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生态理念,促进教学相融

    程伯平

    自人类进行工业化时代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等现象日益严重。生态问题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语文教材中有诸多人与自然、生态保护的文章。但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部分教师缺乏生态环境知识,因而对生态环境问题缺乏深度的挖掘;部分教师教法单一,以讲授法为主,脱离实际,对学生“纸上谈兵”,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一些教师受应试观念的影响,将考分视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没有时间顾及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一、创设生态的教学环境

    我们为学生提供舒适的教学环境,空间充足、光线适度、温度适宜,学生能有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我们可以尝试进行扇形、小组U型的座位编排方式,能促进学生的讨论交流、增进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组交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他们互相分享、相互交流,能形成深度的理解。教师只有尊重差异,依据差异施教,才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

    我们要灵活使用教具,借音乐渲染、画面描绘、语言熏陶,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增进学生的体验。我们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构建和谐共生的人际关系。我们要要借助语言、肢体动作、眼神表达我们对学生的欣赏,能令学生热情高涨。

    二、采用生态的教学方式

    教师既要采用生态的教学方式,还要以生态的思维去分析学习内容。我们要摒弃“索取”论,要尊重生态发展规律,要维护生态链的平衡。我们要尊重生态环境,要正确看待自然带给我们的恩赐,如《悯农》一诗既有对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赞美,也有对庄稼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水等的感谢。学生只有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动态地看待生态环境,才能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我们要以灵活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要為学生提供生态环境问题,引学生去搜集、调查、整理、分析、讨论,形成最终方案。如在学习《麋鹿》一课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为何说麋鹿的经历充满色彩?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中,你能领悟到什么?教者借助于问题,让学生的心里涌现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形成建设和谐自然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向草地、池塘、工厂,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感。

    三、表达生态的个人观点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自然风光、动植物的文章,我们将语文教学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去感受自然风光,能丰富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断,对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存有争议,我们解决争议的办法不是强硬式的命令,而是要引领学生进行逐渐澄清。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一文时,学生也会面临判断与取舍的问题,我们只有站在生态环境的视角进行合理取舍,才能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倘若将鲈鱼带回家,对自己可能是最有利的,但却对特种动物的保护有一定的危害性,倘若将其放生,会维持着生态的平衡。学生在放不放生进行讨论时,教者引导学生对“大”与“小”展开讨论,学生经过讨论知道取“大”而舍“小”。教师引学生去表演角色,我们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环境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能培养学生生态保护的意识。学生融入情境时会自然地流露情感,会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也能让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被动接受教学的现状,融入生态发展的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自主潜能,让他们大胆地表达独到的观点,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