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研究探讨

    祁万宝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不断深化,不但是对学科方面的改革,同时对教学手段也进行了深化改革,采用这种双方面的改革方式,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问题教学法能够有效地锻炼同学们的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可以有效地强化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更新升级,以便达到老师及学生可以共同进步的目的。本文将对高中化教学问题设计进行探讨,以供从业老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问题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学习是一个求知与探索的过程,学生通过不断认识新知识而消除既有的疑问,又在新问题的推动下思考事物另一方面的结构特征,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消灭未知问题的过程。对于教学而言,不论是教材的编写指引还是教学的活动设计,都是围绕着一个又一个问题展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求知解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基于此,教学问题应该如何设计才能科学合理、高效有序,且富有一定的艺术性,避免过度生硬,成为教师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有效问题的源泉:实际性问题

    高中化学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与概念较为抽象,且学生也很难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接触到化学问题,所以在面对与自身较为陌生的化学课程的学习时,很多学生会出现忽视的心理,认为化学知识并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也就难以怀有饱满的热情进行化学学习。为了缩短学生与化学知识点的距离感,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有效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应该避免较为书面化的问题,而是应该尽量设计出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性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生活经验的有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例如,在“原电池原理”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类似原电池的事物,不具备对原电池的大概印象,所以学生在原电池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存在理解困难的情况。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更为轻松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就需要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效课堂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原电池基本原理、电流方向与电极反应等基础知识点,使学生能够产生大概的理解印象。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展示一些原电池的图片或视频,并要求学生分析出展示原电池的正负极与基本反应原理,这时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即可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为什么铜器与铁器存放在阴暗潮湿处比在干燥处更容易生锈?”“为什么阴暗潮湿处时活泼金属接触到非金属或不活泼金属时会加速生锈速度?”要求学生利用本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解决上述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情况,认识到化学课程的学习乐趣。

    二、有效问题的升华:层次性问题

    在高中化学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环节内,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层级性,使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具有一定的梯度,由简单到困难、逐渐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在层次性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问题的逻辑顺序即为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把课程教学涉及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系融入层次性问题的设计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大体的知识点框架,方便学生学习与应用。其次,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层次性问题,实现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在层次问题教学下提高自己的化学综合素养。例如,在“化学反应速度”课程的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通过记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以及分析型问题这四个方面展开层次问题的设计与提出。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记忆型问题的提出考查学生的课前预习程度,督促学生能够合理利用课前预习时间,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读环节内通过理解型问题的提出给予学生表达自身观念与看法的机会,提高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参与感与融入度,从而保持学生在课堂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水平。

    三、有效问题的技巧:拓展性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因此高中阶段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十分宝贵的,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的进行过程中,为了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落实情况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改变教学计劃,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有效问题的设计环节中注重问题的拓展性,使学生能够在情感态度与学习意识两个方面都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更加具体且全面地掌握教材学习内容。与此同时,拓展性问题的设计还可以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近期的学习情况,避免盲目、混乱的教学课堂。例如,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即可将“物质能否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这一问题设计成拓展性问题的主题。首先,教师可以围绕主题分化出两个次问题,即哪些物质可以无限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无限溶解在水中?这类知识点在教材中是没有涉及的,需要教师在后续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展开对学生的拓展讲解与提问。在后续饱和溶液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即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方便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点与概念:当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无法再溶解氯化钠时,能够再溶解其他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能否实现彼此间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在增加溶剂后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溶剂量以及温度等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而提出的,所以待学生正确分析解答上述问题后,学生也就完成了对饱和溶液这部分知识的有效掌握与应用。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化学所涉及涵盖的不仅是物质的各种基本原理与常识,还包括各种渗透科学原理的生活现象,这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为了让化学的魅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教师可以从课堂问题的设计入手,对问题的衔接性、启发性、实践性进行探索,对教学问题进行打磨,让其焕发出活力与色彩,披上有趣的外衣,从而使学生能更加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技能,并通过化学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蓝芝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2]王洪珠.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实践与研究[J].化学教育学,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