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导学关系的重构
蒋旨玉 吴庆华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与导师比的不断上升,导学关系的和谐问题成了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核心范畴作为探讨导学关系的切入点,发现高校导学关系存在“放羊化”“紧张化”和“功利化”等问题。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重构高校和谐导学关系,要求言语有效性输出作为其互动前提,创设“生活世界”作为现实土壤,“主体—主体”互动作为相处形式,最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想相统一实现和谐相处,这对当前解决高校导学关系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导学关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5-0071-05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每年在校研究生数和指导教师数不断攀升,有数据显示,研究生增长率高于专业教师增长率。[1]导师数量的增长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一名导师同时指导多名研究生,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指导每一位学生,这一现状成为导学关系冲突的根源之一,也成为近年来一个关注热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平等、和谐、愉快的相处是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的核心要素。但在规模化的高校,以“唯科研成果是瞻”的培养形式比比皆是,孔子式或苏格拉底式的思想互动在师生交往中不复存在,真实、真诚、正确的对话难以实现,导学关系的工具理性远大于价值理性,培养研究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高尚人格受阻。为了解决导学关系这一问题,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视角。
一、交往行为理论在高校教育场域中的内涵及其核心范畴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
上个世纪8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哈贝马斯(Habermas)在对马克思、迪尔凯姆、帕森斯、韦伯、卢卡奇等学者的理论进行批判和改造的基础上构建了“交往行为理论”。[2]所谓交往行为,是主体之间以语言或其他符号作为媒介,通过自由、平等、诚实的对话实现彼此理解,促成和谐关系的互动行为。交往行为的发出者(即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人;行为准则是公众认可的社会规范;行为方式是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进行沟通互动;主要形式是主体之间真实、真诚、正确的对话;行为目标则是通过有效性语言相互分享、理解实现主体间平等、民主的相处模式。在高校教育场域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导学关系)包含了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与交流,导师与研究生的科研合作以及生活中的相互来往等,内在地蕴含着两者之间的交往互动。导师与研究生交往互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语言行为追求“以言行事”,一方面,传播华夏文化精髓、创新知识,另一方面,培养研究生的高尚人格以及扎实的学术功底,为国家建设储备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然而现实生活中,高校导学关系存在诸多问题,构建和谐、平等的导学关系迫在眉睫。理想的语言情境、生活世界与主体间性三大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为重构导学关系带来了福音。
(二)理想的语言情境
交往行为理论强调,在交往过程中,语言是最基本的媒介,交往的参与者通过语言才能使沟通更加的通达、顺畅,进而促进交往的有效推进。言语的有效性作为交往合理性的基础,哈贝马斯认為其应满足三点要求:其一,真实性,语言发出者对被提及的命题内容或被陈述的命题内容提供个人表里如一的陈述意向;其二,真诚性,语言发出者的心理状态是真心实意、坦诚相待的,表明了行动者的意图和主观经验世界;其三,正确性,语言发出者选择正确的话语,以便语言发出者和语言接收者能在公认的规范作为背景的话语中获得理解,达到认同。[3]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场域下,师生交往的效果得益于导师和研究生双方对语言的运用和理解程度,得益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共同建立起的理想语言情境。语言是师生进行交往时的重要载体,在交往的过程中,使用符合社会规范的语言范式,建构师生双方理想的语言情境,在达成语言理解共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实现研究生与导师的和谐交往。
(三)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行动理论核心范畴之一,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者不可能走出其生活世界的境域,他们本身作为阐释者凭籍言语行为属于生活世界”。[4]换言之,生活世界的实质是为主体间互动、沟通提供“现实土壤”。“生活世界作为交往活动的现实土壤”意味着,交往活动根植于生活世界之中,交往活动的启动、推进及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向它提供着的现实土壤。在内容上,生活世界包含了社会、文化和个性三个要素。在社会层面上,通过交往活动调节主体间的社会行为和不同意见,满足个人内心归属感并促进团体整合。在文化层面上,通过主体间互动,传承优秀文化和先进知识,并发展和创新文化。在个性层面上,促使个体的个性化在交往中逐渐形成,个体个性所独有的心理面貌、精神面貌通过语言和行为的形式在交往中不断调整和完善。高校教育场域中,生活世界在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助推师生互动、调节不同意见、整合团队、培养学生个性、实现文化再生产等提供了“现实土壤”,使和谐导学关系的构建成为可能。
(四)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集中凝练,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性,主张任何主体意识都不可能孤立地形成,思想总是在交往中逐步建构的。主体间性往往与交往理性联系在一起,强调的是交互主体之间在言语基础上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民主平等的对话模式。在遵循话语有效性基础上尊重主体间的个性差异,是实现主体间相互认可的前提。哈贝马斯指出,要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构建“主体间结构”是其核心内容。“主体间结构”是以探讨多主体间的关系为主要目的,即主体与主体之间进行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按照被公众共同认可的规范在进行,而规范规定着行为主体彼此之间的行为期待。高校导学关系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导师忽视研究生的主体性造成的,很多导师将与研究生的交往看做是工具理性下的“主体-客体”,研究生拥有的主体性、能动性、创新能力、个性特点、个人经历等得不到尊重,极大地影响了和谐导学关系的构建。因此,培养研究生的主体意识,提升研究生主体地位,导师就不能简单的以权威和功利的心态对待学生,而应在生活世界重视理想价值和人文情怀,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主体-主体”的导学关系。
二、导学关系的现实困境
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独特又神圣的培养人的领域,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包括知识生命内涵的阐释、内容的传授、意志行为的规范。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精髓传递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自由天性”。[5]然而,随着研究生扩招和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变迁要求高等院校追逐效益、效率,以目的导向的工具理性行为迅速入侵校园,高校导学关系不和谐现象逐渐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学关系“放羊化”
一种越来越受人关注的现象,有些导师对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科研工作和生活几乎不闻不问,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不予指导,研究生在求学之路上出现被“放羊”状态,形成了导学关系疏远、沟通互动频率低的漠然置之的“放羊化”问题。伯顿·克拉克指出,“高校存在研究生很少甚至不与导师接触、沟通的现象,论文科研在图书馆或住处进行,偶尔有几章邮寄给导师,或在一段长时间工作后提交整个论文的文稿”。[6]导学关系成了没有关系,“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思其源”的美好师生情不复存在,离开校园后,师生双方彼此陌路更是成了常态。有学者对研究生进行访谈发现,大约41.1%的研究生认为自己与导师的关系属于“放羊化”的关系[7]。在高校,对于那些能力较弱,自身私务较多,课题和科研经费稀缺,且没有关系的导师,在对研究生的管理上面,相对而言更容易形成“放羊化”问题。导学关系“放羊化”将使得研究生与导师双方互不了解、互不信任、互不亲近、彼此漠不关心,导学关系容易变成镜中花、水中月。交往行为理论认为,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不应该是“放羊化”状态,在双方关系确立以后,需要注重彼此之间的情感投入,在思想和行为上双向互动,导师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学生尊师重道,潜心钻研,共同建立起浓浓师生情。
(二)导学关系“紧张化”
一般认为,导学关系因其强烈的亲近、情感和道德纽带成为社会关系中除亲子之外最坚固的关系之一,它本该是一种和谐向上、促进师生双方共同进步的一种关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导师常常因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一方,作为真理的“拥有者”,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扮演语言与思想的权威角色,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对学生以权威相压等。因这些因素,一方面,某些导师无视学生的尊严,挖苦、歧视学生,迫使学生处于劣势地位,丧失主体性。另一方面,研究生因被动或被迫与导师交往,应有的思想和言语自由被局限,在面对某些“过分”的导师时,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厌恶老师的言行举止,极端且故意的藐视老师的存在;为报复导师荒废学业,甚至胡作非为,无法无天。近年来,接连报道的师生“交恶”与校园暴力事件对这一现象有较好的反映,折射出我国高等学府导学关系“紧张化”的问题。“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与学”之道被抛之脑后,可悲可叹!交往行为理论认为,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应该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与包容,避免导学关系紧张化,建立起双方健康绿色的情感联系。
(三)导学关系“功利化”
大学作為学术与心灵交汇的“黄金地段”,导学关系应该是人际关系中最珍贵、最真挚、最圣洁的一类。然而,一方面,生师比的显著提高,一名导师带多名学生,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转型与变迁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功利性的渗入,使得整个大学急功近利、相互攀比,导学关系也被扭曲为强烈的功利性。学术上,唐纳德·肯尼迪认为,“导学关系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知识产权问题,作者名誉、身份上的冲突,合作中的争吵,被剥削的感觉等等”。[8]詹姆斯·杜德斯达也认为,“某些教师把研究生看作是为他们科研项目工作的奴隶,而不是接受教育和攻读学位的学生”。[9]生活里,某些研究生对导师曲意奉承,刻意讨好,请客送礼,以谋求物质或不正当的资格利益等。某些导师对待学生厚此薄彼,在发展党员、挑选干部、评优评先等,掺杂个人情感因素及不公正因素。这些繁杂的现象与问题充斥着竞争、利益和冲突,高等教育体系被工具理性所支配,导学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师生双方的交往缺乏价值理性和精神交流,严重阻碍了谐和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交往行为理论认为,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应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师生双方真诚真挚的彼此关心,相互体谅,相互理解,才是导学关系该有的模样。
三、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导学关系的重构
高校导学关系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建立起一种新的师生交往互动模式,本文将针对当前导学关系面临的困境,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提出相关举措,重构的路径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效性言语实现真实交往是和谐导学关系的互动前提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以言语的有效性为基础,只有当研究生和导师双方交往所运用的语言是有效的,真实交往才能成为可能;当日常语言遭到扭曲,交往行为就会出现异化,就会成为虚假交往。导师与研究生的学术沟通和日常来往,言语的有效性是交往的基础,有效性语言满足真实性、真诚性以及正确性,概括表述为师生双方对客观世界的真实陈述,对主观世界的真诚表达以及对社会世界正确建立人际关系。在和谐导学关系构建过程中,有效语言发挥着以下功能,一是目的性功能,导师或研究生通过语言表达各自的意图或诉求,寻求一种所希望的状况出现或达到明确目标,促使师生双方领会彼此的个性与现实倾向,进而构建起融洽的氛围;二是规范性功能,师生双方通过语言建立行为共识,对交往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促使交往互动更为有效且和谐;三是表现性功能,通过语言表现师生双方各自的喜怒哀乐和审美情趣,增进彼此情感世界的通晓;四是交往性功能,师生双方同处于一个生活世界和话语秩序,主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相互关联,通过语言的沟通交流,传递知识、沟通情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契合。师生通过有效性言语沟通、交流,既需要“厚积薄发”的底蕴,又需要高超的技巧艺术,其本身就是一个共同进步的过程。有效性言语的运用能够推动师生之间互惠互利、互补互促以及民主平等,通过对语言有效性的要求能够为和谐导学关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生活世界”,和谐导学关系的现实土壤
研究生时期对于研究生的成长是特殊而又重要的阶段,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一阶段的研究生特点凸显为对爱和归属的需要。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换言之,研究生的校园生活,不仅需要一个有利于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环境,更需要一个表达情感且能够被信任的领域,教育和生活在师生交往互动中应相互渗透。哈贝马斯认为:“与情境相关的视角里,生活世界表现为不可动摇的存储库,交往参与者为了合作的解释过程可以利用这些自我理解力和坚定信念”。[10]也就是说,生活世界在为研究生和导师“漠不关心”的状态提供沟通的土壤,为交往互动提供理解的源泉。创设导学关系理想的生活世界,一方面,在指导研究生学术研究过程中,需要导师作为主导的一方,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积极营造谐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氛围,让每一位研究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满足学生爱与归属感的需要,进而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和谐、融洽的交往场域中健全学生独特的个性;另一方面,师生交往互动,需要双方通过知识共享、情感共享、价值观共享,共同努力打造开放、自由、轻松、温馨的生活世界。研究生遇到挫折,会自然地屏蔽掉导学关系的身份界限,主动寻求导师的帮助。与此同时,导师能舍身处地的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积极主动的帮助学生,促使导学关系更加亲密。理想生活世界的创设是重构谐和导学关系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能够缩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双方的漠然的态度,克服“放羊化”问题。另一方面,在彼此情感不断投入的交往互动中,“厚谊长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的浓浓师生情将会永随一生。
(三)构建“主体—主体”互动,和谐导学关系新型相处形式
在诸多社会关系中,导学关系所具有的简单性和纯朴性的特点,是最有条件实现“生活世界”里的核心理念———纯粹、真实和价值理性。这样的导学关系不是工具理性下的“主体-客体”关系,而是价值理性下的“主体-主体”关系。将研究生看作是独立、发展的个体,认同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倾听研究生的声音,将话语权真正交给研究生,对研究生抱以足够的耐心、包容之心,容许有不同的声音表达,能够极大的避免与缓解导学关系的“紧张化”问题。实现“主体—主体”的导学关系,研究生与导师需要在同一个情境、同一个价值标准和话语体系中进行平等、自由的对话和分享。哈贝马斯认为,平等自由的对话在于主体间的相互接纳和认可。因此,主体间互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形成共同情境,理想沟通情境应是每一个说话和行动主体均可参加讨论,对话的形式与内容由双方共同决定,人人均可质疑提议,尊重彼此的观点,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各抒己见、反复讨论而达成共识。[2]构建“主体—主体”互动,学校需在遵循教育规律,在平衡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把导生比例调整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好教师的工作量,让导师有时间调整自己适应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转变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交往的时间增加,导师在学业和思想上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就业和深造等多方面能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关心,能够直接改善高校导学关系紧张化的情况。
(四)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实现和谐相处
今天,大学已不再是脱离社会系统的象牙塔。有不少教师,科研是硬指标,上课是硬任务,难以投入精力在师生的思想互动上。很多学生,考试要高分,学的知识要能赚钱,没有心思去深入探讨学术问题与价值取向。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使导师对自身利益过度关注,对学生充满了“利用”的味道;使学生对外在学习诱因过度在乎,淡化了对学习本身意义的追求。然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科学获知的一部分”。[5]高校导学关系“功利性的工具价值”不应被过分强调,正确的导学关系应建立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注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并引导,通过沟通互动将知识传授与精神引领在生活世界递进式推进,进而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是構建谐和、健康的导学关系终极目标。基于此,高校可以采取措施疏导导学关系中存在的“功利化”现象。首先高校需要反思校内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定位和社会角色,明晰彼此双方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角色规范,一方面,对教师加强师德教育,对那些因利益驱使而与学生不公平交往的教师进行清理整治。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熏陶和礼义廉耻教育,使学生获悉做事需符合规范,做人需满足人的要求,达到“是其所是”更追求“是其所应是”。其次,提倡师生双方合理、理解、沟通、合作式交往,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相结合,在考察“为人”的同时,考察“做事”,避免师生关系继续扭曲功利化。
参考文献:
[1]李婉秋.导学关系与硕士研究生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徐萍.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视角看高校师生关系的重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5(07):111-116.
[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6]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吴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8]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9]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8.
[10]张敏.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合理性[J].江西社会科学,2014,34(08):44-47.
Reconstruction of Mentorship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
Jiang Zhi-yu1,Wu Qing-hua2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nstitute of Education,Hunan Changsha 410128)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atio of graduate students to tutors in?colleges,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utors and student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This paper takes Habermass core category of communicative behavior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tors and students,and find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sheep herding”、“tension” and“utilitaria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idance and learning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behavior theory, reconstruction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quires the output of speech validity as its interaction premise, the creation of?“life world” as the realistic soil, and the interaction of“subject and subject”as the form of interaction, finally, the unity of the value rationality and the tool ideal realizes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is of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guiding relationshi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Habermas; Communication Behavior Theory; Guiding Relationship; Reconstruction
基金項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人教育中组织学习的引入及教学有效建构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764).
作者简介:1.蒋旨玉,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2.吴庆华,男,湖南凤凰人,博士,长沙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