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而部编本教材又有着群文阅读的特点,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有利于彰显学生主体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情境、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并设置相关的写作训练,这样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一.情境教学法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运用的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优化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1],即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方式有目的的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创设的情境相结合,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深入课文文本中进行学习,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同时,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以单元的方式组织编排课文,每个单元都有其不同的“内容主题”,并且倡导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2]即教师有意识的根据课文中的教学要点,选择几篇相关联的文章,让学生在一堂课或者两堂课的时间里进行阅读,并以这些要点为切入点让学生结合其他课文文本进行回忆、思考、再学习。

    情境教学法与群文阅读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能够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文本内容、思想感情等,也易于学生有效结合、使用单元的主题,情境教学法运用于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相比的优点,能够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运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的学生他们处于特殊阶段,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正处于小学与中学的适应期,初中的学生身上还保留着小学生的一些特点,这就要求初中语文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不仅有利于让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其主动性和主体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部编本群文阅读会使教师感觉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为了达成教学任务进行快速讲解,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这将极大地损害学生的语文学习。如果教师能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片段的同时,深刻理解、把握作者通过某些字词句篇想要表达的情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3]并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联想、想象,创设相关情境,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可感的情境,在情境中学习、感悟,使学生逐步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产生对话、交流,那么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项非常复杂的的工作,特别是对初中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培养。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内涵进行开拓、补充、再创造的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所感,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所想、有所思,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使他们仿佛看到课文描写的形象、受到感染。同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考都带有学生的个性特点,渗透了每个学生的情感、意志、思想等等,因此他们的联想都是独特的,是富有创造性的。

    此外,初中学生又处于思维十分活跃的时期,他们不受太多思维框架的束缚,有其自身独特的想法,想法富有创造力,对于课文他们有着自己的认知与理解,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便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地解读与理解课文文本。

    (三)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并非偶然发生的。学生阅读课文后,能够根据课文所写内容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群文阅读,以一篇课文的学习联系其他课文,能够抓住课文的某一个要点,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其他的课文联系起来,共同创生情境,让学生通过课文仿佛能够看到、听到、触碰到那些场景,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地学习课文的知识内容、思想感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学习,这样课文才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让学生通过把握课文的语言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深入感受文本,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情境教学法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运用的策略

    (一)贯穿教学过程,开展情境

    语文课堂的教学在解读课文阶段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方法有很多,下面集中阐述两种教学方法:

    一是朗读课文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并提出相应的朗读要求,即“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4]。通过朗读,学生能够逐渐品味课文语言,走进作者、感受作者情感,从而开展与之相关的情境。比如教师在解读《望岳》这篇古诗时,教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多遍朗读,把握好古诗朗读的韵律、节奏、强弱音等,从而创设泰山高大巍峨和作者登上山顶时俯视一切的情境,感受泰山的雄伟磅礴和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是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不仅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能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地创设情境。比如教师在解读《背影》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学生可能对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描写有所感触,以此创设情境;有的学生可能对“我”对父亲的书信落泪的描写有所感触,从而创设情境等等,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学生各抒己见、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交流他們所创设的情境、所产生的感触、体会,从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巧妙设置,将情境教学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结合学生生活,进入情境

    语文源于生活,也要回归到生活。语文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但许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便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从而达到语文服务学生生活的目的。

    语文源于生活,许多课文内容、情节都是作者对自身生活的描写,或是表达了作者在生活中的一些想法与情感,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生活背景,从而将此作为情境教学的一个切入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展开情境教学,将自己创设的情境不断的充实完善,用学生的切身体验感受作者不一样的情感,从而将课文、作者、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对话是双方的,是作家与读者通过作品这一准主体而实现的。”[5]让学生通过作品与读者产生沟通交流,让“语文教学生活化”[6]。

    此外,语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让“学生生活语文化”[7]。教师在平时上课时要多用、巧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要让这种学习方法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而且要培养学生善于联想、想象,创设不同的情境,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进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这样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与课外阅读中也可以自主独立的将知识融会贯通。

    (三)设置写作训练,运用情境

    现在有不少的学生觉得写作难,无话可写,教师在阅读学生的作文时也发现了学生作文内容干瘪的问题,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则能有效改善这一问题,群文阅读要求学生能够抓住一组文章的共同话题进行阅读,并强调略读,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素材、奠定了良好的写作基础,而情境教学法则有助于学生联想、想象,“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写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文章。”[8]

    情境教学法需要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由作文的题目、类型、情节等作为开展运用情境的切入点,从而联想到所学的课文,联想课文中作者精巧的构思,巧妙的语言,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联想到自己所读过的佳句美文,以此对自己作文的结构、内容、语言等等做适当的调整与补充,完善充实自己的文章,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回忆联想,将课文创设的情境与自己生活发生的事件结合在一起创设新的情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作,此时学生可能从动作、修辞、表达等各个方面进行写作,这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作文内容,使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并巧妙地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与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004.

    [2]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5]曹明海.语文教学解释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022.

    [6]李镇西.语文:让心灵自由飞翔——我的语文教育观[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4):5.

    [7]李镇西.语文:让心灵自由飞翔——我的语文教育观[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4):5.

    [8]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 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28.

    本文为“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XSJCX19_006

    (作者介绍:刁玉萍,揚州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