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的意义

    孟佳 王莉楠 陈秀瑷

    [摘 要]《药物制剂技术》作为高职院校药学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在看到当前教学中出现学生听课效率一般、课程教学形式老旧、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的教学现状后,创新性引入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力求提高课程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帮助学生成为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教学;药物制剂技术;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 课题来源:辽宁医药职业学院2019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的综合技术科学。学生通过课程考核后可以形成对制剂制备的基本认识,引入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也可使学生适应未来岗位需求,提升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知识学习能力,与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职业人才的理念不谋而合[1]。

    一、高职《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论性过强,不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

    目前《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紧贴课本内容和药物生产实际,因药品剂型种类丰富,制备工艺复杂,GMP相关要求精细程度高,学生不规范操作情况较为常见,一般以填鸭式学习方式完成课堂学习过程,以往课程在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较大,也违背了客观学习规律。

    (二)教学过程不具备良好仿真性

    一般课程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和板书或演示文稿形式,让学生产生对药品制备知识的初步记忆,晦涩的知识讲解过程难以让学生形成深刻记忆,不但不具备良好的生产环境仿真性,部分与实际贴合度高的教学内容受教学层次影响不能有效讲解,进而拖慢教学进度。

    (三)学生学习素养偏低,在课上的收获有限

    考虑到高职层次学生长期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与学习方法,在进入高职阶段学习后,在教师讲课期间难以聚精会神对课堂上的知识点加以记录,学生学习能力的缺失也让教学效率进一步拉低,学习素养的缺失更让学生无法具备一定的复习能力,不能有良好收获。

    (四)教学过程偏重考核,忽视对实际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学过程更注重对学生答卷能力的考核,而非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很多学生以追求科目考试通过为学习目的,很多学生在考前通过短期集中式复习也可顺利通过考试,导致教学的有效性不佳[2]。

    (五)学生职业观的缺失让教学过程略显无效

    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观是帮助其达到一定就业能力的前提,不但需要学生在毕业前对相关行业有深入和透彻的了解,还需在毕业前达到对口岗位所需的各项基本职业能力,但很多学生缺乏一定职业规划能力,受此影响教学过程也略显无效。

    二、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的概念及应用剖析

    (一)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的概念剖析

    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将课堂授课过程模拟为企业生产过程,纳入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将所有学生比作企业员工,教师则是带领员工达成公司绩效的领导者,在进行对应课堂改造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都将得到进一步深化,进而逐渐接近自身的职业理想,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

    (二)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的优势分析

    目前在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形式中,多有应用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进行课堂改造强调课堂对学生的作用,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进而产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既可适应企业生产需求,又对提升学生知识储备有利。

    (三)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对教师的影响

    在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下,教师将被授予管理者角色,不但肩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任务,还对授课过程中的考核环节予以重视,在课程授课期间进行当堂小考并记录到学生考核总成绩中,当学生出现迟到、聊天等违反纪律行为时,通过适当扣分形式让学生引起警惕,可体现教学管理的标准化特点。

    (四)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将在课堂授课模式改革后以更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课堂,以愈加严格的要求规范自身言行,并将认真听课的状态保持到结课前,取得课程考核优异成绩。

    (五)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对高职课改的启示

    高职学生的职业观尚未养成,对自身的要求往往过低,将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引进后,学生将形成对就业的基本理解,也可规范自身言行。

    三、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改造方案探究

    (一)学生以企业员工形式上课,出勤时间作为一大考核点

    在考勤方式上予以创新,学生进入教室后即记录时间,并将学生的迟到情况汇总,教师不必像以往一样,进行课前点名答到环节,并将迟到率和出勤时间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教师将以药厂经理形式管理教学全过程

    在模拟企业生产环境过程中,教师将以药厂经理的头衔参与教学管理过程。不但对药厂生产的各环节向学生们宣讲,还可在高度模拟的工作环境中以趣味形式引入各项知识点,进而方便学生理解知识并可对各项操作和制剂制备工艺流程有清晰认识,也可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3]。

    (三)理论知识授课过程凸显企业管理特点

    将授课过程改造為与企业培训课高度相似的授课模式后,教师可在传达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普及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和与他人谈判交流时一个合格员工需具备的能力,不但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还让学生提前了解公司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监管能力

    以往高职课堂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课堂,多通过教师在课上的理论讲授完成授课过程。受部分课程教学难度大的影响,学生在课上与教师不能充分交流,部分学生在失去听课兴趣后即会影响周围同学,不但扰乱了课堂秩序,还将影响教师对教学的把握能力,故通过课程改造过程,加强教师对课堂纪律的集中监管能力。

    (五)考核过程具有标准化、科学化特点

    《药物制剂技术》实验课、实训课在课标内对学生的药品制备操作能力有一定要求。以往在设置课程考核方案时,往往过于看重期末考试所占分值,忽视了教学过程的重要地位,因此适当提升作业和当堂检测所占分值,让考核结果具有合理性。

    四、《药物制剂技术》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的意义

    (一)让学生形成上进心理

    对课程进行企业化改造后,学生将对课改后的课堂形成一定兴趣,进而在课程开设初期即设定易执行的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的实现难度,采取各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直至目标实现,让学生逐渐形成一定上进心理的同时,利于课程教学。

    (二)学生可提前适应企业生产过程

    部分学生在校期间不曾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主要因为药品生产企业一般有严格的卫生生产标准,校内教学内容多是基础层次,若学生要在对口岗位就业还需达到对应岗位要求后方可就业,部分学生也没能对企业管理模式有一定见解,在此影响下学生还可提前适应企业生产过程。

    (三)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和自我管理观念

    学生拥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后,不但可减少迟到几率,还可对时间安排有清晰合理的规划,进而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是学生就业前必须取得的职业素养之一,未来学生在良好的时间和自我管理观念加持下,也必将朝着职业目标不断努力,进而符合企业要求。

    (四)奖惩制度的提出让学生拥有规则意识

    效仿实际企业管理规则,推出具有震慑力的奖惩制度,若学生仍難以形成良好的纪律性,屡教不改违反规则者也将通过取消考试资格或降低考试总成绩等方式让学生形成一定遵守规则意识,规范自身言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

    (五)对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有利

    学生就业能力优劣取决于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或集体适应能力等因素,因企业化课堂管理模式高度模拟实际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学生也将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下间接提升就业能力,进而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学生受此影响也必将更接近自身的职业理想,在就业后获得升职机会和更优越的薪酬待遇。

    五、结语

    基于高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低下现状,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以打造高效率课堂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授课方式为目标,通过模拟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不但让学生了解未来就业环境,还可起到约束自身行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利军,肖兰.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6(8):145-146.

    [2]刘汉,蒋诚.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7):44-45.

    [3]周光姣,夏成凯,王甫成,等.基于GMP管理的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J].职教通讯,2014(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