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对初中校园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启示

    摘要:“停课不停学”活动突出展现了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的逐步实现以及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的巨大能量,帮助人们认识到技术的变革对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但也反映出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软硬件资源建设成效不高、校本教育资源库使用价值较低、教师及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本文尝试探讨在“后疫情时代”初中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及策略。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师生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19-0095-03

    2020年伊始,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场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从“停课不停学”活动开始到现如今绝大多数地区中小学已经全部复课,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其无可取代的优势,但其中也反映出教育信息化特别是校园信息化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初中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1.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资源建设成效不明显

    笔者发现,在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活动过程中,学校的信息化设备、系统甚至校本教育资源库都没发挥该有的作用,而起到关键作用的却是免费的软件或平台,如QQ、腾讯会议、微信、钉钉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是,过去校园信息化建设主要考虑的服务场景,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在课堂教学之中实现的,教师与学生并没有物理上的隔绝。校内教育资源库未得到有效利用这一问题在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库的质量不过关,如内容缺乏系统性、关联性,文件没有统一的编码格式,命名规范、存储格式;资源更新缺乏及时性等。

    2.信息化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当教学活动的组成因素由原来在教室里的教师和学生变成了教师、终端设备、网络和学生后,大部分教师教学的模式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依旧重复着大量脑力、体力劳动,所呈现出来的是形式主义的“在线教学”,教师无法像以往一样有效监控、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授课效率无法得到保证,教学过程也无法有效管控。这也反映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以往的校园信息化建设,重点关注教师在信息化设备、软件系统等技术层面上的提升,较少或很少关注与学科结合的教育理念的革新。

    3.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关注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出现“不适”现象的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学生。例如,教师一提问,学生就说网络卡顿、听不清楚、画面不好等;在上课期间学生打游戏、看动漫、看电影等,以至于授课教师不得不全体禁言。这体现了学生信息素养的缺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 初中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对于如何开展初中校园信息化建设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降低对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库

    初中校园信息化建设可以减少对课堂教学软件的投入,选择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免费软件。同时,着力建设优质的校本教育资源库。在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库时,应该摒弃以往的分散型、各自为战的建设模式,要由学校统筹,学科组具体负责,要以整体性、规范性、系统性为原则;在资源文件的管理上,要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处理、存储和发布。例如,在数字化资源的基础类型分类上,可以分为文本资源、图像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动画资源等;对各基础资源类型,还需要做出技术上的规范要求,如文本资源,要统一编码格式,统一存储格式,统一命名规则,统一行文规范等。同时,又必须保证当教师需要时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对应的数字化资源。

    2.加强信息化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1)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明确以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为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目标,以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素养的培养为教师信息素养形成的突破口,以在线教学、远程互动与评价等为培训内容,借此推进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组织保障

    信息化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既离不开具体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也离不开学校的组织和保障。为此,在未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需要成立具体的部门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在部门机构的带领下,加强全校教师对信息化与学科融合的相关理论、思想、观念、策略、手段等方面的学习,实质性地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逐步提升,力求帮助教师形成对信息化、对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在线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手段等。

    (3)开展培训活动

    初中学校教师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培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邀请理论型专家进校为教师介绍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相关理论知识,阐述其对学科教学、教育发展的价值与意义;邀请实践型专家为教师介绍在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中,特别是在在线教学、远程互动等方面的操作策略、具体做法以及心得体会。第二种,现场观摩示范课。观摩示范课的重要价值在于观摩的教师可以直观地了解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具体形式,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且通过课后的研讨还能充分地了解其教学设计的策略和课堂教学的策略等。第三种,外出参观学习信息化融合创新程度很高的企业,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4)营造文化氛围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努力地营造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全校师生的教育信息化的氛围。主要途径为:在学校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与“在线教学”相关的新闻;在学校电子班牌的显著位置投放与“网络学习”有关的新闻、方法、心得等;在学校宣传栏中张贴宣传彩页并定期更换;开展以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的系列教科研活动,并进行经验总结,刊印成册。

    2.利用好信息技术课堂,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主阵地是信息技术课堂,必须牢牢抓住主阵地,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1)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是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但是对照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内容,观察现在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教师普遍缺乏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学科素养的缺失是目前在落实本学科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因而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型教师转变为素养型教师。

    (2)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

    从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内容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计算思维已经发展为三大思维之一,它与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处于同一层次,在操作层面也已经与阅读、写作、算术同等重要。并且,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这两种核心素养对学生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也有着强力支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同于学生的核心素养。

    然而在初中学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处境极为尴尬。第一,学校之间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有明显差异。在很多地区,甚至在经濟发达的城市,信息技术学科已经成为事实上边缘化的学科。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不够重视。随着考试测评形式的信息化,目前学科考核需要使用学校机房,每次都要有上机模拟、正式考试、封闭机房、封存数据等环节,这直接导致机房一个学期基本无法正常使用,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正常授课,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所以,笔者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保证有足够的教学时长完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3)鼓励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营造相关环境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把计算思维作为问题求解思考的工具,把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作为问题求解的途径。在具体操作上,以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将教学内容转变成可供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内容并融入恰当的数字化活动情境中,使学生在运用计算思维等学科思维思考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开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活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对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社会环境的适应,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学习、自我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

    (4)帮助学生内化信息意识及信息社会责任

    在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创设不同的、源于生活的信息社会情境,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深刻感受、领会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使用观点,认清信息技术的工具属性,养成自觉遵守信息社会规范的习惯,内化信息意识及信息社会责任,使之成为自觉意识,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让信息技术为个人的终身发展服务,为社会的持续进步服务,为祖国的崛起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岩.教育部最新表态:高校复学后在线教学将成常态[EB/OL].[2020-05-15].https://www.sohu.com/a/395294401_162758.

    [2]陈澜.对“智慧校园”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校本化培训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4):41-43.

    [3]陈月清.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与内涵[J].创新时代,2018(0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