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了解”到“认同”:《绿皮书》的自我价值题旨之辩

    张永利 林于会

    

    《绿皮书》荣获第91届奥斯卡多项大奖,其反映了美国长期以来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现实。导演彼得·法雷里通过一位黑人钢琴家和他的白人保镖在美国南部旅行演出的遭遇,批判了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讴歌了以个人奋斗为核心的自我价值认同观。

    自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美国社会更加注重输出其主流价值观,以占领世界文化市场,提高其在国家竞争中的软实力。而作为美国文化在屏幕上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美国电影在文化内涵的传达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其使大众能够深层次地理解美国文化,往往或明确或含蓄地传达了美国特有的文化精神与人文思想。[1]

    《绿皮书》于2019年1月荣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多项提名,并荣获最佳影片奖、最佳原创剧本奖,一度引起热议。影片讲述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南方种族隔离背景下,一位著名的黑人钢琴家谢利和一位意裔美国人托尼在巡回演出中的故事。美国的种族歧视由来已久,而其南部又以保守和种族隔离著称,该片以黑人钢琴家谢利在南方演出的遭遇为主线,输出了美国社会以个人奋斗为核心的自我认同的价值观,深刻批判了至今仍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本文着意从影片的故事背景、主人公的自我认同、影片对种族歧视的批判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背景溯源:历史进程下种族隔离的社会规则

    种族歧视是指依据种族的不同而将人划分成不同的类群,并且对划分出的不同类群进行区别对待,形成所谓的种族优劣之分及优越种族对劣势种族的歧视;更进一步则是统治阶级根据种族和民族的特征,划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地对待其他种族。种族歧视肇始于古罗马帝国时代,其现代形式则是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开始的,歧视行为包括种族隔离等。[2]公元1619年,第一批黑奴被贩卖至北美大陆,从那时起,美国开启了种族歧视的道路,并且由于奴隶制的存在,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南北战争之后,林肯虽然颁布了解放黑奴的法令,但是,种族歧视的文化根源一直没有消除。南北战争100年后的美国社会,一些隐形的基于种族歧视进行种族隔离的社会规则在美国南方社会普遍存在,而这构成了本部影片的社会背景。

    影片的主人公谢利是一名黑人钢琴家。作为黑人,即使他拥有音乐、心理学、宗教艺术的博士学位,即使钢琴弹得十分出色,即使他颇受美国上流社会的吹捧,但他在演出期间仍然遭到种族隔离的不公对待。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在大多数人心中处于根深蒂固的状态。美国的南部州,对黑人的交通、住宿、餐饮都进行了限制,这种政策从联邦到州,都是合法的。《绿皮书》为这样的歧视而诞生,它全称为《黑人驾驶者绿皮书》(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它详细标注哪些旅社、酒吧、加油站是“黑人允许”,以帮助黑人规避风险。作为年刊,其从1936年一直发行到1966年。《绿皮书》的存在直接反映了谢利遭受的种族隔离对待,他被禁止在一些白人聚集的地方活动。此外,影片一开篇,谢利去美国南部演出需要雇佣保镖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暗示了此次旅行的危险性。在南方种族隔离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一位黑人的独自旅行意味着他将遭受恐吓、威胁、殴打乃至生命之虞,于是,谢利雇佣了托尼作为保镖;而他们南下旅行遭遇的第一次歧视是在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州是美国南部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十分严重的州。谢利只弹奏施坦威的钢琴,所以托尼负责在每次演出之前检查钢琴,以确保是合同上约定的施坦威钢琴。在印第安纳州演出时,托尼发现演出方提供的钢琴并非是施坦威;而演出方的白人说:“那些黑佬(coons)弹什么钢琴不都是一样的吗?”coons本身即是带有歧视黑人意味的词汇。随后,谢利与托尼到达了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市,他们按照《绿皮书》的指南找到了唯一的黑人旅馆,其住宿条件十分恶劣,而这也暗示了他们在此会受到更恶劣的歧视——谢利难以忍受旅馆的喧嚣于是去了酒吧,但是如同进入禁地,一群白人将他围起来殴打,并用带有明显种族歧视的话语侮辱谢利,幸而托尼及时赶到救下了他。当谢利在北卡罗莱纳州的首府罗利演出时,邀请他去演出的主人家则拒绝让其使用卫生间。接踵而至的还有,谢利买西服时被拒绝试穿,在日落镇因为夜晚赶路被警察拘捕。以上种种为观众绘出了一幅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图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谢利一方面寄望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大众的观念,追求种族平等;另一方面则在逐渐接受自己的黑人身份,通过个体的经验来反思性地理解自我,进行自我价值认同。

    二、重塑大众观念愿景下的自我价值认同萌芽

    当一个人产生自我价值认同感之前,他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了解。概括说来了解自我分为三个层次,一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性格,特长以及能力如何;二是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目标和理想是什么;我该如何去做才能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三即为了实现自身理想我应该如何行动,我坚守的道德和原则是什么。[3]如果个人能够清楚地回答出这三个问题,那么他就会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真实的自我了解,为之后的自我价值认同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绿皮书》中,谢利是一位著名的古典音乐钢琴家,他攻读了多个博士学位,谈吐文雅,气质不凡,熟知社交礼仪。他曾经在白宫演出,在上流人士的圈子中受到广泛的称赞和好评;他有着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不必为生计发愁。但在这些看似令人羡慕的优越生活及显著名声下,谢利实际上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一个黑人。在电影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谢利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他清楚地知道,虽然其在上流社会中为名流演奏,但因為他的肤色,他受到的对待暗示其得不到“名流们”真正的尊重,他的演奏在这些白人眼中只是为了显得他们更有品味而已,即使其接受的教育使他所拥有的一切和他的种族有着许多截然不同的地方。谢利是一个孤独的人,他没有勇气为打破这种孤独向前迈出坚定的步伐;他甚至会对自己当下所做的音乐品质产生怀疑,直到托尼让他发现自身音乐的独特性。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黑人的生存环境并不理想。谢利想要做出些许改变,正如电影中的台词所说的:“成为天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勇气改变人们的心灵。”谢利想要成为一个改变大众对黑人看法的人,他想要为改变这个国家出一份力;原本他可以待在纽约拿到3倍的工资,但他却选择了去南方开演奏会。他的理想和目标不是为了金钱而是想要改变这个国家的种族歧视,用实际行动改变大众的心灵,而这同时亦是他真正自我了解的开端。

    影片中,黑人与白人并没有进行直接的剧烈冲突,没有出现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每当谢利与白人出现摩擦之后,导演都会用轻松欢快的气氛做调节;但是,平静的湖面下,实则暗流涌动。从谢利与托尼的争辩中观众可以看出一二。谢利说:“如果我既不够黑,也不够白,我甚至也不够男人,那告诉我,托尼,我是什么?”谢利和托尼的车子抛锚停在了田野的路边,田里劳作的黑人,全都停止劳作看着谢利,谢利的贵族打扮与他的黑人身份極不相符。谢利想回避,这一幕说明了他对自己族群的游离,对身份的逃避。谢利知道自己是黑人,但他自小受着精英和贵族阶层的教育,其内心有靠近白人阶层的愿望。他对自己的黑人身份十分敏感,对白人的冒犯处处退让;而托尼与他不同,托尼告诉他要反抗,谢利却坚持认为尊严不是靠打回来的,而是通过勇气赢回来的。这些对白看似意义明确,同时紧紧关切着种族歧视与自我认同,实际上,谢利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到困惑和迷茫。“作为上流社会的黑人,他需要在社会地位和种族身份间取得真正的平衡。”[4]

    电影中的谢利一直试图和解自己的两个身份——一位音乐家和一个为白人演奏的黑人娱乐者。谢利9岁便去了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音乐学院进修音乐,师从米特洛夫斯基教授;8年后,谢利获得博士学位,从俄罗斯回到美国,他说,didnt know when I was a black。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由于肤色不同对身份地位造成的落差,他开始被迫接受自己是一个黑人。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迫使谢利一直接受着黑人娱乐者这一身份,面对极不合理的规则,他仍用极强的自控力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抗议;他希望改变种族之间的歧视,希望赢得尊严。当谢利在日落镇被警察抓捕,入狱后他要求给律师打电话,却被警察用言语侮辱,他仍然以极强的自控力保持自己的理智。一次演出中,当被主办方拒绝使用白人卫生间时,他从容遵守了这个愚蠢的规定,在演出结束后仍然面不改色地与主办方谈笑。由于自己的肤色,他一直被各项侮辱和隔离困扰着。但其对自身的定位一直很清晰:作为黑人,有尊严地感受音乐,这是谢利始终为之努力奋斗的;终其一生,他都在用自己的修养纠正外界因为肤色对他的偏见。而电影中的谢利,更是在与托尼的相处中,接受理解了自己的身份。他逐渐找到了自我身份的交叠与融合,并对自身的价值产生认同感,从而拥抱人生。

    三、平权价值观下的自我价值认同完型

    在经过充分的自我了解之旅的淬炼后,人即完成了自我价值认同。谢利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灵魂,“我既不够黑,又不够白,那我是谁?”这一幕是导演的点睛之笔。而托尼演绎的是一个戏谑又温情的角色,正是在与托尼的相处中,谢利走出自我迷失。他说:“孤独总是困难,迈出第一步需要勇气。”其实这对每个人皆同,不管是有色人种、少数族裔,都不应受到歧视,更不应被否认价值。托尼率真,敢讲敢做敢当,正如他在车上说:“我比你黑!”——谢利听后十分震惊和愠怒,托尼接着解释道:“我是一个社区的普通人,过着艰难的生活,但是你(谢利)住着大房子,难道我的生活不够黑暗么?”回到自我价值认同,大多数人的人生都经历过自我迷失,亦有过特别的兴趣爱好,然而真正困难的是鼓起勇气,去坚持自己的理想。直面自我,认同自我,而不是否定自我。影片中的谢利虽曾刻意逃避自己的种族和肤色,但最后他还是拥抱了同胞。[5]

    影片中第一次演出结束,谢利找到托尼,托尼正跪在砂砾上与黑人们赌博。谢利说:“他们没有办法选择在外面还是里面,你有。”这个“你”不仅代表托尼,也在暗示谢利自己,谢利有着可以选择的机会。他的选择是在“里面”,但是显而易见,“里面”并没有接受他,因为他的肤色和种族。谢利一生受到的侮辱大多来自于他是一个黑人。谢利问托尼:“Who I am?”这是其自身都无法回答的问题。谢利希望通过钢琴的演奏,通过个人奋斗,改变美国南部的种族歧视偏见;然而就像乐队成员说的那样:“只有才华是不够的,唯有勇气可以改变人心。”他有足够的勇气来到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异常严重的南部以期改变别人,却没有勇气认同自己。影片结尾,谢利拒绝了主办方对他的隔离政策,拒绝演出,走进了黑人酒吧。当他在黑人酒吧表演时,灯光照在谢利舞动的手指上,他露出了真诚的笑容,那一刻其完成了自我价值认同。而托尼和谢利亦逐渐接纳了彼此,但这并不意味着身为白人的托尼,像一个救赎者一样给黑人谢利一个温暖的家;恰恰相反,此处意味着渴望像白人一样的谢利接受了自己的黑人文化;而托尼一开始也带有种族歧视的偏见,当黑人修理工在他家用杯子喝了水之后,托尼嫌弃地将杯子扔进了垃圾桶。在这次旅程之后,托尼鼓起勇气打破了以往偏见的认知,与谢利成为莫逆之交。《绿皮书》是一位白人和一位黑人搭伴的旅途故事,通过这次旅行,导演彼得·法雷里批判了种族隔离与种族歧视,赞扬了自我认同的勇气。

    认同自我,抛弃偏见需要勇气。黑人钢琴家谢利,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贵族:他出生在上流社会,有着优渥自由的工作。他选择多多,可以待在纽约,拿着比在南部巡演高出3倍的收入,享受体面的生活。但他义无反顾地踏上南部旅程,想要打破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偏见。他意图向世人证明,黑人与白人并无不同,黑人可以演奏美妙的音乐,黑人也同样有尊严有教养;但同时,他也非常明了这样做的危险性。面对他人的偏见和冷漠,谢利始终不卑不亢,他不谄媚讨好,也拒绝被歧视和侮辱。纵观整部影片,他始终强调自己的人格尊严。其以个人奋斗、能力、教养作为武器,去冲撞种族歧视的藩篱。面对歧视,他从不诉诸武力,而是用尊严和教养来回击。当谢利在日落镇被抓进监狱时,他将电话打给了当时的司法部长,总统肯尼迪的弟弟——鲍比·肯尼迪。出狱后,托尼不禁对他表示了赞叹,但他却以使用私人关系解决个人问题为耻。在他心中,用公权力解决私事是一种可耻的、不高尚的行为。这一幕展现了谢利对自我极高的道德要求,也正是这种道德要求铸就了谢利的尊严。前文所述,在去南部演出之前,托尼确实对黑人存在着歧视与偏见;但是,托尼具有较强的同理心,他同情谢利的遭遇,理解谢利在身份认同上的困惑,同时亦欣赏谢利的才华和勇气。在时代大背景下,他能不被种族肤色的偏见和自己的刻板印象左右,最后,托尼竟然同方方面面与自己格格不入的黑人钢琴家谢利成为莫逆之交,在他身上亦散发出人性的光辉,而这也是平等博爱在银幕之上的完美诠释。

    参考文献:

    [1]吕克.《绿皮书》之后,黑还是黑,白还是白[N].环球时报,2019-02-26(012).

    [2]吴玫.《绿皮书》:温文尔雅地呈现激烈的矛盾冲突[N].中国妇女报,2019-02-21(005).

    [3]程瑶.《我们这一天》:美国家庭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 J ].西部广播电视,2017(22):87.

    [4]王晓婷.他者视域下的自我认同幻象——以拉康“镜像理论”解读电影《塔洛》[ 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37(06):48-51.

    [5]丁芳,王丽,覃淮,沙那瓦尔·吐尔逊江.从美国电视剧《无耻之徒》看美国文化价值输出[ J ].传播力研究,2018,

    2(28):76.

    【作者简介】? 张永利,男,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处副教授;

    林于会,女,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后期资助项目“美国电影中的自我价值认同探究——以电影《绿皮书》为例”(编号:HQ2020004)、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从叙事角度和文本特色看文学向电影的转变”(编号:201504191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