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老生的角色创造
【摘 要】在我国戏曲唱腔中,“老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戏曲“老生”的角色创造的研究,有助于从业人员进一步对“老生”这一戏曲行当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在新时期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戏曲,满足观众的需要,提高戏曲“老生”角色的生命力。有鉴于此,文章从“唱腔特点”和“角色解读”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戏曲角色;老生;唱腔特点;角色解读
中图分类号:J812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2-0041-01
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戏曲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我国戏曲种类丰富,各个曲种之间流派更是繁多,在对角色的创造上,不同种类、不同流派、不同行当之间理解不同,各有风骚。现代戏曲艺术面临着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冲击,老生唱腔需要加强创新,从而获取发展空间。其中,针对戏曲“老生”的角色创造,可以从“老生”这一行当的唱腔特点以及角色解读着手研究,以提高戏曲“老生”角色的生命力。
一、戏曲老生的唱腔特点
“生、旦、净、末、丑”戏曲行当分类严格,“老生”既是一个戏曲行当分类当中的组成,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流派。大体上,可以把戏曲“老生”分作两种:“文老生”和“武老生”。细分之下还可以有“唱功老生”“做功老生”等分类。在戏曲表达上,“老生”主要是以“演唱”的形式来进行艺术表达,“老生”的艺术魅力的提升也更多地依赖表演者能力的提升。
在唱腔发音上,“老生”的唱腔比较有特点。在演唱时,表演者多采用“提喉”的方式,进行声音的调节。以“口腔”同“鼻腔”之间的共鸣,来实现不同的唱法表现。而观众则可以从表演者的唱腔中,领会“老生”的角色表达,从而领会戏曲艺术的魅力。
新时期,进行戏曲“老生”的角色创造时,要充分发挥戏曲“老生”的唱腔特点,深度挖掘戏曲“老生”的唱腔艺术,结合现代声乐技巧,以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声带、共鸣方式等,为戏曲“老生”的唱腔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还需要提升人们对戏曲老生艺术形式的欣赏水平,积极引导戏曲的宣传活动,让戏曲“老生”的唱腔艺术被更多的年轻人所了解和喜爱。
二、戏曲老生的角色解读
“戏曲”艺术在表现上,除了“唱”的部分,还有“演”的成分。新时期,对戏曲“老生”的角色创造,除了依托“唱腔”之外,还需要从角色上实现对戏曲“老生”的重新结构,加深对戏曲“老生”的角色解读。
在传统戏曲当中,“老生”主要表现的是忠臣和君子的形象。依托“唱腔”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角色,演绎传统儒家的道德理想。通过一个个传统君子、忠臣为原型,加入戏曲的夸张表现,在舞台上表现戏曲艺术家对艺术的最美好的历史记忆和想象。在角色表达上,传统戏曲“老生”主要来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传统戏曲“老生”角色取材救世英雄。这类角色主要以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优秀人物为代表,如文天祥、辛弃疾等。表现的是“英雄救世”的传记史,传递的是历史巨变中的国家、民族和危机的责任。这类形象往往具备共同的本质特征,在叙事范式上,也具备一定的共同点,即伦理道德属性。
其次,传统戏曲“老生”角色取材忠义英雄。这类角色主要以“义气”“忠诚”等为表达意象。表现的多为“正义”“复仇”“不畏暴力”等“忠义英雄”的形象,如伍子胥、海瑞等。在這些戏曲“老生”的角色塑造中,要注意体现角色的独立意志,不惧怕暴力和正义。以此表达人民群众对“公平”“公正”“正义”等理想的美好愿望。
最后,传统戏曲“老生”角色取材帝王圣人。在传统戏曲文化中,帝王圣人的形象既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刘玄德、唐玄宗等。在不同的剧目中,或为主角,或为配角,但无一例外,都对推动剧情上有重要的作用。在角色表现上,常常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标志。
以秦腔中“老生”的装扮为例,为了呈现出“老年人”的特点,在秦腔的“老生”表演中,要呈现出迟钝、踉跄、蹒跚的特点。以《烙碗记》中的“刘子明”这一角色为例,可以通过“抖髯”展示人物内心激烈的情绪。
新时期,对戏曲“老生”角色的创造,除了进一步挖掘传统角色其特点,也要融入现代人对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形象在新时期的新理解。要表现出传统人物形象更加复杂、人性化的一面。突出新旧文化中人物形象变迁的历史矛盾,加深对戏曲“老生”的角色理解,同时积极编写新的剧本,丰富戏曲“老生”的人物形象系统。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戏曲文化当中,“老生”是精华所在,是不可忽视的瑰宝之一。在新时期,要想不断传承和发展戏曲“老生”,就必须满足年轻观众的审美需要,加强戏曲“老生”的唱腔特点,加深对戏曲“老生”的角色解读,提升戏曲“老生”的生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戏曲“老生”,并且愿意投入到戏曲“老生”的欣赏和学习中,保障戏曲“老生”在新时期继续拥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侯润娥.论戏曲表演过程中的角色理解与塑造[J].戏友,2018(02):10-11.
[2]王萍.论戏曲演员如何塑造角色[J].人文天下,2017(12):10-11.
[3]刘素林,韩晓莉.从旧艺人到新演员:建国初期“戏改”中戏曲表演者的角色转换——以山西为中心的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16(09):129.
作者简介:张拴民(1963-),男,汉族,陕西省华阴市人,现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剧目与唱念教师,研究生学历,三级演员职称,研究方向: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