承担相应的保险业务,有效化解因重大自然灾害、借款人发生意外等原因造成的贷款损失。
参考文献:
[1]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王冬梅.财经界(学术版). 2018(24)
作者简介:
王兵(1971年-),男,汉族,山东肥城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特色理论、农业农村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