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传统文化中农业气象学术资源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曹宁 范伶俐 薛宇峰

    摘 要:“大思政”背景下,在高等学校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是当前多元化、信息化时代加强大学生德育的迫切需求。该文以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本科专业课应用气象学课堂教学为例,围绕古文诗词中的农业气象话题,通过课堂互动、撰写小论文、开放式考核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中国古典文化中科学精神的探索热情,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农业气象;课程思政;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7-0155-04

    To Foster College Students′ Confidence in Chinese Culture by Exploring Academic Resources of Agrometeorology in Traditional Culture

    CAO Ning et al.

    (College of Ocean and Meteorology/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Marine Meteorology (SIMM),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China)

    Abstract: At the background of “Bi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o foster college students′ confidence in Chinese culture is one of the urgent affairs of strengthening the values education in the current era.Basing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Applied Meteorology” of atmospheric science major i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ocusing on the topic of “Agrometeorology 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by perform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essay writing, open examination, etc., students′ interest in study and exploration enthusiasm of scientific spiri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stimulated, and their cultural confidence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Key words: Confidence in Chinese culture; Agrometeorology; Values education by curriculum; Traditional culture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最基础、最深厚的自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构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高等学校肩负大学生教育和管理职责,在构建文化自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构建文化自信,要注意它的“一体两面”。一方面,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的问题,这是历史的一面,也是更常被人提到的一面;另一方面,则是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问题,可称为“现实的一面”。这是往往会被人忽略的一面。我们所倡导的文化自信,就包括了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对外来意识形态的本土化吸收和创新。很显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需要坚持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实现。

    1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方面,在全面信息化时代,各种资讯铺天盖地而来,大学生接收到纷繁芜杂的各类信息,由于思想观念尚未完全定型,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所带倾向性观点的影响。而大学生群体中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社会背景的差异,导致学生本身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对同一个信息,不同的学生可能给出不同的解读。信息化、多元化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对人们获得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再创造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时代的趋势,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包容心。同时,也要警惕,多元化、信息化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既产生积极影响,也带来了现实挑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热衷网络学习和社交,对社会流行文化关注较多,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不深[2]。作为高校,在当前以中国为首的全球化和以美国为首的逆全球化相互拉力的国际形势下,应当把握良机,积极作为,占领舆论高地,以高姿态、高水准、高强度开展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结合学校的特色,探索出一条高品质、高效率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另一方面,在大思政背景下,社会各界逐渐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想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必须构建出良好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在教学内容优化方面,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核心要进行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之外,大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也要践行大思政理念,积极探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元素,把教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課程思政”协同发展,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时,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的现实需求,高校育人必须在保守与创新的文化选择中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在求同存异的文化选择中持续增强文化自信,在借鉴与超越的文化选择中最终实现文化自强[3]。

    综上,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培养道德、激发爱国热情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密切相关,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2 教学改革想法的由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艺术、文学、哲学等人文资源,也包括数学、天文学、农学、医学等浩如烟海的学术资源。然而,在西学东渐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术资源已经淹没在铺天盖地的现代信息里面,不为人们所留意。然亦有前辈学者利用这些传统的学术资源,拨开历史的迷雾,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科学研究道路。其中,在气候学界最为知名的,当属竺可桢先生那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4]。竺先生以其学贯中西的高瞻远瞩和40余年的不断积累,开创了中华传统学术资源现代应用的先河[5]。

    秉承着竺可桢先生的精神,之所以考虑在应用气象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文化自信培育,亦是受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立广教授的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启发。孙立广教授是国际知名的极地科学家,首创“企鹅考古法”,通过研究南极的企鹅粪土,破译留存在鸟兽粪中的生态信息,开拓了“全新世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孙教授自称“拓荒者”,在南极、北极、南海岛屿留下串串足迹,亦通过“生花妙笔”(季羡林评价[6])记录沿途种种,留下诗篇无数。《地球科学概论》是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每年有280多名学生选修这门公选课,并撰写了“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小论文。在这些学生作业中编选几十篇结集成《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于2013年正式出版,获得较大反响,“诗有见地,词中存理”[7],很好地展示了中国科大学生“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传统风格。孙先生的《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无疑是一个完美的标杆。如果能够凭借这个标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稍加践行孙先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和科研的激情,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选择应用气象学课程作为本次教学改革的对象,其原因在于该课程核心内容是农业气象,从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入手,主要介绍农业气象要素(光、热、水、气)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气象条件调控技术以及农业气象模式建立的基本方法。中国自文明诞生之后,直到近代,都是以农立国,“重农抑商”“民以食为天”的认识根深蒂固。除了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农业产出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气象和气候条件了。因此,农业文明自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天气变化与农业的规律,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农业与气候的资料,包括甲骨文、物候记载、地方志、农书、农谚等,直至近代以来的气象观测记录。农业气象是物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物候学历史悠久、资料丰富,是研究古气候、古农业的宝藏。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的《诗经·幽风·七月》,其后的《夏小正》《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等,则已经按月记载全年的物候历了。古代物候记录卷帙浩繁、不一而足,这为学生自主探索“古文诗词中的农业气象”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素材库,确保了本次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围绕“古文诗词中的农业气象”话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农业和气候有关的学术资源,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基础科学的方法论的引导,亦可使学生对我国科学发展史有更客观的认识,对中国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应用价值有更深刻的认知,从而培育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传统文化中的学术资源的自信,对中国现代和未来科学发展的自信。

    3 教学改革过程与方法

    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2015、2016级本科生适用的培养方案,应用气象学在第6学期开设,理论课24学时,未安排实验学时,共3(2015级)、4(2016级)个教学班。在课程安排上,每周4学时,共进行6周的理论授课。总体上来说,大三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系统性的专业课程,比如天气学、大气物理学、气候学等前修课程,有了较为丰富的大气科学专业知识积累,从而学习农业气象学就相对比较轻松。正是在这样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下,才得以尝试将“古文诗词中的农业气象”这个话题在授课过程中展开,利用课堂即时互动、撰写小论文、开放式考核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乐趣,从而更好地掌握农业气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3.1 发挥绪论课的作用 作为“入门第一课”,绪论课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极为重要,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绪论课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包括专业能力、教学水平、个人仪表和风范等[8];而从学生角度来说,绪论课也是学生最先接触的部分,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课程有个整体的认识,了解课程背景、课程内容、重点难点、考核要求等,是真正的“入门第一课”。

    在绪论课上,安排较多时间与学生进行问答式交流,交流话题主要包括:来自哪里?了解哪些农事?有没有听过农谚?是否认识农作物?是否参与过农业生产活动?当地有哪些农业灾害?是否了解一些灾害防御技术或方法?等等。这个环节是开放式的,吸引了不少学生主动交流,有的学生来自农村,从小参与农活,对播种、插秧、施肥、灌溉、收割等都有过全程参与,娓娓道来,仿佛带领大家走过田间地头,看到那一片片黄澄澄的稻谷,置身在那潺潺流水、鸟语花香的乡间美景中;也有许多学生来自农村,但是基本未参与过农活,毕竟农业现代化在许多地区已经瓦解了小农经济,父母辈都已经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参与其他的社会生产,不过这些学生依然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来自城市的学生,有些对自然感兴趣,通过自己博览群书以及在自然中探索等,也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农业作物的知识;也有学生不认识农作物,只从书本上见过,更不知道农业生产过程等等,不一而足。学生中广东本地人居多,所谈多是水稻、甘蔗、柑橘、荔枝等岭南作物的种植,少数北方学生则介绍了冬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的种植,吸引了许多同学的兴趣。就农业灾害来说,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台风、洪涝、冰雹等在对广东影响较为频繁的气象灾害,而且得益于学生的先修专业课程,大家在介绍自己的经历或者了解的情况的时候,都不是浮于表面,而是结合了自己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阐释了灾害发生的背景、造成的危害、防范的措施等。关于农谚,大部分同学都所知不多,毕竟现在天气预报已经深入生产和生活,不再需要农谚来指导农业生产。农谚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多用地方方言世代口头流传,几乎不能听懂,只能通过学生的解释,知道是什么意思。有學生提到“三水农谚”,据说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所以比较明白清楚,譬如“初三十八,高低尽刮”“立秋水入涌,浸到白露穷”“立秋有雨秋秋有,立秋无雨晒秧头”“东闪雨重重,西闪太阳红,南闪北江涨,北闪好南风”“高田插处暑,低田插白露”等等。有些则完全听不懂了,不过听着很有意思,解释也颇有道理。

    通过这种形式的互动,使课堂氛围轻松起来,学生们兴致盎然,对广东省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对多雾的四川盆地、对广袤的晋冀鲁豫平原、对江南的水乡、对美丽的新疆等多了一些了解。我国地广,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巨大,所以各地的农业及其气象条件也差异巨大。绪论课的开放式交流让学生们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并对我国农业气象的地区差异性有所认知,从而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更有针对性。

    3.2 “互动性、探索性”教学 在上课的过程中,将农业气象学的核心内容用农谚、古典诗词等串联起来,以开放式讨论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设标准答案,注重辩证思维,开展启发式、探索性教学,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挖掘这些农谚、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科学价值。

    比如,在讲到“温度与作物生长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时,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作为引子,让学生们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科学意义。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2句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有的学生从太阳光的角度,推测可能大林寺的桃花在山阴面,晒不到太阳,所以开放较迟;也有学生说山上土壤不如平地上肥沃,导致开花延迟;更多学生则认为是山上和平地温度差异造成的桃花花期延迟,甚至有学生进行了大致的测算:假设大林寺的海拔1000m,根据每升高100m降温0.6℃来计算的话,大林寺的温度比平地(诗中的“人间”)低6℃,因此桃花开放的日期要比山下推迟30d左右。

    在讲到低温冷害时,引出“冬雪如浇,春雪如刀”“冬雪是宝,春雪是草”“腊雪是被,春雪是鬼”“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等农谚,请学生分析一下冬雪、春雪可能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有学生说冬雪的低温环境是越冬作物进行春化作用必须的条件,且低温能杀死土壤中的虫卵、杂草种子等,所以说“瑞雪兆丰年”;有的学生提到冬雪为越冬的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所以宝贵,但是春雪却会将越冬后返青的农作物冻坏,因此是灾;有学生争辩说春雪也提供了很多水分给农作物,表示不能理解;又有学生解释说,越冬作物刚刚返青就被冻坏,这个水分也没用了,并提到“春雨贵如油”进行对比,所以春雪是灾,春雨是宝;还有学生提到春雪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比如惊蛰时期的春雪会把刚刚开始活动的幼虫、虫卵等杀死,使整年的作物免于虫灾等等。各种观点交锋,精彩纷呈。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发现,学生们对这些诗句、农谚的接受度比较高,比较愿意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思考,而且没有学院派定式思维的束缚,想法多样,角度独特,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启发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同时,学生们也能从这些我们熟知的诗词、谚语中发掘出重要的关于农业气象的学术资源和科学精神,领会到我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

    3.3 自选题小论文 在课程进展到一半的时候,笔者发布了一些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的话题,比如:“农业与温度”“农业与太阳”“农业与水分”“农业的地区差异”“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生产技术”等。然后,要求学生每人从中选择一个话题,利用课后时间从“古典诗词”中进行调研,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调研报告(也就是小论文),围绕话题,选择一些自己调研到的诗、词、句、谚等,从中挖掘关于农业气象的学术价值,并进行现代农业气象的科学阐释。在学期结束的时候,除了个别学生需要催收之外,其他学生都按时提交了调研报告。笔者对学生的小论文均重视,每一份都认真阅读,并进行了批改。经过统计,大约有40%的学生,小论文质量较好,资料丰富、逻辑清晰、解释明白;约有30%的学生小论文符合要求,但是调研略显不足;还有20%的学生比较应付,把课堂讨论的内容总结一下,没有增加新的调研;另外10%的学生从网上诗词赏析页面大量摘抄复制,应付了事,没有自己的见解。其实,这也在意料之中,总体的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从学生的小论文中,确实看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够坚持自主调研、独立思考,将“古典诗词中的农业气象”与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发掘其学术价值和科学精神。

    3.4 开放式考核 在期末考试中设置了一个关于古典诗词的开放式的题目,虽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可在此陈述一下。题目如下:“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这时江南秧苗初插、作物新种,华南地区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个时候,古人当然要抓住春天的尾巴,畅情春游,《论语》中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试以“谷雨”为题,作七言绝句以咏之。”设置此题目的初衷,倒也不是为难学生,而是检验一下一学期以来围绕“古典诗词中的农业气象”话题开展的文化自信培育教学改革探索的成效。当然,不管学生能否寫出“七言绝句”,此题基本都能得到一定的分数。比较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学生真的用心去完成了这个题目,虽然有些存在不论平仄、不和韵脚、不符对仗的问题,但都给了满分。有学生还在考试后把自己写的诗发布在朋友圈,收获许多好评。

    4 结语

    基于让文化自信走进大气科学专业课应用气象学课堂教学的尝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小小路径,或许在高等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有些参考价值。本文所阐释的文化自信教育培育虽然只是一个教学改革探索的个例,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术资源其实相当丰富,涉及的学科门类也是非常齐全,相信本案例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广东海洋大学自2017年新增应用气象专业以来,大气科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已有所调整,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参照应用气象学专业国家质量标准要求,辅以行业人才需求调研,组建包括行业专家在内的专业建设小组,以“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善创新,广视野、勤创业”为目标,组织制订了应用气象学人才培养方案[9]。在新版培养方案中,原应用气象学课程已不再作为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而是重新增加了农业气象学作为应用气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56个理论学时和7d的农业气象学课程实习。相比于原课程,理论课时量大大增加,并且完善了实践环节,对于充分开展农业气象学的教学工作和教改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亦可通过更充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对农业气象的理论、方法、应用等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EB/OL].[2019-06-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6393038389981084&wfr=spider&for=pc.

    [2]贾瑞琴.自媒体背景下“95后”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新西部,2020(08):153-154.

    [3]欧小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7(12):22-27.

    [4]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01):15-38.

    [5]徐飞,江增辉.中华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价值——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谈起[J].学术界,2012(10):116-122,286.

    [6]孙立广.南极100天[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序言1.

    [7]缪鑫.诗有见地,词中存理——品读《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J].地理教学,2015(04):1.

    [8]杨卓娟,杨晓东.关于高校绪论教学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39-41.

    [9]胡毅,李萍,杨建功,等.应用气象学(第二版)[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5.

    [10]张光亚,范伶俐,徐峰,等.国内高校应用气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6,36(02):85-9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