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式教学方法之研究

    沈玲

    阶段式教学理念是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也就是阶段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科学地利用阶段式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写作效率是当下海一个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以下为笔者针对此提出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一、建立阶段式的教学目标

    目前,初中语文的教学倾向逐渐隐藏文体,开展的作文教育活动重点为记叙文,这是因为说明文以及议论文对学生的要求是基本了解即可。在作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书写记叙文的过程中总是忽视学生的内心感知和学习体验,过于注重学生写作的文学性,淡化了学生基础写作技能的培养。教师缺少切合实际的阶段性作文教学目标,以至于给予学生写作的指导及评价无形中带有主观的建议,影响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如今在新课程标准的视角下,阶段式的教学目标得到诸多教师的认可。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阶段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其一,引导学生认知作文以及生活两者之间的关联,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分析,把获得的体验转变为文字的表述,巧妙地应用文字语言,做到语句顺畅、表达清晰以及标点准确。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感知生活的美,促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语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

    其二,引导学生学习记叙、抒情以及描写等表达方式,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语文知识和优秀文本的能力。比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其中关于“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的叙述,会使学生深刻地了解济南冬天的真实景象,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描写、抒情等写作手法的内涵,这样在兴趣与热情的驱使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写作与冬天相关的文章,增强作品文采。

    其三,将多种方式的写作教学活动与学生内心相融合,逐步培养初中学生文章构思、布局、修改以及评价等综合能力。比如,针对某件事情的记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自主设计作文主题,之后明确自己的写作意图,在选择素材以及巧妙构思的引导下完成写作任务,这样全面地将学生自身的写作欲望融合在写作训练之中,促使学生将以往对写作的‘必须写”的思想转变为“主动写”以及“我要写”的思想,所以,教师可以增加学生课外写作活动,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增强写作的信心,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之下,让学生逐渐深入地廄悟课堂内涵,提高写作效率。

    二、制定阶段式的教学计划

    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阶段式的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关注生活,自主寻找创作动力与源泉,借助丰富的作文教学活动推动作文课堂教学的发展,且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立足于学生内心的变化,满足初中学生成长的需求。同时,教师应该尽量保证作文教学活动与文本生成的流程相贴合,自然地引出写作主题。若作文的训练活动和文本的生成流程存在差异,教师可以思考两点:首先,是对作文的介绍不够深入,没有注意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忽视了真实的体验;其次,作文文本的生成之前要涉及构思、布局、写作记亿修改等过程,而实际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到写作之前的流程,忽视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影响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编制能力。

    比如,倒叙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结合某一个文本引导学生编写倒叙类型的记叙文,且字数与原文的字数基本相同,这样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或者教师给出作文的开头以及结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补充文本情节,创建出简单形式的倒叙记叙文,在培养学生倒叙写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阶段式的作文评价活动

    教师不仅要制定阶段式的教学目标以及阶段式的教学计划,还应该开展阶段式的作文评价活动,创设出丰富多样的阶段性评价体系,包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以及师生互相评价等,涉及到写作、演讲等活动的评价形式。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写作水平的差异,适当地制定作文评价标准,不可以过分地追求作文构思以及立意,要充分地展现出作文的价值,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教师应该了解到,阶段式作文评价思想应该运用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方面,甚至是应试作文,在考试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写作内容,如片段叙述、缩写、感悟以及扩写等,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广阔空间,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分解性的写作训练,最终实现阶段式作文教学评价目标,减小或者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

    综上所述,将阶段式的教学理念运用在作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初中学生处于性格与能力可塑造的时期,其学习的知识都是较为重要的,而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的情感进行升华,陶冶学生情操,因此教师应该关注作文教学质量,借助有效的阶段式教学模式,分层次地组织学生参与作文教学活动,与时俱进教学观念,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通过建立阶段式的教学目标、制定阶段式的教学计划、开展阶段式的作文评价活动等,不断增强作文课堂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动力,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