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内停车路段非机动车路径选择研究

    刘文疆

    摘要:从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来看,设置路内停车对交通流、对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有效宽度,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使得交通流中会产生机非混行的情况,极大地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率。非机动车的尺寸较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在机非混行的交通流中,它们的位置是随机的,难以预料,所以在道路交通中,非机动车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其自身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较大。

    关键词:路内停车;非机动车;路径选择

    1 车辆横向位置分布特性分布

    车辆的横向位置,定义为车辆运动轨迹相对于道路路面的横坐标。相对纵向位置而言,横线位置受到的关注较少。许多经典跟车模型中的横向位置都位于道路中心线上,这是由车道的驾驶行为决定的,在行使过程中,车辆对横向位置的调整,可以使车速得到保证,有助于保障行车安全,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影响车辆横向位置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车速、车道宽度、横向障碍物和天气等等,同时最新研究表明,前后车的驾驶行为也是影响车厢横向位置的因素。

    由于路内停车的道路具有路幅板式的特征,因此在观察和收集数据时使用的路段是双向两车道道路,这段路的双侧的非机动车上都可以停放车辆,该路段的中央没有设置隔离带,并没有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

    实地观测显示,横向位置的样本来自4个断面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轨迹。如果将原点定位停车带边缘,将X轴定位道路横断面,将图形定义为直方图,直方图显示车辆的横向位置,那么车辆驶出纸面的方向就是车辆的行驶方向。

    2 非机动车路径选择影响研究

    前文仔细分析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横向位置分布,我们可以发现,当道路中设置了停车区域时,非机动车由于缺少恰当的行驶宽度,而不得不在机动车道行驶,同时由于机动车的干扰,通常会造成以下影响,不同的影响会导致不同的冲突:

    (一)在行驶过程中,非机动车的横向位置和路内停车边界具有一定的距离,其纵向位置和机动车的行驶路线一致,非机动车跟随机动车行驶,这样的情况容易发生追尾,同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车头时距和运行速度都是造成该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非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较慢,同时和路内停车边界具有一定的横向空隙,如果这样的空隙是可以接受的,那么非机动车在行驶中,就会选择行驶在机动车和停车边界之间,这样非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和路内停车带的距离过近,就很有可能发生“开门事故”,同时由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间距较窄,在‘开门事故”之后还有可能发生二次事故。

    (三)非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较慢,同时和路内停车边界具有一定的横向空隙,如果这样的空隙是可以接受的,那么非机动车就会在机动车的左侧行驶。这样的行驶方式使非机动车和道路中线的距离太过接近,甚至超过道路中心线,与对面车道的机动车发生碰撞事故的频率大大提升;同时对于机动车的驾驶员而言,他们更加注重右侧道路的情况,而忽视了左侧道路的情况,因此非机动车也容易与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发生碰撞事故;同时这样的行驶方式存在较大的路径变化,影响了非机动车的驾驶稳定性。

    2.1 选取路段的基本信息

    调查过程中,选择金沙路和交桂路,这两条道路均属于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均为一幅路,道路内均设置有停车带,都是双向两车道,两条道路都存在机非混行的现象,且该现象较为严重。当非机动车行驶至交叉口时,由于不同的转向目的,可能会选择提前越过道路中心线,为了去除这一影响因素,主要对距离交叉口30米到100米的路段进行研究。

    2.2 变量选取与变量类型

    机动车共有以上三种不同的行驶路径,而不同的行驶路径会造成不同的事故,因此必须深入分析这三种路径。本次研究共分析了10个会对行驶路径产生影响的变量,并通过实际观察,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时借助SPSS软件。

    为了寻找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本次研究运用了回归分析的方法。当变量属于分类变量时,则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所以在研究选择行为并分析造成该行为的原因时,通常使用Logistic回歸分析。

    2.3 结果解释

    (一)车流速度

    影响非机动车路径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车流速度。因此模型的参照为跟驰。如果车流速度较低,非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就会选择从机动车的两侧超越,车流速度降低一个单位(m/S),非机动车选择从机动车的左侧超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2.45倍,选择从机动车右侧超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15.15倍,这说明,非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车流速度的降低,从右侧超车的可能性更大,这是因为非机动车从右侧超车的能力更强。

    (二)机动车距路内停车带的横向净距

    影响非机动车路径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路内停车带的横向净距(D)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这种因素对非机动车从机动车的右侧或者左侧超越产生的影响不同:如果非机动车选择从机动车的左侧超越,那么该因素影响不大,如果从右侧超越,该因素就会产生显著影响,横向距离每增加0.1米,右侧超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1倍。

    (三)同向机动车密度

    车辆密度也会对非机动车造成影响,这样的影响是听觉和视觉上的。研究显示,非机动车的驾驶员共有15米左右的视距范围。模型的参数指出,如果非机动车选择从机动车的左侧超越,那么随着机动车密度的增加,左侧超越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如果选择右侧超越,那么车辆密度对超车的影响不大,这是因为机动车的车辆密度增加,车流速度就会随之降低,同时车辆密度增加就会导致机动车的横向位置排列更为混乱,这时供非机动车超越的间隙也会随时发生改变,不利于超车。

    (四)对向机动车密度

    对向机动车的车辆密度增加,非机动车的左侧超车概率会随之下降,这是由于非机动车在左侧超车时,其行驶路径位于道路中心线附近,这时如果对面车道的机动车密度增加,就会给超车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从而使左侧超越的概率大大降低,该因素对于非机动车的右侧超车影响不大。

    3 小结

    本文对路内设置有停车带的道路中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横向位置分布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分析指出,在非机动车的行驶过程中,如果有机动车的干扰,那么就存在跟驰、左侧超越和右侧超越这三种不同的路径。其中,左侧超越具有最高的风险,造成事故的可能性也最大。本文通过多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非机动车左侧超越行为的因素,其中最为显著的因素有4种:一是车流速度;二是横向距离;三是机动车类型;四是非机动车类型。

    参考文献:

    [1]郭宏伟.城市路内停车影响的建模与特性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2]张甘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J].通释,2003:132-13

    [3]陈小鸿.助(电)动车发展与政策研究[R].同济大学,2015.5

    [4]何雅琴,李杰.基于路边停车的路段通行能力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2(2012年01):44-47.

    [5]陈峻,王炜,梅振宇.路边停车带设置对混合车流速度影响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 5(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