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担保行业资金池运营的企业资金收益管理分析
摘 要:企业资金收益管理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资金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优化整体管理水平,也有助于提升利润水平。但资金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风险,本文结合担保行业资金池运营实务,提出对资金收益管理的具体要求,并分析企业资金收益管理的主要现状和应对策略,在资金收益管理方法完善、渠道分析和资金安全保障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资金管理;资金收益;资金池
一、资金收益管理重要性
企业对资金的管理既是开展各项业务的必备基础,也是为公司经营发展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资金管理贯彻于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各个阶段,是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统筹管理活动的总称,而资金收益管理则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阶段。
资金收益管理既是方法也是目的,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资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升资金运营收益;另一方面,形成有效的资金管理模式和取得良好的资金运营成果,往往意味着企业在经营管理各方面中取得了较好成绩,资金状况表现优异也正是管理者长期追求的目标。
资金收益管理对于以资金为主要商品的金融领域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对于以资金池运营为重点的企业,资金收益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利润,特别是短期内的可见利润。以A股 “多元金融”板块中的一家泛金融企业公开数据为例:
表中投资收益剔除了权益法核算的长投收益以及相关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收益等,仅包含处置相关金融资产、银行理财、信托产品及债权投资利息等实际取得的收益。从表中可见,资金运营产生的直接收益在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中占比逐年提高,在营业利润中占比甚至超过1/3以上,对企业经营业绩有着重大影响。通过其主业之外的资金运营收益及其权重变化,说明资金管理带来的效益持续发挥重要作用。这也凸显出资金收益管理对企业特别是泛金融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资金收益管理的具体要求
(一)安全性
资金安全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资金的安全性要求包括资金本身安全和使用过程安全,这不仅要求资金管理过程中能够避免本金损失,也要确保资金使用过程合法合规。首先,收益与风险始终是相随相伴的,市场上不存在无风险收益,为获取资金收益需要加强资金安全监管,在合理预期内加强风险控制;其次,资金使用过程应当符合行业政策法规、外部监管要求、内部规章制度,注重资金流向领域、资金投资内容等,国有企业还要符合国资监管的具体要求,如多数国有企业被要求严禁开展证券、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活动。此外,过程安全还包括履行资金使用的各项决策、审批流程等,避免操作风险。
(二)流动性
资金流动性的直接含义是资产变现的能力和速度,具体到资金收益管理的流动性要求中,就是能够在保障生产经营正常开展情况下最大化地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企业资金流动性要求资金能够满足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各项开销,偿还到期的各项债务,以及预防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支付危机等。资金流动性的供给和需求应当基本平衡,特别是在供需总量和时间节点上应当具有较好的契合度。较好的流动性水平,既能够最大化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闲置和浪费,又可以充分应对企业即将发生的资金支付,从而为企业带来最大化收益水平。
(三)兼顾性
资金收益管理一般着眼于短期收益,但应当规划于长远管理,这是兼顾性的基本要求。企业通过资金管理提升收益,往往在短期内会有直观的业绩。但企业更应充分认识到,长远规划对于资金收益的安全性、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一年以上长期性投资能够给资金管理带来较大的产出效应,但长期性资金占用,则需要企业在经营谋划上、甚至战略发展中充分统筹各项工作,以资金收益管理为重点,建立适应企业一段期间内的生产经营安排。
三、资金收益管理现状和风险因素
(一)管理理念落后
实务中,企业对资金收益管理缺乏准确认识和正确理念,表现在一是缺乏科学管理模式,二是管理意识薄弱。一,鲜有企业会针对资金收益管理制定目标或建立绩效考核,资金收益管理几乎是临时性、阶段性、随意性;二,企业缺乏能够调控资金流动性供需平衡的主动管理模式或制度性安排,即使资金富余,也不能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三,经营者缺乏资金收益管理重要性意识,往往是作为“锦上添花”的选项,甚至有因风险承担意愿极小而放弃投资的情形。
(二)信息共享缺失
企业部门之间对经营活动情况缺乏分享,导致企业不能全面、及时地了解公司资金使用状况和流动性。业务部门和资金管理部门对资金的收支缺乏合理有效预测,或者各自形成信息后不能及时共享,无法为资金管理提供有效决策,甚至错失优秀投资标的。企业往往会出现资金不能够有效调动、资金使用安排衔接不上以及潜在流动性风险等。
(三)投资方式单一
企业在資金收益提升上手段过于单一,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仅以定期存款或结构化存款等方式获得利息。对市场产品缺乏了解,资产配置非常不合理,资金收益水平非常有限。
(四)风险管理水平有限
风险管理水平不高通常会出现,要么盲目追逐资金高收益,要么不作为力求本金无损。企业缺乏产品风险识别能力,一方面缺乏防范能力考察,以经验代替客观分析,可能成为资金安全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缺乏实质风险判断,风险容忍意愿极低,放弃合理投资机会。风险管理水平不仅跟公司整体风控能力有关,更与经营者风险意识有关,经营者缺乏风险意识、不能建立适度风险容忍水平,也会对公司资金收益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五)缺少统筹安排
企业通过资金管理提升收益,往往在短期内会有直观的业绩,并且,资金收益管理本身作为经营业绩的补充,一般并不是企业重点关注领域。这些可能会导致企业在追逐资金收益中,只给予阶段性、一次性的事项关注,缺乏长远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建設。不能形成资金长期使用的预测和规划,也不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地为企业带来收益。
四、资金收益管理的对策
(一)资金收益管理方法
(1)完善资金预算模式。资金预算应当超越甚至脱离企业全面预算,建立资金使用独立预算模式,缩短资金预算周期,建立资金头寸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的前瞻性判断,特别是加强资金收支管理,利用预算管理手段,严格落实资金安排并减少资金支出随意性。健全与资金管理的相关制度性安排,例如对流动资产管理、融资管理等,促进流动资产合理有效运营,控制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2)通过部门联动提升流动性水平。加强各部门资金资产等周转情况信息传递,提高部门联动效率,如成立专门的资金动态管理小组,及时共享资金使用和回笼情况。强化执行资金头寸管控模式,使各部门能够及时准确掌握资金状况。
(3)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一方面,随着资金量增加和对周转效率要求的提高,为确保资金高效稳定流动,信息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信息化管理也有利于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和大数据管理,有利于逐步开展对资金效率、资金风险和资金使用概率等诸多方面的监控、评估和预测。
(4)完善考核激励方法。资金收益与风险并存,资金收益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风险和责任,建立合适的考核激励制度,不仅能够提升资金收益管理部门积极性,也能够避免收益风险下的权责不分。切实提高管理工作主动性,并有效保护资金管理人员利益,稳定资金收益管理模式。
(5)加强收益成本计量。企业内部各项投资及主业涉及的资金使用,应当细化资金使用的收益成本计量,一是建立公司层面的收益成本计量,二是建立各部门、责任中心的收益成本计量,三是建立具体投资项目的收益成本计量,确保企业有效准确掌控资金利用效率。这也有利于强化资金成本意识,提高企业内部的责任主体意识。
(6)开展资金集中管理。集团性企业往往建立企业内部银行模式或类似的资金管理中心,达到对资金使用的统筹运作。集团公司或资金池企业可以发挥资金纽带作用,统一运作和调剂,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并建立与之配套的成本、责任、考核等相关制度。
(二)资金收益提升渠道
(1)专项资管计划。资管计划是很多A股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的主要构成,广义上也包括信托计划。资管计划包括多种固收产品或权益性收益产品,可选内容丰富且产品具备一定的风险管控能力,但在期限上限制较多,企业应当充分规划资金用途。此外,资管产品在形式上不仅能自主发起设立,也可以参与其他合适产品。目前,监管部门对资管产品监管逐步收紧,这也有利于资管行业健康发展,有利于资金收益管理的风险控制。
(2)理财配置。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参与理财认购是最直接方式,内容丰富,期限灵活,有利于企业流动性管理。也可直接参与货币基金这类风险较小产品。但收益水平比较有限,无法作为主要方式,但作为资金收益管理重要补充手段,与多种方式综合运营能够显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LP投资。企业特别是资金池企业的资金使用往往受到监管限制较多,在遇到风险可控的合适项目时却无法参与。可借鉴有限合伙企业运作模式,作为合伙人参与,其中国有企业受制于法律限制不能作为GP,可以在合理预期收益下作为LP参与合伙企业并投入到合适项目中,既可明确风险承担范围也可参与并实现收益。
(4)提升议价能力。集团性集团或资金池企业通过集中管理达到资金规模后,在筹融资两端均具备了一定的议价能力,一方面加强资金成本控制,减少利息支出;另一方面,强化定制性产品话语权,提升收益。目前多数银行以理财子公司形式开展理财,具备一定议价空间,企业可以利用资金规模来提升存款、理财等资金收益水平。
(5)参与二级市场。企业参与二级市场具备一定风险,且国有企业有较高准入门槛。普通资金池企业在二级市场,应当仅以直接参与货币市场工具、高信用级别债券、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等为主,严格限制参与股权性资产等高风险金融工具。
(三)资金安全保障手段分析
(1)建设和落实制度安全。资金管理制度完善和执行有力,不仅能够提高经营效率、明确责任主体和操作规范,而且能确保程序性安全,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理,杜绝资金挪用等意外情况。
(2)加强风险防控。一是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风险审查机制、法务工作能力、投资指引研究等都是风险管理能力建设要点,还需要把握市场动态,对金融领域和行业、监管政策等不断学习更新和完善制度;二是风险防控能力加强,主要加强人员素质和持续学习能力,提高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和风险辨识能力,以便迅速有效处理风险资产、维护资金安全。
(3)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不仅包括内部资金收益管理水平评价,也包括外部投资项目具体评价,可以引入外部评委等方式,加强资金投资事项的研究评价和科学决策。不仅能够加强信息交流,且有利于捕捉资金收益机会,有利于风险识别能力整体成长。
(4)分级管理、加强跟踪。按照资金投向的类别或风险级别,分级分类管理,重点事项应当专人跟进。加强资金使用过程中事项跟踪,对具体项目应当穿透管理,定期跟踪掌握相关情况。
(5)强化廉洁自律。资金管理是廉政建设重点领域,有关资金安全应当在决策上建立追责机制,特别是国有企业,避免实质上的一人决策,更要避免利益寻租。确保以科学决策为依据、以履行程序为前提,规避人为因素带来的资金安全受损。
五、结束语
资金收益管理不仅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和内部控制,也需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强化风险意识,特别是加强投资管理水平建设。而良好的投资能力不仅表现在收益成本绩效上,也体现在资金管理创新能力上。优秀的资金收益管理模式应当能与市场、与时代保持同步。而创新能力建设则需要得到企业投资者和经营层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持续性关注,摒弃短期的功利思想。此外,资金收益管理不止是对资金池企业等资金充盈企业,对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耿慧娟.新常态下企业资金管理的优化思路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28).
[2]郭雨萌.S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控系统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9.
[3]许秋霞.试论当前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产经,2020(9)
[4]谢朝晖.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J].纳税,2020(2).
作者简介:徐歆(1985.10-),性别:男,民族:汉族,职称:中级会计师,籍贯:安徽芜湖,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