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当代社区教育发展转向与路径

    程仙平

    【摘要】生态化是社区教育“转型升级”的必然,也是新时代社区教育发展的战略考量和行动指南。生态化视角下,应注重运用生态化理论全面渗透社区教育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路径方向,并通过确立生态理念、提升生态位、构建生态链等途径优化社区教育发展策略,促进社区教育走向发展的“生态范式”。

    【关键词】生态化;社区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8)12-0037-04【收稿日期】2018-07-02

    “生態化是全球社会长期自然演化过程的基本轨迹与真实属性,是世界社会和教育的全球化存在和发展的高级形态”。[1]教育生态化是以生态学的理论观念为价值取向形成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教育系统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代教育自我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需要。作为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我国社区教育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载体,成为推进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2]的战略目标,但制约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依然存在且根深蒂固,如何保证社区教育实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成为新时代社区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

    一、现实困境:社区教育亟待“转型升级”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它既能满足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又能促进社区的安定和谐,遂一产生就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发展”被视为现代社区教育的核心要义,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聚焦点和主要内容。当下我国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教育主管、社会支持、社区自主、群众参与”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日益成为现代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社区教育“经历了孕育、自觉组织、实体化和实验四个时期的发展”,[3]“坚持长远目标和分段实施结合,坚持基本标准的统一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结合,坚持面向全员和突出重点结合”,[4]适应了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成为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社区教育自我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发展规律,“从外部来看,社区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教育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非线性关系。从内部来看,需求、领导体制、专门机构、队伍、学习资源、信息化、社会化等因素是影响现代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5]纵观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代社区教育经历了“从德育范式到文化范式的衍变”,[6]即价值取向由关注发展转向关注生命,教育主体由关注中小学生转向关注所有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教育重心由以中小学校为核心、与企事业和社区加强合作转向多元主体、多元机构、多元内容,社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度更为深入。

    按照以往的发展导向与模式推进,可以概括出我国社区教育两种不同发展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始,是以提高中小学青少年德育为核心、服务学校教育的“服务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社区教育发展目标逐步转向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社区建设的“双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以往社区教育发展的行动导向更多遵从“服务”旨意,缺乏对自我发展和能力提升的思考与探索,进而陷入“为发展而发展”的艰难境地,出现了社区教育发展的生态化缺失。在取得显著进展、形成本土特色的同时,当前我国社区教育正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无序走向有序。但也应意识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与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社区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与满足全体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相比,社区教育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与正规学校教育相比,社区教育仍亟待规范化。表象上,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困惑与关键是“社区教育归属不明确、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关系不清楚、缺乏统筹管理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缺失与不完备,导致社区内各种教育力量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多头管理”。[7]本质上,社区教育乃是新生事物,尚未形成一套科学逻辑、行动有序的认知体系,对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清晰的行动纲领。

    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是一场全方位的革命性变革,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为旨归的社区教育更应秉承生态文明思想,顺应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以生态学武装自我,走向发展生态化。党的十九大要求“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实践证明,社区教育发展的已有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和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终身学习需求,社区教育亟待“转型升级”,要突破原有发展藩篱,转变发展思路,革新发展路径,走向发展“生态范式”,实现发展可持续性目标。具体而言,社区教育“转型”是新时代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探索,是对社区教育对象、内容以及目标的自觉式反思,重点是要把握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社区教育“升级”是新时代社区教育发展能力的提升,是社区教育发展路径和推进策略的总体布局,重点是解决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生态缺失与失衡。

    二、生态化:社区教育发展新风向

    生态,其原意是指生物的生存发展的状态,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辩证的关系。“生态化”,本质内涵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生活世界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8]生态化将自然、社会与人作为思维对象,在辩证思维基础上注重思维方式的有机、动态、和谐、开放、非线性发展,顺应了现代科学技术予以社会思维方式的新挑战与新变化。社会需求催生了生态化的概念诞生和理论运用,在生态危机的现实背景下,生态化必然成为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新风向。

    (一)社区教育生态化的内涵

    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教育不可能置身度外,生态化应是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应成为“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理论研究重要行动指南”。[9]教育生态化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生存方式的转变,借助生态学原理和复杂性科学的基本规律,洞察教育系统内各要素的结构与关系以及教育与外部系统间的互动脉络,以此关注教育动态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从而构建育人为本、和谐开放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实现教育系统的动态平衡持续。生态化视域下教育内部结构、外部发展环境以及发展目标等各方面都需要遵循生态化思维与逻辑,生态化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要用生态化理念与思维来考察包括社区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现象。

    教育是社区存在的重要生活方式,社区教育与生态学本身有着天然联系。当前发展“不生态”性的现实土壤促使着社区教育要以生态化理论武装自己、转型升级,实现发展范式的生态化。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把握当代社区教育发展不仅是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具体运用,更能准确、深入、动态地理解和诠释社区教育的内在成长逻辑与发展规律。应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源泉,以生态学的方法论为导向,在推进当代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追求社区教育主体(人)、本体、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和谐。要运用生态化整体论的思想和方法去指导,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机制诠释社区教育发展中的所有问题,将生态学的理念、原则、目标和方法等内容贯彻和融入社区教育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社区教育发展理念的革新和实践方式的转变,逐步构建生态化的社区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体系,进而形成具有系统性、前瞻性、指导性的社区教育生态理论,步入社区教育生态化时代。

    (二)社区教育生态化的基本特征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历经“服务模式”和“双发展模式”,目前正亟待发展范式的转变,即将步入社区教育生态化发展时代。为深入把握社区教育生态化发展模式,将“服务模式”“双发展模式”和“生态化模式”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发展方式和教育内容等逐一进行剖析与对比,试图全面深刻地把握社区教育生态化的基本特征。

    1.社区教育“服务模式”

    坚持服务至上的工作原则,注重社区教育服务学校,以建立中小学生大德育体系为主要目的,由学校作为主导,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这种“不完整性”的社区教育发展更多地体现服务功能与价值,是一种单向输出型的运行方式,其最大问题就是忽视了社区教育的内在发展需求。

    2.社区教育“双发展模式”

    此模式在推进社区建设背景下产生,以民生为工作重点,服务社区建设与人的发展,将社区教育视为促进社区和社区人发展的一项社会化活动,形成了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此时,社区教育发展方式已由单向转为互动双向性。一定意义上,社区教育“双发展模式”修正了“服务模式”的弊端,加强了对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关注。

    3.社区教育“生态化模式”

    该模式主张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域下去审视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至上的原则,以整体联动思维和系统平衡思维,从环境、个体、群体以及系统的相互影响和制约机理入手分析和解决社区教育发展问题。坚持内涵式创生型运行,注重遵循社区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弥补了前两种发展模式的短板,更加注重社区教育发展的和谐与可持续性。三种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具体差异,可从表1中窥见一斑。表1社区教育发展三种模式的差异发展嬗变指导思想价值取向运行方式主体内容服务模式服务至上促进学生发展单向中小学生德育双发展模式民生至上促进社区与人发展双向围绕社区与成员成长的教育内容生态化模式生态至上生态化发展创生社区教育生态概括而言,生态取向是社区教育发展范式上的突破与超越,生态范式下的社区教育发展转向体现在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发展主旨、发展模式等诸多领域的变化,这也对社区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

    三、策略选择:社区教育生态化发展路径

    社区教育生态化发展是当代社区教育有序发展的客观反映,也是化解社区教育各种危机的迫切需要,更是社区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诉求。因此,应系统梳理社区教育生态化运作逻辑,统筹构建社区教育发展生态框架,科学定位未来社区教育发展目标,从而勾画我国社区教育未来发展蓝图。

    (一)确立生态理念,树立社区教育发展观

    生态理念是生态化的指导纲领与行动准则,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是当代中国“十三五”或更长时期内需要明确的社区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样态。就社区教育生态化发展而言,创新是引领社区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社区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社区教育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拓展社区教育资源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保障社区教育获得有序发展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说,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促进社区成员的全面自由,积极激发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社区教育协调发展的具体要义是推进社区教育人、财、物间的协调发展。同时,在满足全体社区成员的终身学习需求进程中,进一步促进学校、家庭、社区的协作。社区教育绿色发展的导向是加强社区教育软实力建设,即强化终身学习理念的舆论宣传,建立以终身学习为导向的新学习文化,实现文化育人价值。社区教育开放发展需要重视教育系统内外两种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推进“引进”与“输出”并举的社区教育开放化,提升整个社区教育系统的“开放品质”。社区教育共享发展需要持续保障社区教育事业的公平公正,加大社区教育投入,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增强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和社区成员的获得感,提供更多更好的终身学习产品服务,以适应社会与人对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二)提升生态位,补齐社区教育发展短板

    生态学视角下,我们将整个现代化教育系统视为一个由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属生态系统。系统中,每一教育类型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生存与发展的方位,即教育生态位。社区教育生态位,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社区教育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可从三个方面界定与识别:一是社区教育的位置,包括空间位置以及其在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位置。二是社区教育所能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集合。三是社區教育对资源的综合支配能力,即社区教育在内外环境中所展现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因此,健康和谐、保持活力的社区教育生态位应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服务满足各类学习者和社会的需求,即社区教育作为促进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有效载体,唯有展现出独特功能与态势,才能在整个教育生态中拥有立足之地。这也必然要求我们补齐发展短板,及时排查社区教育在制度建设、管理体制、经费保障、学习评价等方面制约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问题,方能与其他类型教育共同形成丰富多样、错落有致的生态秩序,以达成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循环。

    (三)构建生态链,提升社区学习发展动力

    “社区教育向社区学习转型成为一种必然趋势”,[10]社区学习化是社区教育的本质体现。《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明确提出“重振家庭和社区学习”,“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空间,为家庭和社区学习提供资源”,因社区学习能够“巩固社区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社区教育生态化发展更应把握社区学习基本内涵和要求,积极构建社区内学习生态链,拓展社区学习空间,提升社区学习公共服务,满足全体社区成员的终身学习。生态链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指生态群落中众多的生物、非生物成分通过能量与物质循环和不同层次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协同,形成环环相扣的链条式依存关系。社区教育视域下的生态链概念,可以概括为促进社区成员的社区学习满足而建立起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可持续性渠道与机制,亦是保障社区教育生态化发展的核心要素。社区学习生态链是(社区学习)需求和(社区资源)服务的桥梁,是一种开放式、持续性的学习链。构建生态链,旨在创设社区学习条件与机会,合理扩大社区学习公共空间,不断拓展社区学习空间的范围和功能,从而实现社区学习的有序畅通与健康和谐。为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生态化,应丰富社区学习资源,构建生态化社区学习资源建设机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区学习资源个性化和多样化。同时,激发社区学习动力,研判社区成员的学习动机,干预和引导社区学习行为,实现社区成员终身学习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社区教育、不断满足基层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社区教育的重要使命,需要遵循社区教育内在发展逻辑,按照生态化的观点及其方法改造社区教育,统筹构建生态化发展框架,真正实现社区教育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