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体教融合的站位与策略

    吴键

    摘? 要: 为保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实施,对其背景、内容及其深刻内涵进行深入探讨。推进体教融合,就体育部门而言,体育要回归教育,体制机制要实现三个转型;就教育部门而言,深化教育改革体育不可或缺,教育工作要做四个方面的调整。

    关键词: 体教融合;青少年健康发展;站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0-00-02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从酝酿起草、征求意见到最终面世,历时多年。事实上,体教融合,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类似的概念,如体教结合、教体结合,在20世纪就曾被提出过。之所以今天被再次提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时代发展到今天,体育、教育若再不相互结合、再不相互融合,会对体育与教育事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对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形成阻碍,更有甚者,会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健康中国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事业构成严重的发展瓶颈。因此,为了保证《意见》的实施,有必要对《意见》的背景、内容及其深刻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一、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目标迥异,影响立德树人宗旨落实

    对于体育部门而言,金牌是竞技体育的核心目标,为了达成目标,青少年可以放弃除了训练和比赛以外的一切。同样,在教育部门,为了文化考试成绩,学生可以排除科学文化学习以外的一切。其结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了一句口号,立德树人育人目标不能很好地落实。

    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结束了运动生涯,从体育系统走上社会的人,很多没有生活技能,难以立足社会;而完成了繁重学业,从教育系统走上社会的人,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身心健康问题又往往成为阻碍事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更不能满足国家重要岗位对身体的特殊要求。事实上,对儿童青少年而言,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培养方式,违背体育规律,背离教育规律,不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二)互设壁垒,阻碍持续发展

    以事划界,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活动组织,都自成一体,互不沟通。如,同样是年轻人的体育比赛,分成青少年竞赛和学生竞赛,人为地把年轻人分成不同群体。其结果是,在体育部门的竞技人才培养过程中,脱离同伴、脱离家庭、脱离社会现象明显,发展道路越走越窄,导致后备人才枯竭,优秀人才来源成了无源之水;教育部门的教育,缺失体育文化的激励和刺激,影响体质健康成长,不利于人格培育,人力资源质量、人口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导致一代“东亚弱夫”。

    (三)规范缺失,干扰制度建设

    无论是法规建设,还是政策文件、行业标准等,都滞后于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实际,不足以系统解决行业发展的问题,不能有效协调事业发展的各种力量。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布于1990年,已经30年没有修订,《条例》的许多规定,还停留在20世纪学校体育面临的问题,严重脱离实际,不能切实解决学校体育的现实问题。体育部门一直没有摆脱行政、事业、行业和企业混为一体的格局。内部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同样不利于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的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因为无法可依,成了空中楼阁。

    (四)相互封闭,制约社会资源共享

    一方面,教育部门,尤其是城市区域,人口聚集,老旧学校没有发展空间,学生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体育部门占有大量体育资源,场地设施不能与社会共享,不能向学校开放,仅仅为有限的运动员服务,有效利用率低。

    一方面,体育部门拥有高水平体育教练员队伍,他们往往有丰富的训练、竞赛组织经验,但是,体育行业发展、产业发展水平低,其职称、职务上升空间小,职业生涯发展受限;另一方面,教育部门缺编体育教师约16万人,体育课开足率低,学校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更是缺乏优秀教练人才。

    共享时代来临,需要体育、教育部门构建协同机制,推进融合发展。

    二、推进体教融合发展要有更高的站位

    需要提示关注的是,本次印发的《意见》,尽管是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但事实上,《意见》是经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国务院同意颁发的。可见,体教融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问题。

    与以往“体教结合”,或者“教体结合”的提法相比,尽管词义相近,但这次“体教融合”的高度不同,意义不同。如果说,以往的“体教结合”是体育、教育部门之间在高水平运动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对接,那么,这次“体教融合”的提法,则是站在中国体育、教育制度建设战略角度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这个新理念不仅关乎体育、教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涉及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健康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成效与前景。

    从体育的角度看,国家进步了、发展了,我们现在培养的体育人才,不仅仅是获得金牌,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展示文化、体现精神。体育人才应该是世界竞技领域的佼佼者,也应该是世界文化的建设者。所以,除了一技之长,体育人才必须有基本的文化知识,必须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乃至生活技能。中国优秀运动员站在世界竞技舞台,应该能够体现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的价值观。

    从教育的角度看,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不能放任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蔓延,不能放任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体育是文化,扭转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持续下降的趋势,最根本的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以优秀体育文化为引领,让体育成为儿童青少年精神追求的重要内容,乃是扭转当下“文弱”流弊的关键。体育是文化,体育不仅能使儿童青少年具有强健的体魄,更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在团队精神培育、顽强意志磨炼、规则意识强化、抗挫折品格养成等方面,体育是更独特、更有效、更能为儿童青少年接受的教育方式。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強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则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征。

    从医疗的角度看,健康中国建设更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儿童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做起。研究显示,除了遗传因素,引发危害人体生命疾病的原因,大多与生活方式不良有关,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儿童青少年时期最为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的因素,如便利交通、集中居住、无节制使用屏幕以及过度医疗依赖等,导致了普遍的运动不足,这也是中国现阶段致命性慢性病流行的重要原因。研究和统计显示,如果因运动不足导致的致命性慢性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到2035年,中国每年的医疗总预算将仅够应付这些疾病的治疗。过多的医疗费用,不仅对个人收入、家庭幸福构成威胁,更严重的是将对小康社会、现代化社会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

    从产业的角度看,在发达国家,体育及其周边产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人口就业提供巨大的贡献。但是,现在中国体育及其周边产业,还远远没有达到支柱产业的程度。有学者预测,中国小康社会的建成,将快速引发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从2035年到2050年,将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从业人员,这意味着,今天受到良好体育教育的儿童青少年、专业人士、体育爱好者以及健康社会方式的实践者,将更有机会到这个行业就业,在這个行业实现人生价值。

    三、推进体教融合发展策略

    从现在开始,推进体教融合发展,解决体育、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与流弊,可以做的事很多。我们看到,在《意见》文本中已经提出了比较详细的举措,涉及了体育、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任务清单已经列出,具体目标业已明晰,下一步就是落实的问题。尽管如此,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角度,还是要对体教融合的总体方向进行梳理。

    推进体教融合,就体育部门而言,体育要回归教育,体制机制要实现三个转型:一是儿童青少年体育管理责任要转型。体育管理部门要与教育管理部门融合,体育部门管理的重点是职业体育、社会体育等,而儿童青少年体育则应当由教育部门承担起管理的主要责任。二是运动员培养体制机制要转型。运动员的选拔、培养要与大中小学校教育融合,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不能脱离社会自成一体。三是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要转型。青少年体育竞赛要全面与各级各类学生运动竞赛融合,不能是两个体系、两个机制。未来,最高水平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是高中比赛、高校比赛。

    推进体教融合,就教育部门而言,深化教育改革体育不可或缺,教育工作要做四个方面的调整。一是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严格施行。体育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既然是教育过程,必须有基本的评价和考核。依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关于“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明确规定,体育成绩要成为升学的必要条件,体育考试要变“软要求”为“硬指标”,要巩固初中体育考试制度,要积极探索高考考体育的有效办法。二是必须对运动员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接受基础教育,具备文化知识、学习社会技能是每个青少年运动员的责任与义务。教育部门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优秀运动员升学提供条件。不允许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脱离正常的教育体制。三是教育部门要建设高水平竞赛平台,培育积累高水平的体育训练资源。学校要成为未来高水平运动员成长的摇篮,必须与体育部门深度融合,共享、共有、共用体育资源。四是要突破编制等制度藩篱和发展瓶颈,创新学校体育工作,为教学、训练、竞赛提供足够的专业岗位,让体育专业人才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习近平总书记说:“孩子们要文明精神、野蛮体魄。”从人的培养角度看,体育与教育本是一个整体,体教融合,是培养新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