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历史理解素养的培养策略
詹淑琴
【内容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针对学生提出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历史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特点——发展性、阶段性、片面性等,重点在教学中渗透历史理解素养,避免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产生错误的理解,还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因此,本文主要以《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明确入手,提出史料引入、问题驱动以及拓展延伸等培养策略。
【关键词】历史理解 社会生活的变迁 史料 理解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相关专家和教师逐渐关注知识与能力、情感的共同培养和发展,将历史理解素养的培养作为历史教育的核心。在历史学习中,理解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史料事实的基础上,掌握历史概念,并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形成历史观念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育中,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历史理解素养,帮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一、初中生历史理解素养特点分析
历史理解素养是一个人的内在体现,历史理解能力是一个人的对历史进行理解的能力、工具,但是并不能代表素养,二者是一种包含关系,没有素养也就没有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对历史的理解上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活跃的阶段,也是形成历史理解素养和能力的关键阶段。通常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三个特点,即发展性、阶段性和片面性。对于发展性特点来说,主要是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逐渐走向成熟,理解能力发展较快,但是在历史理解上却存在一定難度。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时需要经过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对于阶段性特点来说,在学生年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从感性转变为理性,初二学生的理解能力是逐渐消除感性,提升理解思维,初三学生的理解能力则是逐渐成型。整体上,初中学生的思维转变是一个逐渐递增的趋势。对于片面性特点来说,尽管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还不够成熟,在历史的理解往往不够全面,只能理解表面,无法深入到历史现象内部进行认知,因此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培养学生历史理解素养的意义
历史解释主要是以史料为基础,对历史事物、现象从理性角度进行批判。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素养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对历史事实进行解释并区分历史事实,对各种历史解释进行正确的批判;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促使学生形成客观、理性的看法和见解;帮助学生从全面性、理性、变化角度看待问题,对现实生活和社会进行审视,形成正确的认知。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食物,由于观念不同、侧重点不同,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关注对学生历史理解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指导学生学会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和理解,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理解素养。
三、学生历史理解素养的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初中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就需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会客观地、辩证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事实进行论述,并将自己的见解合理的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理解素养,进而能够对历史进行合理的批判。
(一)《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中国在通讯、交通等方面的进步,培养学生用图片、资料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对比,培养历史理解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了解人们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改变,体会到这不仅是社会的进步,而且还是改革开放取得的胜利,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交通和通讯进步对社会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具体教学策略
1.史料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初步建立历史理解素养
通常书中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比较喜欢新鲜的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史实资料,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初步建立历史理解素养。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将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史实资料、优秀文化资源、文化课程等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不可忽视。教师可以积极地利用多种多样教学资源,从而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教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实践,促使学生无形之中接受。学习历史,史料是不可避免要接触的,这对学生能够正确解释历史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在研究历史事物时需要借助实物、文字等资料,而在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是利用教科书和课外参考资料,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寻找历史的真相,这样才能体现史论结合的观念,为学生形成历史理解素养奠定基础。
在《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中,需要让学生感受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让学生体会社会习俗、文化生活和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变化,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并初步建立历史理解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图文方式展现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变化。图像作为一种史料,能够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清晰地呈现出来,提升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在对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时,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表格填写的方式,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影响进行表达,并分析废缠足的原因,进一步让学生对其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列举相关史料,例如:
①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脚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②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
③1906年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其征订广告,就是画着以为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手拿“赏奇画报出世”的旗子做宣传。粤东烟草公司出品的伟人香烟,其封面也画上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
——摘自蒋建国著《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
上述三则资料,第一则体现的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成为都市的主流,第二则体现社会思想观念呈现出新旧冲突的局面,第三则体现了消费文化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近代社会生活会发生变化。由于初二学生理解能力特点,在搜集上述资料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找出发生改变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利用史料进行概括,培养学生历史理解素养。
2.问题驱动,灵活感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主动性
对于初中学生的历史理解素养培养和提升来说,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的判断,掌握历史发展规律,这就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高度的概括。对此,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方式,以问题解决为重点,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出来,促使学生灵活感知,进而发展创造性思维。这种教学方式能考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观察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在设置问题时要选择合理的问题,具有研究和讨论的价值。
在教学《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以下问题:
①在读过教材第95页内容,结合自己查阅到的资料,谈一谈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交通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②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在这两个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结合问题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分析交通领域的改变,例如2010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为世界第二,2016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为世界第一。在分析和讨论中,学生提出在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人们生活水平有着明显的改变,出行方式更加便捷。这些历史都是学生所经历过的,能够让更清楚的体会到社会生活发生的改变,进而激发出创造性思维,提升学习积极主动性,具备历史理解素养。
3.拓展延伸,深刻理解,分析社会生活变化进程
在教学完《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知识和历史的理解,分析社会生活变化进程。关于社会生活变化进程方面的资料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精心挑选资料,剪辑视频资料《李鸿章艰难办洋务》,让学生通过李鸿章创办洋务运动建设铁路的例子,深刻体会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让学生学到教材中没有展现出来的真实历史,知道近代社会生变迁过程中受到了封建势力和传统习俗的阻碍。在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中,重点让学生对视频资料和文字史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取历史理解素养,透过历史表象去分析历史背后的原因、实质,理解历史对社会和人类带来的影响。
总结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历史理解素养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史料引入、问题驱动以及拓展延伸等方式,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了解历史,从而提升历史理解素养,采用尊重历史的态度,正确地看待和批判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进而实现课程改革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倪利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以“洋务运动”教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21+10.
[2]赵秀玲.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246.
[3]张翠英.初中生历史理解存在的困惑与解决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20(6):105+107.
[4]陈美瑶,刘波.回到历史现场,达成历史理解——以统编七年级上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目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9(12):51-55.
[5]左思路.增进学生历史理解力的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13):67-68.
[6]蔡愛兰.初中历史课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可行路径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321-1322.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