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王伟宁
摘要:内部控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贸易企业在管理中暴露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流程不完善等弊端,严重制约自身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贸易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贸易企业;解决对策
内部控制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发展水平。贸易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比一般性企业复杂,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是贸易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迎接国际市场挑战、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贸易企业应提升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是当前我国贸易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工作的重心之一。
贸易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佳
从企业管理组织结构方面看,当前贸易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不利于企业内部良好控制环境的形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需要高度的独立性,然而在贸易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结构中,通过在股东大会、董事会、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行程较深的代理关系,企业内部控制部门没有真正脱离各级管理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内控作用的发挥,使其缺乏主导作用,不能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从企业内部控制手段看,前端ERP系统和OA办公系统并没有对当前贸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全流程控制,一定程度上造成员工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度不足,较松散的内控环境最终影响了企业整体内部控制整体效果。
2.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是影响企业内控效果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贸易企业在管理中,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企业管理者往往更追求利润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并没有着重建立与企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同时,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全过程性、全员性,但由于贸易企业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员工缺乏自我约束,内部控制手段适应性较差,难以有效落实。此外,贸易企业还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仍旧处于具有滞后性的事后监督中,只有在通过财务审计和内控审计后,才能解决早前发现的问题。然而,事实上事后监督仍旧难以弥补对企业已造成的损失。
3.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外贸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其需要面临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所涉及的业务经营环节非常多,并且牵涉面广,极大增加内控难度的同时也使企业发展面临更多风险。然而,当前贸易企业在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较为薄弱。贸易企业面临着信用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外贸风险,管理者需要具有更强的风险防范意识,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才能有效降低外贸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缺乏在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方面的投入,导致贸易企业在风险控制点的把控上准确率不高,有效性较差,从而造成风险评估能力较弱。并且在风险防范机制中,很多企业并没有提前制定风险应急预案,不能对风险快速做出反应,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
4.企业内控审批环节不够严谨
贸易企业对外交易程序审批环节是内部控制活动的重点环节之一,外贸业务具有种类多、交易过程长、涉及部门多、风险大、程序繁琐等特点,其中所需要的授权审批环节较多,而企业内控审批环节不严谨是外贸企业的一大内控问题,审批程序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少部分企业存在管理者更改审批流程,层层下压使其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失去效力,贸易审批程序不合理。
加强贸易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1.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贸易企业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从而有效评价组织控制能力,及时揭露企业管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提高组织管理目标实现的经济性和高效性;其次,构建完善的内部组织管理结构,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充分保证其独立性;再次,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健全企业培训、绩效考核等人事活动和程序,从而提高全体员工内部控制意识及能力;最后,培育和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企业价值观与管理理念进行全员宣传推广,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环境,促使企业员工自觉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内控有效性。
2.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提高贸易企业管理水平、内控工作制度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基础。贸易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从内部控制实际要求出发,建立各项制度,包括重大经济事项审批制度、客户信用评审及授信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等,为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提供制度依据。此外,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需要着重加强内控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业务流程全过程及各个管理环节进行监督控制,并将相关内部监督管理内容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中,以保证内控监督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加强内外部审计,在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审计,对企业内控活动实施全面、客觀的评价,及时纠正其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3.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明确风险控制点。贸易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风险,确定风险控制点,针对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外贸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等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变化、贸易国家关税调整、贸易地区法律法规变化、国内外竞争对手发展情况等,进行风险项目的调查分类,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例如面临“惩罚性”关税的问题时,外贸企业须充分与外商和客户沟通,必要时采取补充协议、三方协议等方式进行风险控制和必要约束,及时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最后,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对于难以避免的风险,企业应当做好风险预案,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例如在合同管理制度中,企业首先需要对外贸企业整体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选择合理的收款方式和贸易往来度量,在合同制定中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对贸易影响,提高合同的全面性、规范性、合理性,降低合同风险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4.完善业务流程
贸易企业应通过ERP系统完善业务流程,从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首先,保证ERP系统的前端性,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严格规范内部人员系统使用权限,定期加强系统升级维护等,保证系统运行顺畅;其次,提高员工对ERP系统的应用能力;最后,完善业务流程,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在ERP系统中,贸易企业各部门人员可实现顺畅的沟通,从而加强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联系,使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有效结合,同时,企业内部控制人员通过ERP系统对业务流程进行全过程控制,可以对企业重大经济事项的审批流程、合同内控流程、资金预算管理流程、费用报销审核流程等各方面实施有效的监督控制。ERP系统自身不具有内部控制体系,但企业内部控制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管理控制功能,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总结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各行业领域进出口贸易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贸易企业内部控制是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赵安川.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14):169.
[2]赵洁玮.基于有效内部控制视角的强化外贸企业风险管理措施[J].财会学习,2019(06):4-6.
[3]宋昱瑶.贸易企业财务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19(06):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