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趣味甲骨文课程,培养幼儿文化自信

    岳素萍

    

    以中华文字之源甲骨文为载体,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以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作为课程的理论指导,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实践,我们构建了幼儿趣味甲骨文课程。我们围绕培养幼儿文化自信的根本目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意在激发幼儿民族文化自豪感,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探索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相融合的范例。

    一、幼儿趣味甲骨文课程构建的源起

    (一)文化自信的培养应从幼儿做起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培养文化自信应从幼儿抓起。人生的启蒙教育就如同照进心灵的第一束阳光。在现今全球多元文化碰撞的背景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成长中的儿童,输入主流母语文化,培养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形成幼儿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

    (二)甲骨文课程可作为幼儿文化自信教育的载体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了解甲骨文,走近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甲骨文承载着中华文化内涵。每一个甲骨文字背后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渗透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文化思想和传统美德。从甲骨文入手,可以培养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优秀传统美德的尊重。

    甲骨文可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学习兴趣。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素有“一个字一幅画”的美称,如“日”就是一个圆圆的太阳“”,“月”就是天生半轮“”,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可以让幼儿在拼拼摆摆、写写画画、捏捏玩玩中了解汉字的起源,对中华汉字产生很大的兴趣。

    二、趣味甲骨文课程的目标定位

    通过该课程的实施,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建立文化自豪感,是课程构建的初心和最主要的目标。

    幼儿理解能力较弱,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以感知觉、游戏、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所以幼儿阶段的甲骨文课程目标不在于引导幼儿认多少字,而是定位为对甲骨文字感兴趣,感觉有意思,好玩,知道甲骨文是有丰富的含义的,愿意学习甲骨文。所以,好玩、有趣是本课程的过程性目标。

    甲骨文从形式到内涵都有其特殊性,所以课程目标是紧密结合教育内容本身,挖掘甲骨文所蕴含的覆盖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

    三、精心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幼教专家与甲骨文研究专家合作研讨,我们确定了甲骨文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一是要选取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最基本的甲骨文字。二是要能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精神文明吻合。三是要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四是含义要确切,无疑义、无争议。五是要有相互联系,组成一个个单元主题,以此为核心延伸覆盖到五大领域。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构建了“甲骨文中的我自己”“甲骨文中的大社会”“甲骨文中的好味道”“甲骨文中的动植物”等多个单元,覆盖了社会、家庭、饮食、动物、植物、身体、自然等多个方面,整合了社会、健康、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发展的目标,构建了丰富的课程体系。

    四、多维支柱保障幼儿甲骨文课程的实施

    我们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博物馆参观活动等丰富的途径将课程落到实处,使之扎根于幼儿生活。学习方式主要有操作互动、感知体验、渗透融合等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方式。

    专门组织的集体教育活动,通过形象的动画视频、有趣的故事,促进幼儿了解甲骨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内在含义。幼儿通过自己拼一拼、摆一摆,感受甲骨文字的结构和趣味。

    我们充分利用幼儿以无意学习为主的特点,通过环境创设,对幼儿进行熏陶和感染。从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创设到教室内部环境、区域环境的构建,处处营造一个充满中国传统风格的甲骨文化氛围,在幼儿可触及之处,用凸起或凹下的甲骨文字体,把孩子们喜闻乐见、容易辨识的有趣的甲骨文,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呈现,孩子每日耳濡目染,可以随时伸出小手去触摸、去描画。

    户外运动中也渗透了甲骨文化元素,孩子们在紧张激烈的运动中感受文字带来的快乐,丰富的户外活动融力量、趣味、文化于一体,真正使甲骨文课程立体起来、活起来。我们通过给家长讲一讲,与家长玩一玩、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儿对甲骨文课程的感受和理解,家长也会在此活动中收获很多关于甲骨文的知识,实现幼儿园在传统文化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科学把握幼儿甲骨文课程的特点

    幼儿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方式。为了能够保证幼儿甲骨文课程的科学性,在课程中必须体现趣味性、活动性、直观性、渗透性等特点。

    一是趣味性。突出体现童趣,选字要选有趣的字,教学的实施要有趣,幼儿的操作也要有趣,一切活动都要体现好玩二字,这是本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是活动性。幼儿阶段的认知特点具有操作性、感知性,最好的认知方式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感知、操作、互动,从而让幼儿获得相应的关于甲骨文的核心经验。

    三是直观性。幼儿的课程特点以直接经验为主,在“趣味的甲骨文”课程中通过实物、模拟、视频、音频、图画、直观教具、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等直观手段,使幼儿获得直观感性经验。

    四是渗透性。在甲骨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环境创设、游戏、幼兒园一日生活、家庭亲子活动等随时随处、潜移默化地渗透的方式,让幼儿无意中学习甲骨文和传统文化。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孩子们对甲骨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他们把甲骨文当成一幅画、一个故事、一个游戏,自然而然陶醉其中,喜欢上甲骨文,并且对中华优秀文化引以为傲。此举既培养了幼儿的文化自信,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情感、动作、认知等各个方面。我们以课程为核心,辐射教师、家长、社会,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渗透。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甲骨文为载体促进幼儿文化自信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ZZJH-021)

    (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