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五味甘露浴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先巴
【摘要】目的 探究藏医五味甘露浴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五味甘露浴疗法治疗,分析对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痊愈18例,好转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参照组患者中痊愈9例,好转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7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P=0.01)。结论 藏医五味甘露浴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病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藏医五味甘露浴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0..02
近几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该病是由关节病变所导致肢体严重畸形,随着病情的发展使关节变形及对软组织造成损害,使患者失去自理能力,因此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威胁。五味甘露浴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抵抗力,同时能有效控制患者关节组织肉芽生长,将滑膜水肿消除,继而关节功能得到恢复。基于此,笔者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藏医五味甘露浴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其中研究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6~69岁,平均(52.74±6.31)岁;病程在2~10年,平均(4.89±2.51)年。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5~68岁,平均(52.38±6.74)岁;病程1~9年,平均(4.65±2.03)年。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继续进行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五味甘露浴疗,药物配方:细叶叶亚菊、水柏枝、 藏麻黄、刺柏、小叶杜鹃,通过酒曲对以上药物进行发酵,3天后,然后各取1 kg放入纱布袋中,将其放入蒸汽锅,浸泡约40分钟,用蒸汽锅高压蒸煮1小时。将熬制好的五味甘露汤药液倒入到浴盆中,25 min/1次,1d/2次,10 d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分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分析,软件中(x±s)表示计量资料,对比使用t检验,(n)%则表示计数资料,对比使用x2检验,若最终得出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中痊愈18例,好转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参照组患者中痊愈9例,好转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7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P=0.01)。见表1。
3 讨 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患者过量进食油脂食物长期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黄水激增积聚在关节腔内,扩散至肌商与关节的筋络,最终演变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较易复发,探究有效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医师的主要课题之一。藏医学中将其称为“真布”,其中真布分为热型真布、肌肉真布、寒型真布、骨质真布、肌腱真布及脉络真布6种类型,真布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也大不相同,其中热型真布受天气变化、季节换季、昼夜的影响,患者临床表现为全身大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肌肉真布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悸气喘,皮肤疼痛,肌肉肿胀等;寒型真布患者临床表现为肌肉萎缩,关节肿胀疼痛等;肌腱真布患者主要是厌食心烦等;脉络真布患者出现背部肌肉无感觉,心肺不舒服。骨质真布患者表现为心烦惊恐,口渴发烧等。藏医学认为,人体受寒及长期饮食不当是导致真布的重要原因,而五味甘露浴具有很好的干黄水、止痛、发汗、消炎及活血通络的效果,临床效果突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中痊愈18例,好转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参照组患者中痊愈9例,好转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7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P=0.01)。
总而言之,这说明五味甘露浴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白玉婷,房丽华,崔潞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血管事件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相关性研究进展[J/OL].中国医药,2020(06):964-967[2020-06-04].
[2] 吴忱思,郭占军,彭晨星,赖瑞雪,张晓云.线粒体DNA 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年龄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0):2546-2551.
[3] 张岳汉,黄林燕,钟志辉,李 乔.超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05):9-11.
[4] 刘双红,张 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学,2020,44(05):652-654.
[5] 安太措,青羊尖措.藏药浴结合藏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6例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023(0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