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气密性及检测技术
目前,中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与之相比,欧洲国家如德国的建筑能耗占比已达40%。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推进,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不断提高,特别是 “被动房”、“近零能耗建筑”的快速发展,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温差传热导致的能耗已经非常低,因建筑气密性所造成的能耗占比就会不断增大,建筑围护结构气密性逐渐成为影响建筑能耗的一个主要因素。
高气密性的建筑不仅有节能效果,而且具有更好的防潮、防火和隔音效果,同时在阻隔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情况下开展有组织通风,可以提供更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因此,建筑气密性也逐渐成为设计单位、施工方和居民关注的话题。
一、国外建筑气密性研究现状
EN13829标准是目前欧洲关于建筑物气密性能的主流检测方法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气压法测试建筑物气密性能的技术指标、检测设备、测试方法及测试报告等内容。同时建筑物气密性檢测工作在欧洲已经开展多年,大多数国家的节能设计标准或节能法规中对建筑物气密性能指标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家对普通建筑物的气密性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德国建筑节能法规中规定,普通自然通风建筑换气次数N50≤3.0 h-1, 机械通风建筑换气次数N50≤1.5 h-1,被动房建筑换气次数N50≤0.6 h-1,并且该气密性指标在未来还会继续提高,德国未来普通自然通风建筑换气次数达到N50≤2.0 h-1,机械通风建筑换气次数达到N50≤1.0 h-1。欧洲典型国家关于低能耗建筑气密性要求见上表。
二、我国建筑气密性研究现状
我国对建筑整体气密性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提高建筑气密性的方法主要是提高建筑外门、外窗的气密性能,达到提高建筑气密性的效果,而忽视了建筑围护结构其他部位气密性水平对建筑整体气密性的影响。下表为上世纪我国典型建筑整体气密性数据。
早期国内关于建筑围护结构气密性的相关标准基本上侧重于单一建筑构件,如外窗、外门等气密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如GB/T 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而建筑气密性方面,前期仅有JGJ/T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及北京地方标准DB11/ T 555-2015《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中对建筑整体气密性有具体要求及相对简单的气密性检测方法,直至2017年,等效IOS9972:2006的GB/T 34010-2017《建筑物气密性测定方法 风扇压力法》标准才正式发布。
随着国内建筑节能标准的提高,特别是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冀地区提出的80%建筑节能标准及被动房和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参考了德国被动房建筑气密性的指标,要求N50≤0.6h-1。
三、气密性检测技术
目前国内外气密性检测技术主要为示踪气体法和风扇压力法(鼓风门法)。
其中示踪气体法是在室内通入适量示踪气体,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示踪气体的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示踪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值,计算空气流量的方法。该方法测试条件及操作流程均较复杂,并不常用。
风扇压力法(鼓风门法)利用一台风机在建筑物内建立相对于户外大气的负压或正压,通过调节风机转速建立理想的差压( 10-100 Pa ),测量风机输送的空气体积流量,它和通过建筑物不密封处漏入的流量相等。该渗透流量即为衡量建筑物气密性的标准。在正负压条件下,以不同压差值进行测量,通过拟合计算最终得出50Pa压差下的体积流量,即为标准中要求的气密性指标。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准确度较高,是目前常用的建筑气密性检测方法。此方法也可用于检测评价外门窗的气密性效果。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标准的逐步提高,超低能耗建筑的快速发展,高气密性势必会成为未来我国高品质建筑的必要条件。而作为评价建筑气密性最终效果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也应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