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瑞对炮兵建设的贡献
李元峰
【摘 要】朱瑞同志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为司令员,他亲自组建了东北人民炮兵,并为它的发展壮大呕心沥血,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在他的许多战友的心上,在日益强大的中国人民炮兵的艰难创业史和光荣战斗史上,以至在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史上,都将永远铭刻着这个闪闪发光的名字——朱瑞。
【关键词】朱瑞;炮兵;贡献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33-02
朱瑞,1905年生于江苏省宿迁县,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入苏联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参谋、中共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红军司令部一、二科科长、红十五军政委、红五军团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兼炮校校长等职。1948年10月1日在辽沈战役中不幸牺牲。
本文仅就他对中国人民炮兵事业所做的贡献做一简单论述。
一、不计个人名利,甘当炮兵桥梁
1927年夏,朱瑞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成毕业。遵照组织决定,于1927年秋入莫斯科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在炮校的两年时间里,他刻苦攻读,成了该校的高材生。1929年夏,在毕业考试中,笔试和实弹射击皆名列第一,受到学校嘉奖。为他后来从事炮兵事业奠定了基础。
毕业后奉命回国,从事军事工作。1945年党的七大闭幕后,中央决定让朱瑞担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找他谈了话。但他主动申请深入基层工作,希望在我军炮兵建设中起到一点桥梁作用。毛主席鼓励他“放手做、做一个桥头堡。”中央任命朱瑞担任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从此,他抱着“终于斯、老于斯、死于斯”的坚定信念,投身于我军的炮兵事业建设中。
他在代理校长期间,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带领全校师生坚持教学,训练,培训出第一批学员,为我军炮兵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二、分散搜集武器,创建东北炮兵
1945年,日本投降后,朱瑞奉命率延安炮校迁往东北,计划以学校干部为基础,接收日军遗留装备,组建一支新式炮兵。11月下旬,抵达沈阳,但因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先到的部队,已接收了日军遗留的部分武器装备,所以炮校已无装备可接收。
他虽兼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方司令员,却不在总部梅河口而在炮校驻地通化,他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务”的16字方针。
他组织大家到各地搜集武器,带领炮校人员漫山遍野地“捡洋落”。西起满洲里,北至虎林、瑷珲,东到绥芬河中苏边境的广大区域,凡是日军驻扎或活动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到1946年5月,共搜集火炮700多门,弹药50余万发,坦克12辆,汽车23辆,还有大批的火炮零件和各种器材。依靠这些武器装备,组建了6个乙种炮团、4个丙种炮团、6个炮兵营和22个独立炮兵连,共80多个炮兵连。还组建了一个高炮大队、2个坦克队、一个修械所,使东北炮兵初具规模。
三、担任领导职务,组建调整炮兵
新建的炮兵,编制不统一,装备器材不配套,不利于统一领导,更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改变现状,他建议成立炮兵调整处。1946年6月,调整处成立,他任处长。他先后起草了4个炮兵命令,使东北炮兵由分散发展,走向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兵种。
他先从思想上入手,在颁布的“炮兵第一号命令”中,要求各级指挥员和政工人员深刻领会毛泽东“没有炮兵,便没有胜利”的伟大建军思想,提出炮兵应以“广泛普遍的发展与适当的集中整编使用”为建设方针。在这一正确方针的指导下,11月份,5个基干炮兵团大体装备就绪,其中一部于11月初参加了作战。
同年10月,“第二号炮兵命令”,东总成立了炮兵司令部,朱瑞任司令员,邱创成任政治委员,匡裕民(兼参谋长)、贾陶任副司令员,刘澄瀛任政治部主任。炮司下辖炮一、炮二、炮三、炮四团,战车大队,高射炮大队,迫击炮教导大队,炮兵学校及后勤等单位。
炮兵司令部的成立,标志着东北炮兵部队已成为独立的兵种。截止到1947年3月,南满已拥有27个山炮连,北满已达73个(其中包括3个战车连及2个高炮连)山炮连,再加上南满、北满部队的60个步迫炮连和步迫炮混合连,总计达160个炮兵连。至1947年底,各纵队建立了野炮团(营),各师有山炮营(连),增强了各纵、师独立作战有能力,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能够集中使用炮兵火力,达到战役和战斗中的相对优势。到1948年辽沈战役前,炮司直属的已有5个野榴重炮团,1个重迫击炮团,2个高射炮团,1个坦克团,1所炮校。各纵有野炮团(营),各师有山炮营(连),团有迫击炮、步兵炮连。计有山炮、重迫击炮以上各种火炮664门,步兵炮、迫击炮、60炮近4 000门。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朱瑞胸怀全局、精心策划是分开不的。
四、自力更生建厂,修复制造设备
炮兵建立以来,主要是通过收缴日伪武器装备部队。但这些武器大都残缺不全,加上战损,严重影响炮兵的战斗力。他及时指出:“從长远看,这不是炮兵发展的百年大计……自今以后,我认为铸钢、制药以及一切制造炮弹的必要设备要尽快筹办”。因此,他请了十几名炮工,建立了一个火炮修械所。在他的领导下,1946年底,原来仅有几台旧机床、三间破房的火炮修械所扩建成有600多工人、几十台机床的炮兵修械厂。1947年9月,修械厂又扩大为炮工处,下设修炮厂、机械厂、炮弹厂及皮革厂,共有900多名干部和工人,几十台机床。这些厂先后复装了10余万发炮弹,修理火炮668门,还制作了大量的鞍具、挽具。这些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方阵地,极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五、培养专业干部,充实炮兵队伍
朱瑞按照东北局“发动群众,建设壮大部队”的总方针,将毛泽东“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教育思想具体化,创造性地提出了:“炮校拥兵二千五——变学校为部队,部队训练新兵——拿部队当学校”的口号。把带来的炮兵专业干部一分为二:少部留炮校培养新学员;大部被分派到各军区和各部队,迅速培训了大批炮兵骨干,为建设发展东北人民炮兵准备了干部条件。到1946年7月,炮校完成了扩兵任务,在原有的炮兵旅的基础上,充实了炮二团及战车大队,新组建了炮兵第三团。同年10月,朱瑞被任命为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校校长。他亲自为炮校制定了“学与用结合”的教学方针,从老师配备、招生对象、教学内容、器材设备,一直到党务工作,他都亲自过问。在他的直接领导下,东北军区炮校至1948年辽沈战役前,共培养炮兵干部2 000多名,不仅基本满足了东北炮兵发展的需要,还为其他军区输送了几百名干部。
六、总结作战以经验,制定战术原则
朱瑞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员,非常注重作战经验的总结。每战之后都要展开“战评”及“想办法”运动,从而使得炮兵部队的技术、战术水平,仗仗都有提高。
1947年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斗结束后,为总结一年来炮兵建军与作战的经验教训,在双城召开了第一次炮兵会议。会上,他总结了一年来炮兵建设和作战的经验教训,把炮兵战术问题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他说:“东北炮兵建设已完成的一切工作,就其现状是有成绩的。但就整个发展过程说,我们才仅仅做了十分之一的工作(虽然这是有决定意义的十分之一的工作),还有十分之九的工作尚待进行,这便是炮兵战术问题。”关于炮兵战术的原则,他指出:“我们必须创造中国的、人民的炮兵自己的一套既适合于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炮兵战术,又不违背作为炮兵古今作战的一般法则。”提出:以“快”“准”“猛”为准则;军事上以提高技术为主,政治教育以整顿纪律为主。 5月22日,他亲率东野炮兵主力南下,配合六纵发起的拉(法)吉(林)战役。先是在老爷岭山下歼灭了国民党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随后渡过松花江,攻取华甸。6月中、下旬,又参加了第一次四平攻坚战,共计集中使用了47门野榴炮。这是继德惠攻坚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城垣突破作战。通过这次作战,东野炮兵部队初步掌握了步炮协同战术。1947年夏季攻势后,东野炮兵基本走上了正规。
1948年4月,炮兵司令部在哈尔滨召开第二次炮兵会议,会议总结了一年来的作战,研究了步炮协同与炮兵使用等问题,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炮兵战术。极大地提高了炮兵的战术水平,在解放战争和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许多战术收到了解放后编写的《炮兵条令》中。
七、亲临前线指挥,血洒辽沈大地
1948年9月1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攻占锦州是夺取辽沈战役胜利的关键。而攻克义县县城,又是夺取锦州的关键之战。10月1日,上百门大口径火炮,按预定计划,成功打开了义县城垣突破口,有力地支援步兵突入城内。为及时了解实战情况,总结突破城垣的经验,他亲率部分炮兵指挥人员,不顾危险奔向突破口,不幸触雷牺牲,时年43岁。
朱瑞牺牲后,中共中央于10月3日发出唁电:“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今日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巨大損失。中央特致深切悼念,望转告全军,继续为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而奋斗,以纪念朱瑞同志永垂不朽。”中央军委批准将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学校命名为“朱瑞炮兵学校”。10月9日在哈尔滨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和公祭仪式,《东北日报》发表了伍修权写的悼念文章,“也许再过十几年,几十年,有些人特别是年轻的后代们,会对朱瑞这个光辉的名字感到陌生,但是,在我的心上,在他的许多战友的心上,在日益强大的中国人民炮兵的艰难创业史和光荣战斗史上,以至在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史上,都将永远铭刻着这个闪闪发光的名字——朱瑞。”
他的英雄业绩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晖。
参考资料:
[1]解放军将领传(第一集)[M].解放军出版社,1984.
[2]第四野战军战史编写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 军战史[M].解放军出版社,1998.
[3]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辽 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辽沈决战》编审小组. 辽沈决战[M].人民出版社,1988.
[4]梁延伦,宋祥门.辽沈战役史[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