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共存之道 沃自然之壤

    武思倩

    “江烟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鱼。”这幅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触动心弦,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存之道——敬畏自然,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然,从而求得和谐发展,持久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仍在耳畔回响。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也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过去十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长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使得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江若无鱼,何以渔?竭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休渔禁渔,让长江休养生息,恰逢其時。短短十年,对成千上万年奔流不息的长江来说不过弹指间,但用好接下来的十年,也许可以换来长江的新生。十年禁渔,让长江得以喘息,是对长江负责,是对长江沿岸的人民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这也正揭示了唯有敬畏自然,方可在与自然共存中求发展。

    但是,当今社会,依然有一些人无视共存之道,只知道一味地向自然索取,使大自然遭到了严重破坏。广袤的亚马孙河热带雨林中蕴藏着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缺的热带雨林资源。然而时至今日,亚马孙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风光已一去不复返了。自20世纪70年代始,毁林风潮从边缘地带逐渐深入,造成热带雨林的锐减。目前,留在巴西大西洋沿岸一带的森林面积,仅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代的2%。热带雨林面积减少,会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加速全球变暖。如果人类继续无止境地消耗自然资源,必定会踏上漫长的赎罪之路。

    种植业方面,非洲东部的非洲之角正遭遇严重蝗虫灾害,人类正承担着自己施加在大自然身上的罪孽。这场70年来最严重的蝗虫之灾,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东非地区原本有超过2000万人因干旱、洪水等灾害面临粮食危机,蝗灾将使情况更加恶化。养殖业方面,新冠肺炎给养殖业带来的次生冲击不容忽略,而沙特、丹麦、越南等国均发生了禽流感疫情,正是由于人类破坏了与自然的共存之道,打破了自然的平衡,才招致了自然的报复。

    人类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自然滴滴苦涩的泪水,正是在警示人们:自然对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在她的庇护下才得以生存。所以我们要恪守共存之道,在和谐中寻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