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关系 合理猜读 多维解析

    吴丹丹

    

    

    

    【摘 ? 要】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古典名著”单元。这一单元对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人物关系图、联系上下文猜读、进行多视角解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名著,扫清阅读障碍,品味人物形象,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古典名著;人物关系图;上下文猜读;多视角解析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古典名著”单元。在教材中引入我国的古典小说名著,原因无非三点: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二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三是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师面对这一类课文时,往往会从“小说”的视角出发,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关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体会作品中人物的特点。从学习一篇特定文章的角度来说,这样教学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以一个单元的视角,从学习一种类型文章的视角来看,无疑是有些狭隘了。放眼整个小学阶段,只有这一个“古典名著”单元,这几篇文章对小学生的文学探索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这个单元是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名著的一个窗口,也是激发学生阅读此类文学作品兴趣的“助推器”。带领学生揭开中国古典名著的面纱,其角度和方法很有可能决定他们能否与这些经典小说产生“眼缘”,进而爱上它们。那么,该如何着手呢?

    一、制作人物关系图,让关系从复杂走向简明

    面对教材中的四篇课文,不少教师会把教学目标集中在感悟人物形象上。诚然,无论是《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还是《景阳冈》中的武松、《猴王出世》中的孙悟空,抑或是《红楼春趣》中的宝玉,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带领学生从文字中体味这些人物的个性特点,的确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如果从学生的真实阅读需求出发,在学生刚接触文本时,品味人物形象特点并不是最重要的。从整本书的视角定位人物,梳理人物关系,可能才是最迫切的。

    以《红楼春趣》为例,一篇短短800字左右的文章,各类人物多达十几个,有姓氏的便有12位。这些人物是大观园复杂人际关系的缩影,但对初次阅读《红楼梦》的学生来说,如此多的小姐、丫鬟、老婆子会让他们陷入一团乱麻之中。所以,笔者建议在初读课文时,要给学生介绍文章中主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鸟瞰”文本,整体把握文本。制作人物关系图是一个较为简单明了的方法(如下图)。

    将文章中那些让学生头晕的公子、小姐放入人物关系图中,学生立刻就能明白,原来他们都是亲戚关系,是一家人,住在一个大宅院里。在观察人物关系图时,学生还能发现,除了宝玉之外,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女性。这一发现很自然地揭示了《红楼梦》这本书的一大特点——一本展现女性美的史诗。此时,教师可以及时补充,关系图上的人物的年龄大概为十三四岁,比五年级学生只大一两岁。这样的介绍会一下子拉近学生和这本书的距离,同时也为他们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做了铺垫。

    同样,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前,教师也有必要给学生介绍三国鼎立的格局,以及课文中人物所属的阵营。关系图可以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故事的背景,形成整体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情节和人物(如下图)。

    虽然《景阳冈》和《猴王出世》人物关系不复杂,但教学并不能止于教材。适时地引导学生建立《水浒传》和《西游记》的人物网,也可以为他们的整本书阅读奠定基础。

    人物关系图是一个有效的阅读工具,学生在阅读大部分古典名著时都可以使用。古典名著通常人物角色众多,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纷繁的人物关系常常让读者顾后忘前。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书籍或网络上找到名著的相关人物关系图,作为阅读时查找和定位人物的“助手”,为他们阅读古典名著降低难度。

    二、联系上下文猜读,让阅读从磕绊走向通畅

    读经典名著,学生遇到的拦路虎相对较多——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不习惯的言语方式,都会让他们望而却步。面对教材中的古典名著,如果对陌生词语的学习只建立在单纯地理解意思上,意义就不大了。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传递一种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和心态。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猜一猜,如联系上下文猜,联系生活情境猜。实在猜不出来就跳过去,不用太在意每个词或每句话的意思。

    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籆子来。

    这是《红楼春趣》里的一段,其中“搬高墩”“捆剪子股儿”“拨起篗子”这几个词语非常陌生,一般读者不查资料是没法知道它们的准确意思的。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通过联系上下文能知道这三个词都跟放风筝有关,这就足够了。这些词具体指什么,其实没必要弄清楚,对阅读基本没有影响。

    另外,有一些生词在后文会反复出现。例如,“篗子”这个词语在课文后面就出现了多次。

    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籆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一个陌生的词反复出现,就在不停地缩小读者猜测的范围。学生很快就能猜到,籆子其实就是绕风筝线的轱辘。这也告诉了学生,遇到陌生词汇不用担心,继续往后读也许自然就明白了。

    对于初次阅读古典名著作品的小学生而言,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也是未嘗不可的。

    三、进行多视角解析,让人物从平面走向立体

    五年级学生还只是十岁出头的孩子。他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仍然喜欢用“好人”“坏人”来判断人物。但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们反映了普遍人性,揭示了人生的真谛。所以,通过“古典名著”单元的学习,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建立一种阅读思维:越是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越是要用多元和发展的眼光来品味欣赏,因为他们都是作者创作出来的个性鲜明、真实而复杂的“人”。

    (一)多元视角

    小学生对社会、人生还缺乏理性的认识,这使得他们读完名著后,会习惯用标签来定义人物:武松勇猛无比,孙悟空神通广大,诸葛亮神机妙算……如何将学生认知里这种平面的、静态的、标签式的人变为立体的、动态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体味人物形象。

    以《景阳冈》一文为例,通过阅读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武松的武艺高强和勇猛无比。课堂不应止步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上冈前的武松。学生不难发现这位英雄的另一面:鲁莽多疑,不听劝告和要面子。这样的人还算得上是英雄吗?当这样的问题抛在学生面前,必然会引发他们的深度思考。在交流和争辩中,学生逐渐明晰,武松武艺高强,急侠好义却又时常鲁莽自负,还带点江湖游民习气,但这才是人物形象塑造最真实、最成功的地方——英雄因优点而可敬,因缺点而可爱。《水浒传》里的这些英雄人物正是因为自己的不完美而让读者津津乐道。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学生非常熟悉,他有火眼金睛,能七十二变,神通广大。但学生之所以喜欢他,其实并不是单纯因为他有神力,而是因为他具有鲜活生动的人性(还有猴性)。从《猴王出世》这篇文章中就能很鲜明地看出孙悟空是“猴”“人”“神”的合体。这篇课文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品味人物形象的最佳文本。

    (二)发展视角

    经典作品中的人物不仅是立体的,也是动态的。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形象会更加丰富。《红楼春趣》一课中,宝玉因为不会放风筝而发脾气,让学生看到了一个孩子气的宝玉。之后,教者再把原著这一章回中与放风筝相关的内容和学生分享。在这一部分内容中,宝玉为了不让黛玉的风筝孤单,将自己的风筝线也铰断,让两个风筝“做伴”去了。学生读完之后,都说宝玉善良,会体贴关心人,善解人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随着阅读的延伸,人物的形象会越来越丰满,对人物的认识也会变化。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讀经典》中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所以,在不同年龄阶段,带着不同的经历和背景去阅读经典,对人物的感受也会发生改变。教师在适当的时机中,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经典名著是值得一读再读的。

    (三)历史视角

    不少经典名著是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既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又吸收了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还加入了作者的艺术创作。宏大的结构,纷繁的事件,传神的人物,很容易让读者混淆文学作品和历史真相。学生常常被课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以至于认为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此时,如果教师生硬地告诉学生,这些人物故事不全是真实的,不仅不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思维,反而容易破坏他们的阅读兴致。相反,如果加以巧妙正确的引导,则可以让学生把对人物的兴趣迁移到阅读上来。

    以诸葛亮这个人物为例,在《草船借箭》中,学生感受到了他的智慧沉稳、神机妙算。借助学生对人物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继续读《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三顾茅庐》《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空城记》等等,去认识这个《三国演义》中最光辉的人物形象。接下来,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诸葛亮传》,通过对比阅读,发现接近正史的诸葛亮和小说中的诸葛亮在形象上的异同。同样,《三国演义》中的白脸曹操也是深入人心,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初印象去读易中天的《品三国》或是余秋雨的《丛林边的那一家》,他们会在对比和思考中逐渐分辨艺术形象和历史人物的区别。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