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章前课引领单元主题教学
李晓琴 李含进
[摘? 要] 章前课在一章的教学中处于“先行组织者”地位,可以有效引领学生对整个章节的学习. 通过章前课的教学,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地位、新知识学习方向的把握,深刻理解本章学习的方法和思想,从而构建学生新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 章前课;课堂效率;学习方向;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章前课,很多时候老师基本跳过或者不把它当成一节课来上,或者很少有教案方面的指导. 但是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数学方法的运用、类比思想的迁移、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整体数学观的感知,所以一节好的数学章前课,对于数学教学和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要.
章前课在一章的教学中处于“先行组织者”地位,对于学生而言是整个章节的引领和导学. 章前课,是对章节内容的总体概括和起始,使学生能够理解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研究方向和基本思路,更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了章前课后懂得去思考如何学习本章内容,使得学习成为一种主动探索的需要;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避免学习的盲目性,能区分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加强新知识与已有知识间的联系,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知识”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能够增强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那些类似的知识间的可辨别性,防止知识之间的相互干扰.
章前课对于教师而言,就像一个夜航人的灯塔,指引着我们教学的方向,使得教学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的尺度和前后知识的联系渗透,更能让教者从学习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上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简单的孤立,而是放置于数学知识体系中去学习每一节数学课,让其站在一定高度去理解数学,最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导读的最终目的不是要通过导读传递知识技能,而是要通过导读明白:“为什么要学这一章?怎么去学这一章?学习这一章的价值在哪里?”
为什么要上章前课?
提高课堂效率,打开学生思维.
一节好的课,总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数学这种特别抽象的知识,作为老师特别要注意不能让知识平白无故“空投”给学生,一定要寻找知识间内在的联系,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此为出发点认真准备章前课. 作为“起始”,要有“交代问题背景、引入基本概念、构建研究蓝图”的大气,学生在一开始就了解这些,在后续教学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章前课后,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学法、数学思想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自主探索,游刃有余,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方法. 学生有了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控,学习的时候方向和方法特别明确,就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老师通过章前课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并把这种思维引导渗透到每节课的细节中,加强每堂课思维练习的力度,能让每节课都蹦出思维的火花,最后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使数学思维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分式”的章前课,笔者具体谈一下章前课如何构思、如何准备以及如何教学.
研读教材,确立地位
确定地位就是解决为什么要学“分式”这一内容,分式的学习是在学习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因式分解后,学生此时对于分式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之前我们学的有理数、整式、因式分解运算为分式相关四则运算做了准备,也学习了整式方程的知识,为分式方程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要继续学习数学,有一些内容已经无法用已有知识去解释和解决,故而学习分式也是必然趋势. 而分式的学习也是为以后学习反比例函数做准备. 反比例函数的右边是一个分式,所以我们需要分式作为储备知识. 初三学习的图形相似,相似三角形中边的比例关系,也需要分式知识,所以学习分式有其必要性.
导读中第一个例子是一个长方形,作为教师可以从中获取什么信息,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呢?
“一个长方形,已知面积是2 m2,宽是a m,长如何表示?”
我们可以得到代数式. 这个式子显然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式,就提出了问题,这个式子的名字叫什么?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这个式子?这就说明,我们在解决几何问题中,需要先研究这类类似分数的式子. 第一,作为一个式子,应该模仿学习整式的方式,可以研究它的加减乘除和方程. 第二,这个式子又类似于分数,我们在研究它的运算时是不是可以借鉴分数的运算来研究,但是它又有自己的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很多时候不同之处是新知识和旧知识学习方式的区别之处.
导读中的第二个范例:京沪铁路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全长1462 km,是我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
如果货车的速度为a km/h,客车的速度是货车的2倍,那么:
(1)货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少时间?
(2)客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少时间?
(3)已知从北京到上海的客车比货车少用6 h,你能用方程描述其中的数量关系吗?
这个问题的提出,不仅出现了新的式子,也出现了新的方程,说明了学习分式的必要性. 因为这个问题中出现了分式,不研究分式已经不能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了. 也说明了怎么去学习分式,要类比分数和方程的学习方法,学习分式的价值在于可以解决原来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
章前课的学习,是为了让学习者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遇到一个新事物,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这个式子的名称叫什么?怎么给予它比较完善的定义?我们需要去探索这个新事物的哪些方面?分式的章前课,就让学生感受到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了,就有了学习分式的需要,所以这个时候开始学习分式是有必然性和必要性的.
从已学知识出发,把握新知识
学习的方向
可以先让学生回顾我们学习分数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的,比如我们在学习分数运算的时候以学习分数的性质为前提,再学习分数的加减,分数的乘除. 所以同学们可以预见在学习分式的时候,先要学习分式的性质,然后再学习分式的加减乘除,这样对于新知识就会有一个求知的渴望和兴趣.
分式和整式肯定是两个并列的代数式,同学们也可以从整式的学习中想到学习分式还有分式的方程,所以这章还有分式方程需要研究.
这样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的,使得学习可以借鉴已有经驗,又有学习新知的兴趣.
观察章前导读,理解本章学习
的方法和思想
那么分式的性质应该如何去研究呢?我们可以借鉴分数的性质. 分数的性质是“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那么分式的性质也可以先从研究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分式的大小是不是改变开始,然后因为初中数学的数扩展到了字母,所以还要研究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整式的情况,同时,要考虑这个整式是不是需要非0.
分式加减的时候,我们可以类比分数,同分母分式加减时,可以学习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也要先通分,再加减,通分的时候,用到了分式的性质. 分式相乘,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相同的因式进行约分;分式除法类似分数除法,先转化成乘法,再相乘. 所以我们借鉴前面分数的一些知识,用原来的经验和方法来学习分式的时候会事半功倍,但是也要寻找不同知识的区别,这样不仅能够辨别两个知识,还能更好地掌握新知.
这是一种类比学习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新知识,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也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开了一条更加广阔的道路.
章前课,一章的开头课,具有引领作用. 所以作为教师,上好章前课,不仅要研读本章内容,还要熟悉整套中学数学教材,知道该章节在中学数学教材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才能做更好的引领,也会给学习下一章内容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