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北宋书画收藏特点及影响
邵樱
摘 要:北宋是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王朝,九位皇帝除了宋钦宗赵桓以外,其他八位皇帝均爱好书画,坚持寻访和收藏书画真迹。受此影响,北宋文人士大夫也非常喜欢收藏书画,像王诜、苏轼、米芾、黄冕、郭若虚、邓椿、朱昂等。文章通过分析北宋宫廷书画和文人书画的收藏特点,探究北宋书画收藏艺术的影响,推动当前书画研究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北宋;书画;收藏特点
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对文化艺术颇为重视,无论是宫廷贵族还是市井文人均非常喜爱书画艺术品,书画收藏之风盛行,书画流通方式多样,民间经营书画的店铺、斋、堂、馆、行等众多。因为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很多商人会在街道两边开设交易书画的店铺,专门设置品评书画的场馆,爱好书画的皇室贵族和文人士大夫会亲自为书画艺术品作诗、题跋、写文等。宫廷有专门收藏书画的机构,像秘阁、崇文院、御制图书阁等。文人士大夫在自家府邸也建有用于珍藏书画的楼阁,像米芾的宝晋斋、王诜的宝绘堂、朱昂的万卷阁等,他们也会为藏书做笔记,记录书画珍藏经过。本文将简单介绍北宋宫廷书画收藏特点和文人书画收藏特点,并系统论述北宋书画收藏艺术的影响。
一、北宋宫廷书画收藏特点
北宋共有九位皇帝,除了宋钦宗赵桓因个人喜好和在位时间短暂而没有收藏书画艺术品,另外八位皇帝均极为重视书画收藏,他们相继派遣苏易简、黄居寀、高文进、蔡京、黄冕、梁师成、米芾等宫廷文人鉴证真迹,搜寻书画珍品,充盈宫廷内府。北宋皇家收藏书画的机构主要包括秘阁、崇文院、御制图书阁等。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将书画收藏艺术推向了顶峰,其在宋哲宗时期被封为端王,1100—1126年在位,年号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合、宣和。宋徽宗在政治上腐败无能,艺术上成就却极高。宋徽宗本人善书画,自称其书法“瘦金体”,在位时扩充翰林图画院,建立了完整的肄业与考核制度,广泛收集历代文物书画,命人编辑了《宣和睿览集》《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汇刻了书法《大观帖》,这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盛举。
北宋收藏的书法艺术珍品包括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其中,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的标准文字。隶书以汉代为代表,汉隶书结构用笔富于变化,影响和促进了楷书以及其他书体形式与风格的发展。楷书端正工整,又名真书或者正书。草书具有笔走龙蛇的特点,书法家们大多是为了写得快或者抒发性情而写狂草。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书体,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极好。
北宋宫廷所收藏的绘画内容包括历代画谱、山水画、人物画与花鸟画。从中国美术发展史来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绘画技法已经走向成熟,并出现了一批优秀画家,像卫协、张墨、顾恺之、谢赫等。其中,谢赫是南朝齐梁时期画家,长于肖像画,尤擅时妆妇女,其著作《古画品录》享誉后世。这部作品提出了对人物画的创作和品评的六项准则,即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六法”论。书中正文品评画家27人,依“六法”标准,特重气韵,进行评价,可见其与当时评论人物的风尚有密切联系,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史料,能知人论世,且提出要深刻理解描绘对象,并强调艺术的独创性。隋唐时期,文化空前繁荣,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已独立分为三种画科,分别是山水画、人物画与花鸟画,从绘画技法来看,传统绘画有工笔画与写意画之分。山水画代表画家有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王维等。人物画代表画家有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张萱、周昉等,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各具独到之处。阎立本擅画车马、台阁、肖像,尤其是重大题材的历史人物画和风格画,其作品《历代帝王图》中有13个不同形象、性格、表情、生活经历、政治作为的帝王,他通过不同造型、用线与设色体现出了对他们的感情,有褒,有贬,有赞扬,有同情,也有讽刺和鄙视。尉迟乙僧所绘人物肖像、花鸟走兽、宗教故事大都取材西域各民族人物及鸟兽形象,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他笔下的佛像非常注重凸凹感的色彩渲染与立体感。吴道子被称为“画圣”,他画艺极高,笔迹磊落,人物画被称作“吴带当风”。张萱工画人物,尤以仕女画称绝,代表作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整妆图》等。周昉擅画美丽端庄的贵族妇女和佛像,现存作品有《簪花仕女图》《调琴啜茗图》《挥扇仕女图》,最著名的佛像当属“水月观音”。花鸟画代表画家有薛稷、边鸾、韩干、韩滉等,他们笔下的花鸟或为活灵活现,或为写意抒情。北宋画风大多比较豪放,宋徽宗笔下的宫廷画体现了皇家雍容华贵的气质,像《芙蓉锦鸡图》和《池塘晚秋圖》等。
二、北宋文人书画收藏特点
北宋文人士大夫所收藏的书画大多和个人喜好密切相关,他们为收藏书画艺术品修建了专门的楼阁,像米芾的宝晋斋、王诜的宝绘堂、朱昂的万卷阁等。文人雅士会以画会友,共同品评书画,做藏书笔记,为书画作跋文、写论著或者写诗作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诗画的统一。文人士大夫在收藏绘画艺术品时非常注重画面的虚实关系,一般来讲,“虚”和“实”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虚”是作者对自然界中的景观做出的夸张化处理,“实”是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绘。在绘画作品中,需要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应。宋代绘画理论有“咫尺有万里之遥”的说法,这是“虚”与“实”最好的表现。我国的风景油画创作中,也经常采用虚实结合的办法。在画面中既有着对实际的景物描绘,也有着对景物的夸张化处理。“虚”的描绘对于“实”的表现有衬托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使人在审美上获得愉悦感,这种审美愉悦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出美,还能让美在作品得到第二次的创造。其次,文人非常注重品评绘画的构图关系,这也因为构图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关键。画面结构分布、画面运动趋势和画面所带来的启示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根据点线面的构图三要素,构成画面的内部规律,明确画面中主次体的关系,使主次体可以相互依托,以产生意境美。在绘画藏品中,普遍是从整体结构开始构图,作者需要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将自己的感受充分融入到画作中,以达到让构图和意境的和谐。而且,构图是作品建立意境的基础,而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在画面中的有力表现。对此,作者在构图的时候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将构图和意境完美结合在一起,为作品的质量提供保障。因此,文人在作画时也要对构图形式和样式反复进行揣摩和尝试,用画面主次体的构成和相互依托的关系来体现意境。在中国绘画艺术品中,也要注意对传统的笔墨技法的运用。在绘画当中,笔触是评判一幅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笔触能产生堆积感、厚重感,可以让整体画作的纹理美和表现性更为显著,同时,体现出良好的可塑性。纵观北宋绘画藏品,不难看出不少作品通过水墨晕染法能够体现出“意”动,运用特殊性笔法能够充分展示墨在画作中的特性,使画面的象征性、自然性与单纯性特征更为明显。从中国画的构图与笔触来看,传统水墨画的特点极为浅显易懂,因为传统水墨画讲究用笔粗细、疾徐、转折、方圆与顿挫技巧,所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展示画面质感。一般来讲,传统绘画在用墨过程中,需要合理调配墨的干湿与浓淡程度。在中国绘画创作中,继承传统水墨画的绘画技巧,正确运用传统水墨画的笔法,能够进一步加强绘画作品的气韵流动效果,达到理想境界。与此同时,要注意正确运用中国画的写意技巧,改善绘画创作中的笔触,从而使画面更具有律动性。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画家必须在绘画过程中坚持长期练习,加强自身的笔触张力把握能力,客观描绘自然景物,同时,巧妙融入个人情感,以此营造画面良好的意境。观赏中国绘画作品,不难看出画面具有节奏美、质感美、意境美,在观赏的时候更容易体会到作品中所传达的精神内涵与意境。此外,文人士大夫还非常重视对印章篆刻的收藏。篆刻是书法、绘画和雕刻三结合的艺术,它的特点是将篆书的笔法、雕刻的刀法、绘画的章法综合在印章上,虽然只有方寸天地,却是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篆刻以文字造型为核心,依赖于汉字的抽象性,表现出来文字的艺术美。篆刻与书法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区别。书法是通过毛笔、墨和纸来体现,而篆刻是通过刀和石来表达。书法落笔而成,而篆刻是用刀来表现笔意,用时又要表现出韵趣。篆刻者必须具有书法功底,尤其能识别篆字,会写篆字,懂得篆法,在进行篆刻时,方能做好一系列艺术处理,达到篆刻艺术的境界。
三、北宋书画收藏的影响
北宋书画收藏艺术风气盛行促进了书画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房四宝的品质。笔墨纸砚成为皇家和文人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据研究,宋代的制笔业比前朝更发达,毛笔种类更加多样化,羊毫笔和兼毫笔被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在东汉以前,人们主要是使用石墨,东汉末年出现了质量较好的松烟墨。到了北宋中期,出现了油烟墨,宋朝质量最优、最有名的墨是徽墨,这种墨细腻、流畅,视觉效果极为良好。此外,北宋书画收藏盛行使宋代书画润笔日趋规范。宋代皇家设置了润笔规则,《梦溪笔谈》记载:“内外制凡草制除官,自给谏、待制以上,皆有润笔物。太宗时,立润笔钱数,降诏刻石于舍人院,每除官,则移文督之。在院官下至吏人院驺,皆分沾。元丰中,改立官制,内外制皆有添给,罢润笔之物。”朝廷认可润笔,文人自然会喜欢润笔,进一步了促进了书画艺术交流。
综上所述,北宋书画收藏之风盛行,使书画流通方式步入多样化,民间书画经营规模颇为宏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文房四宝的品质。皇室贵族和文人士大夫会亲自为书画艺术品作诗、题跋。皇家设有秘阁、崇文院、御制图书阁等专门收藏书画的机构。文人士大夫阶层大多在自家府邸建有用于珍藏书画的楼阁,会为书画做专注,为藏书做笔记,时常以画会友。
参考文献:
[1]董婷婷.艺术风格学方法在中国美术史写作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8.
[2]霍廷霄,黄非.中国传统文化与电影美术造型[J].民族艺术研究,2018(5).
[3]王征.文化自信:凝铸中国当代美术的风骨[J].美与时代(上),2018(10).
作者单位:
福建省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