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高中生的生命困顿

    【摘要】高中阶段的生命教育重在引领高中生探索生命的价值。要通过分年级的目标设定,看到高中生生命关系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生命的价值;要看到高中生管理经营自己生命的能力,挖掘自我教育的资源,创造生命的价值;在面对学生的生命困顿时,要积极从容面对,协助青少年走出生命的困顿,尊重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生;生命教育;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0-0021-02

    【作者简介】张燕,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南京,210008)教师,一级教师,南京市德育学科带头人。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因此,成长的有限性与探索的无限性产生了各种矛盾,亟须生命教育的引导,协助他们看清自己的生命世界,探索自己的生命价值。

一、看到高中生生命关系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从高一的懵懂、高二的矛盾到高三的“成熟”,整个过程充盈着生命的变化与发展,因此,高中生命教育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生命教育,协助学生面对不同发展时期的生命命题。“关系”与“发展”是高中生命教育的两大核心话题,伴随高中生三年的发展。

    “生命影响生命”是青少年生命成长中的核心,教师、家长、学生必须建立真正的关系,才能支持生命、保护生命、助推生命。高中阶段的“关系”变得比小学、初中更为重要,因为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高中生对于同伴关系的需求变大,期待得到更多同伴的认可与评价,因此,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会衍生出很多矛盾和纠葛。同时,这个时期的小“大人”们与家长、老师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微妙,他们一方面向成人宣告自己的成熟,挑战成人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成人来得到生命支持。因此,与父母、老师的关系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生命课题。另外不得不提及的是,高中生已经可以更加独立自主地参与更多社会活动,这提出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处理社会关系中的新问题、新体验。

二、看到高中生管理经营自己生命的能力

    高中生不是弱小的婴儿,更不是易碎的鸡蛋,如何挖掘他们潜能,让他们的生命光彩更充分地绽放,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相信他们已有的能力,赞美他们付出的努力,创造欣赏生命的舞台,从而让年轻的生命获得自信,获得机会,得到丰富的生命体验,提升管理生命的能力。高中生命教育必须启动学生内心的“发动机”,激发他们心灵的力量,挖掘他们自身的资源,让日渐成熟、有担当的高中生更加自主地管理自己的生命。教师要把教育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的成长经验已经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并且他们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美好的生命愿望,那就是成为更好的人,过更幸福的生活。

三、高中生命教育不可忽视高中生的生命困顿

    1.青春期性教育不能缺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的性发育、性观念、性知识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网络传播及开放的性观念是一把“双刃剑”,诱导人们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也导致不少青少年漠视道德、法律、社会舆论。高中阶段开展青春期性教育要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审美、性安全等方面进行引导,并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让高中生享受生命成长带来的惊喜和美好。

    2.直面由“死”观“生”的教育。

    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很多意外发生,如地震、空难、战争等,高中生常常会主动探讨这些话题,分享他们对于生死事件的感受与看法,这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契机。抓住这些社会层面的生死事件进行生命教育,也是间接地对个别遭遇丧失的学生的教育引导。对于高中生來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亲人逝去等生死事件,这些都是对学生必不可少的生命关怀契机。生死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接纳生命的离别,更要让他们不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生命。

    3.加强关于“沉迷”的教育。

    高中生探索世界的方式日益丰富多彩,体验生活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于是家长和教师发现,现在的高中生不仅沉迷于网络,还有各种沉迷现象,如沉迷追星、沉迷游戏、沉迷手机、沉迷小说……这些沉迷会让高中生不务正业,继而在学习上没有成就感、价值感,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言行叛逆、无法沟通。

    因此,在高中生命教育中,需要特别关注“沉迷”的话题,引导学生学会平衡兴趣爱好与生活学习,学会辨别兴趣爱好与不良嗜好,学会自我控制。要找到学生沉迷行为背后真正的生命需求,并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给予恰当补偿,从而逐渐改善沉迷,平衡生活。这种补偿就是对高中生生命缺失的关怀,使其重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关爱自我,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

    随着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增多,家庭亲子交流时间减少,父母渐渐忽视对孩子生活、情感、品德、健康等方面的关注与教育。因此,在高中开展生命教育,学校一定要紧密联系家庭,让教师、父母从对“分数”的关注转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