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设计理念的主题单元整合教学
左继东
逆向设计是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真实性教育”(AuthenticEducation)的负责人格兰特·威金斯(GrantWiggins)和马里兰州评估委员会的主任杰伊·麦克泰格(Jay McTighe)提出的教学设计新理念。它是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和“活动导向的设计”的最好设计,它是首先预期学生的学习成果“以终为始”的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设计。传统的教学思想里,教师总是先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因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并运用新知识,所以现在必须要改变这种思想,只有先关注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才有可能产生合适的教学行为。
教师在进行每个单元教学时,就要预期学生可能会学会哪些知识点,然后根据这些知识点和学生具体学情,思考如何确定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再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体验。通常实施逆向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描述为以下三个阶段:确定预期结果;设置评价任务,确定学生学成目标的评估证据;安排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学习体验。所以,这种教学设计笔者认为是最好的设计。据此,本人尝试在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说明文主题单元实施逆向教学设计三个阶段的整合教学的案例研究。
一、确定本单元学生学习预期结果
对说明文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知道什么,学习什么,理解什么,等等,确定学习的预期成果,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语文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学生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应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其次,分清说明文有事理说明和实物说明之分,了解说明文的基本常识,如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品析文中精练准确的语句和相关词语,体会作者在写作说明文中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加强学生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了解和说明对象的热爱。
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说明文写作上的一些技巧,模仿本单元课文学会介绍某样事物或某种事理。纵观本单元,发现在编排体系上,安排了古今中外的四篇课文,研究其教学目标,均要求学生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掌握说明方法,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掌握写作说明文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以及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体会作者的情感等。这是在教学本单元之前,需要明确的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二、设置合适的评估证据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预期结果,本人设置了这样的评估证据,主要是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是不是掌握了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技巧,能不能读懂介绍事物或事理等说明文的相关文章。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和表现将为预期的学习成果提供证据。在此之外能不能运用本课所学的词语和说明文相关的基本知识介绍家里的某样物品,能不能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会不会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等写一篇说明文,而且在所写的文章中表现自己对这样事物的感情,并指出所写的作文要表现出自己的什么情感。也就是说,本单元的学习能否完成这个评价任务,足以能够证明学生是否达成预期的学习成果。
三、安排学习体验活动
按照主题单元整合教育教学的思想,教师在头脑里有了清晰明确的学习预期结果和关于理解的合适证据之后,就该考虑最适合的教学体验活动了。因为本单元课文均是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课文,教学形式上采取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教学时间上灵活统筹安排。为了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学生要通过具体的学习体验活动逐步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个阶段,本人探究采取的方式不再是传统的根据一节一节的课表,教完一篇课文再教下一篇课文来安排教学。
按照整合教学,首先,安排学生通读本单元四篇课文,读懂语句词语,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说明文在写作语言表达方式上和以前所学的散文等文体的不同。其次,再读课文,找出每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分别是石拱桥、苏州园林、蝉和清明上河图及说明对象的特征各是什么。第三,统一指导说明文的三大说明顺序,指导学生在四篇文章中根据说明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技巧,比如《中国石拱桥》根据文章介绍的事物的特点适时安排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第四,安排统一的时间,品味四篇课文的精彩语句,感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同时在安排的学习体验活动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以下问题:学生需要的哪些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学生怎样能够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成果?如《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可以借助直观教学法,让学生观看中国石拱桥的相关视频或图片,也可以根据课文介绍画出石拱桥的图形,给学生以直观感知,使学生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样的教学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更有效。再如,通过哪些学习体验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以上与说明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比如,《苏州园林》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料,将学生带进园林,化繁为简,化虚为实,让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亲身体验苏州园林的意境,这样把抽象的事物通过学生的具體体验感知说明方法。再者,根据表现性目标,教师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运用最恰当的方法开展教学。比如教学《蝉》教师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因为在介绍动物的时候,怎样才能把动物的特征说明清楚,例如拟人说明方法的运用就能够形象生动地进行说明,这样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才能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要完成这些目标,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比如,在学习《梦回繁华》一文时,清明上河图的资源和《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介绍,对课文学习的理解帮助就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完本单元相关说明知识体系之后,对新课标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方面,教师还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设计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梦回繁华等的体验,了解我国从古至今的劳动人民在建筑、园林、绘画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确中华文化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良好的教学设计,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还是为了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从而使学生更有方向感地走进学习的殿堂。只有明确知道了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教师才能在为实现这些结果而设计的活动里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我们可以认为逆向教学设计是有目的的任务分析,给定学生一个完成的任务,让教师和学生都带着目标和任务走进教学活动。那么,我们如何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学习的最佳装备?或许我们每一个教师在实践中还会有更切合实际的一些做法,期待值得探讨和借鉴。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初中(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