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项目教学活动实例:神奇虫宝宝
张迎杰 李晔 刘春宁 许婧怡
幼儿园如何通过项目教学活动来落实核心素养、奠定幼儿的积极品格?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幼儿园结合国际上关于核心素养的共识,将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幼儿的十大积极品格——有序、爱心、自信、分享、尊重、孝敬、勇敢、责任、合作、坚毅,使幼儿拥有自律、自由、自主、自信的人格,初步建立起“开智启慧、明德正心”的“慧心课程”,开展了丰富而有意义的项目教学活动。下面以小班案例“神奇虫宝宝”为例。
活动背景与过程
惠新里幼儿园的北苑分园内有一块菜地。一天,孩子们如同往常一样在菜地里进行观察,却意外地发现萝卜叶上出现了好多洞洞。孩子们围绕萝卜叶上的小洞展开了讨论,纷纷猜测吃掉萝卜叶的“真凶”是谁。
这次意外的发现与讨论让教师觉得这是一个开展项目活动的好契机。首先,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菜地里发现了问题,并且十分感兴趣,而这个问题既源自真实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它就在幼儿园里,方便孩子们进行后续的观察探究。其次,小班孩子对于细小的动植物往往很感兴趣,而菜地里的萝卜叶和小虫子为孩子们提供了天然的探究“材料”,于是“神奇虫宝宝”项目就这么开启了。
第一阶段:孩子们就萝卜叶上的“洞”是谁造成的展开了讨论,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答案,但是这些答案是否正确却有待考察。为了引发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究,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你们发现叶子上有虫子吗?”结果孩子们集体回答“没有”。显然,孩子们一开始的猜测是相当“随意”且毫无根据的。
于是,教师带着孩子们在菜地里再次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中,孩子们只发现了一条很小的青虫,不过他们在叶子的背面发现了好多小线条和白色的小点点。小青虫是什么虫?这些白色的点点到底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引发了孩子们新的探究兴趣。
为了深入探究,教师决定发动家长的力量,在班级群里求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调查研究。而一位孩子的妈妈刚好是生物老师,给出了专业答案:叶子上的条纹应该是蜗牛或鼻涕虫吃完叶子留下的痕迹;白色的点点是菜粉蝶的卵。菜粉蝶经过“卵-幼虫-蛹”这三个阶段后变成蝴蝶。刚刚从卵中出来的幼虫相当于1岁的宝宝,睡过第一觉蜕皮后就2岁了,要这样睡4次觉,到了5岁才能变成蛹,再过两周之后就会长出翅膀;可以配一些烟灰水或辣椒水来治理它们。……
虽然得到了答案,但是教师并没有选择第一时间把这个答案告诉孩子们,而是决定在第二阶段邀请这位家长来到幼儿园,给孩子们“现身说法”。孩子们依旧执着于寻找吃掉萝卜叶的“真凶”,他们把萝卜叶上的洞以及在萝卜叶上找到的唯一的小青虫,用绘画、捏泥的形式进行多元表征。教师借此机会给孩子们讲了绘本故事《菜青虫找妈妈》,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并且在表演区重新演绎了这个绘本故事,并在班级内进行了表演分享。
第二阶段:教师首先邀请任生物老师的家长来到幼儿园,在菜地里给孩子们进行现场科普,并带着孩子们给萝卜叶除害虫。在进一步认识萝卜叶上的菜青虫之后,有孩子将虫宝宝带回家饲养。结果,孩子们意外发现虫宝宝竟然开始吐丝作茧,孩子们又产生了新的疑惑:菜青虫为什么会吐丝作茧。
教师把这个疑问交给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于是,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通过看书或者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答案——原来菜青虫吐丝作茧是为了变成漂亮的蝴蝶。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家长带着孩子们还去到了蝴蝶博物馆,邀请专业人士讲解蝴蝶的一生。
后来,孩子们在菜地里果真发现了蝴蝶,纷纷把自己观察的菜青虫和蝴蝶画出来,讲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又或者在建构区给毛毛虫搭建家园。更有趣的是,孩子们在午睡的时候纷纷模仿蛹宝宝,把自己裹得牢牢的。
最后阶段:教师和孩子们商量之后,决定举办一场“蝴蝶秀”来总结此次项目。而孩子们自己讨论举办一场“蝴蝶秀”需要的场地、时间、人员、具体安排等等,还要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调查所需资源。他们还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道具,家长们纷纷记录下孩子们的制作过程。孩子们最后邀请家长以及其他班的师生一起来观看这场“蝴蝶秀”。表演中,孩子们背上七彩斑斓的蝴蝶翅膀,向大家展示了一只只漂亮的“蝴蝶”。
经过两个多月的项目探究,孩子們通过亲身的观察、提问、猜想、讨论、验证,对幼儿园菜地里的虫宝宝进行了深入探索。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出了爱心、自信、责任、勇敢、分享、尊重等积极品格,审美情趣、理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技术运用能力等也都得到了培养,同时勇于探究、乐学善学、珍爱生命的闪光点也被教师捕捉到。
活动总结与反思
相较于传统的主题活动,项目教学使得孩子们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生动和深入。
如果以传统主题活动的形式,教师可能会从五大领域着眼去设计活动,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虫宝宝的外型特征、习性、生长变化过程等等;在一开始就预设好所有的活动,并且按照知识的逻辑设计出教案,然后按照预设的活动一个一个去实施。比如,教师通常会先让孩子们观察虫的外型特征,然后了解虫的生活习性,最后认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然而,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的活动不再是预设好的,而是根据孩子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来不断生成新的活动。因此,我们会看到,整个活动的开展顺序不是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而是按照儿童的探究逻辑:孩子们先是发现了菜叶上的虫,所以一开始孩子们了解的不是虫的外型特征,而是到底是哪类虫吃掉了菜叶,是什么时候吃的,以及如何保护菜叶不被虫吃。他们在探究完这个问题后,才又引发了后续的关于虫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教师不再“孤军奋战”,家长也成为“教学助理”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中。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了解更多生物知识的家长进入孩子们的学习中,为孩子们丰富相关的经验,促进他们持续探究。而幼儿园也不再是孩子们学习的唯一场所,孩子们可以去到博物馆听专业人士的讲解。
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尽管幼儿没有严格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来探究,但是最后他们也完整地了解了虫的外型特征、习性、生长过程等等。从学习的过程来看,他们一直在不断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开展持续性的探究。每一个探究活动都在真实的场景中展开。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有发言权和选择权,学习了猜想与验证、反思,并且学习了如何把自己所学到东西展示出来。而这些正是核心素养中所提到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捕捉孩子们生活中感兴趣的事件,并以此为契机,引发孩子不断探究的兴趣,充分把握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大部分的活动都是生成性的,教师不再是说教者,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了不断为儿童抛出问题并与儿童一起探究问题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