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网上养殖对肉鸭圈舍环境与生产性能的影响
邵坤 王佩良 孙鎏国 顾勇 沈伟 薛茂军 刘勇
摘要:发酵床网上养殖方式,可以改善肉鸭(番鸭)养殖环境,提高肉鸭(番鸭)生产性能,减少养殖粪污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发酵床翻耙前后与常规网上养殖氨气浓度的对比,结果发酵床网上养殖氨气浓度前后变化不明显(发酵床翻耙通风后数据),常规网上养殖(非发酵床)氨气浓度随着肉鸭(番鸭)日龄增长、产粪量增大而逐渐增加,验证了发酵床网上养殖方式促进了肉鸭(番鸭)养殖环境改善;通过对两种养殖方式生产性能数据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番鸭)有一定的生产性能优势,料肉比降低、用药量减少、利润增加,验证了发酵床网上养殖可以提升其生产性能。也进一步验证了发酵床网上养殖是当下较为适宜的肉鸭(番鸭)养殖模式,为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番鸭)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番鸭);环境;生产性能
中图分类号:S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03-0005-03
近年来,盱眙县肉鸭养殖发展迅猛,番鸭已成为主要的肉鸭养殖品种。采用网上平养是番鸭养殖的主要方式,但是饲养过程中,由于鸭的消化道比较短,粪便中有机物含量高,含水量大,网上养殖的限制粪便无法及时清理,鸭粪中的有机质变质发臭,滋生病菌,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极易引发肉鸭呼吸道、消化道、免疫系统损伤,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疾病。2016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畜禽污染源的整治。发展肉鸭(番鸭)发酵床网上养殖,可以减少养殖粪污对环境的影响,能够较好地解决当前的畜牧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番鸭)涉及到发酵床制作与管理、肉鸭(番鸭)网上饲养管理和肉鸭(番鸭)免疫和疾病防治等技术。通过前期在2户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番鸭)的技术总结和之后的示范推广,现在盱眙县又有41户发展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番鸭),推广应用发酵床网上养殖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1 发酵床的制作与管理
1.1 圈舍与发酵床建设
肉鸭舍多采用简易保温大棚的结构,鸭舍长100 m,宽10 m,檐高2.2 m,顶高3.8 m。舍内左右各一个发酵床网上养殖栏,每个养殖栏由一组发酵床床体组成,每个发酵床床体宽3.7 m,发酵床网床离地面1 m,两侧为高0.5 m的轨道墙,用于铺设翻耙机行走轨道。床体与棚舍间0.2~0.3 m做水线或水槽,床体上靠近水槽处设挡水板条,减少肉鸭饮水对发酵床的影响。发酵床床体垫料厚度0.4 m,由稻壳、锯末和益生菌等组成。
网床可拆卸,便于清洗、消毒与翻耙机的维修。同一栋鸭舍中的两个发酵床床体共用一个翻耙机,通过一个转运系统实现共用。
1.2 垫料
垫料原料以锯末、稻壳为主,其中锯末所占体积比应>40%,也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吸水性强、透气、来源丰富的本地农副产品代替部分锯末(20%~30%)或稻壳,如农作物秸秆、玉米芯粉、竹糠、菌渣、蘑菇渣、酒糟、花生壳、稻草等。垫料需贮存在通风干燥处,并做好防霉措施。按照发酵床面积、厚度计算所需垫料量。
1.3 菌种
发酵床中添加的菌种为新一代发酵床菌种,以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纳豆菌等多种发酵床专用有益菌为主;或者新一代“反硝化-脱氮-酸化-同化吸收-解磷”发酵床菌种,以乳酸菌、反硝化细菌为主,辅助以解磷解钾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酶制剂复合而成。菌种添加量严格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1.4 日常管理
1.4.1 水分控制 发酵床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点是水分控制。温度作为降解效果的最直观表征,与发酵床的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即含水率过高易导致厌氧发酵,氨气越浓,运行效果越差,因此发酵床含水率必须控制在60%~65%之间。若发现垫料含水率>65%时则需及时补充部分新鲜干爽垫料及部分玉米粉(0.50 kg/m3),并适度增加翻耙频率。翻耙频率的确定决定于发酵床的含水率与其内的粪水量。
1.4.2 翻耙 一般情况下,配备自动翻耙机的舍内发酵床翻耙频率为 1~2次/d;但当发酵床垫料含水率过高(>65%)时,则需适度增加翻耙频率或补加垫料。对于需要在网床式发酵床上饲养雏鸭的肉鸭养殖户,建议前 21 d不要翻动垫料。翻耙宜在喂料后、开启风机通风后进行,以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减少应激。若在翻耙过程中发现垫料厚度有所降低,应及时补充垫料至原有厚度,以保证发酵效果。
1.4.3 菌种补充 根据发酵床的运行情况确定补充菌种的频率。一般情况下,每 21 d补菌1次。添加量为首次菌种用量的一半。补充菌种的方式视垫料含水率而定,若垫料含水率在适当范围内则可将菌种与水稀释后均匀喷洒在垫料上,再翻耙均匀;若垫料含水率较高时则可将菌种与部分锯末混合均匀后直接撒在垫料上,再翻耙均匀。当垫料水分正常但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加大菌种添加量,也可补充些玉米粉以助升温。
1.4.4 通风换气 通风有助于发酵床水分散失(增加湿度差)及氨气浓度的降低。通风方式包括:第一,靠两侧卷帘的水平通风;第二,利用天窗的循环气流通风;第三,机械性通风或强制通风,利用风机、引风机通风。利用卷帘、天窗通风的鸭舍,在非保温季节时保持常开状态,冬季时在保证舍内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通风;对于有条件的肉鸭养殖户鸭舍都要求安装风机进行强制通风,通风频率及时间取决于舍内氨气浓度和湿度状况,一般要求在日间喂料后间歇通风,但气温低的季节通风时切忌舍内温度骤降。
2 肉鸭(番鸭)网上饲养管理
2.1 雏鸭的饲养管理
2.1.1 环境控制
(1)温度。温度控制是肉鸭育雏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必须做好育雏阶段的保温工作。舍内温度随日龄的增长可逐渐降低,2周龄末可降至室温。1~3日龄适温为35 ℃,3~8日龄为35~32 ℃,8~14日龄为31~28 ℃。
(2)湿度。育雏舍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有利于雏鸭卵黄的吸收。随日龄增加,湿度应逐渐降低,要注意保持鸭舍的干燥,要避免漏水,防止粪便、垫料潮湿。
(3)密度。雏鸭的饲养密度与雏鸭的运动、育雏室空气及室温等密切相关,饲养密度应随雏鸭日龄增长而不断调整,网上养殖1周龄30~50只/m2,2周龄15~25只/m2,3周龄10~15只/m2。
(4)光照。光照可以促进雏鸭的采食和运动,有利于雏鸭的健康生长。1~3日龄光照24 h,光照强度12 lx(或按3 W/m2计算);4日龄以后采用23 h的光照,光照强度8~10 lx。
(5)通风。通风的目的在于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更换新鲜空气,并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2.1.2 饲养管理
(1)潮水。也称点水,鸭苗进到鸭舍适应环境温度30 min后即可潮水,即将雏鸭放入放有清洁水的大盆内3~5 min,以刺激雏鸭尽快排除胎粪和习惯水性。
(2)分群。雏鸭接入育雏舍后,应根据体质强弱和大小进行分群(栏)饲养,特别是弱雏要放在靠近热源即室温较高的区域饲养,每群以200~300只为宜。
(3)初饮与开食。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雏鸭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饮水后约2 h就可喂食。
(4)饲喂次数。初生的雏鸭喂料要少喂勤添,每次喂料不能太多,以防变质,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过渡到定时定餐。
(5)保健与免疫。针对不同的季节以及社会养殖大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保健免疫程序(表1)。
(6)扩栏。鸭群在第5天左右,可第一次扩栏,扩栏速度根据鸭群的密度及季节而定,夏秋季相对快些,冬春季节则慢些。
(7)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对保证鸭群安全生产尤为重要。主要是防火、防煤气、防重大疫病、防各种应激意外等。
(8)卫生消毒。卫生消毒包括清扫、水冲、洗刷等,这些措施可清除大量病原微生物。
(9)适当淘汰。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对生长稍微不良的弱雏,应选出分开饲养、精细护理,使其追上生长良好的鸭,淘汰率一般不应超过0.5%。
(10)断喙剪趾。正常情况下,在12日龄对鸭只进行断喙,35日龄进行剪趾。断喙的目的是防止鸭群啄毛以及不必要的饲料浪费,剪趾是防止被番鸭脚趾伤害。断喙剪趾前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饮水中添加多维以减少应激。
2.2 中大鸭的饲养管理
从育雏舍移至中大鸭舍(分段扩栏)时,应降低饲养密度,改喂营养水平较低、粒度较粗的中大鸭料。
2.2.1 过渡期的饲养
(1)饲料过渡。20日龄开始逐渐过渡成中大鸭料。转料有3 d的过渡期,使鸭群适应新的饲料。转料时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中草药和抗生素,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2)调节温度。寒冷季节,自然温度与育雏末期的室温相差太大(一般超过3~5 ℃),中大鸭舍应在开始几天适当增温,逐步过渡到自然温度即可。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保温与通风。
(3)转舍。转群前必须停料3~4 h待鸭群空腹后方可运出或赶出。
2.2.2 饲养管理要点
(1)日常检查。每天早晚检查鸭群精神状态、采食量、饮水量、场地粪便和鸭舍环境等情况。
(2)采食和饮水。中大鸭一般自由采食,每天喂料2~3次,严禁控料。
(3)环境卫生。加强舍内清洁卫生管理,注意加强通风,保持舍内清洁干燥。
(4)饲养密度。随着日龄增加,要不断降低密度,以满足中大鸭不断生长的需要,到上市前逐渐降低到合理密度。
(5)分群饲养。按大小强弱分群,将体重较小、生长缓慢的弱鸭集中喂养并加强护理,使其生长发育迅速赶上同龄鸭,不至于推迟上市。对于残次病鸭应尽早淘汰,以免浪费饲料。
(6)防暑降温。在炎热的天气下,运动场应多设置水盆,让鸭溅水洗身,或者安装喷雾设备直接向鸭身喷水。鸭舍两边搭设遮阳棚加强绿化(种树)等。舍内安装风扇,加强通风。饮水中可添加维生素C、小苏打等缓解热应激。
(7)停药。育肥好的肉鸭适时上市,上市前7 d,应按药物使用规定停喂一切药物。
3 数据对比分析
3.1 肉鸭(番鸭)发酵床网上养殖与非发酵床网上养殖圈舍氨气浓度对比
采集发酵床网上养殖和常规(非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番鸭)户同期饲养的不同周龄阶段圈舍氨气浓度数据(表2)。由表2可见,发酵床网上养殖整个养殖周期氨气浓度前后变化不显著(发酵床翻耙通风后数据),非发酵床养殖整个养殖周期氨气浓度随着肉鸭(番鸭)日龄增长、产粪量增大而逐渐增加。经过对氨气浓度记录数据分析,发酵床和非发酵床在1~3周龄,发酵床网上养殖(还未进行正常翻耙)和非发酵床常规网上养殖两种方式氨气浓度差异不明显;3~6周龄,两种养殖方式氨气浓度差异明显;6周龄至出栏,两种养殖方式氨气浓度差异极明显。
3.2 肉鸭(番鸭)发酵床网上养殖与非发酵床网上养殖生产性能和效益对比
分别采集6~10月份同期饲养出栏的发酵床网上养殖和常规(非发酵床)网上养殖各11户的养殖生产性能数据(表3),通过表3数据可以看出,发酵床网上养殖有一定的生产性能优势,只利(每只肉鸭利润)相对高,只药(每只肉鸭用药)相对减少,还降低了粪便对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发酵床网上养殖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3.3 小结与讨论
当前保温大棚饲养肉鸭多为自然通风,对比采集的氨气数据受通风情况影响不够精确,通过采用相同时期、相似棚舍条件的两种养殖模式氨气浓度数据,基本能反映出各自氨气浓度情况。综合分析,在寒冷季节、相对密闭的养殖环境下,发酵床网上养殖相对于常规(非发酵床)养殖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优势更加明显,生产性能提高和效益增加更加显著。
(1)王远孝等[1]研究发现,发酵床养殖能改善舍内和周围环境。发酵床网上养殖的鸭舍空气中的氨气味道和其他废气明显低于没有使用发酵床网上养殖的鸭舍,不仅提高了鸭群的健康度,而且还降低了鸭舍内废气对鸭舍周边环境的影响。
(2)发酵床养殖解决了鸭粪处理难的问题。常规网上养殖的鸭粪由于含水量较高,需要进行堆积发酵,晾干。每养完一批鸭需要清理一次,不仅增加了劳动量,而且还对周边环境带来了影响。发酵床网上养殖的鸭粪经过益生菌的发酵处理,转变成了可以直接使用的农家肥,养殖7~8批次鸭才清理一次,不仅降低劳动力,同时经过益生菌发酵过的鸭粪可以方便地全部转移到农田施用,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粪水造成污染。
(3)发酵床养殖有效解决了鸭舍内苍蝇多的问题。
(4)发酵床养殖降低了冬天的保温费用。
(5)发酵床养殖能提高番鸭的生产性能。发酵床网上养殖改善了鸭舍内的空气质量,番鸭的健康成活率、生长速度、生长均匀度和饲料报酬都得到了提高。
(6)林勇等[2]研究表明,肉鸭发酵床养殖技术基于控制粪便排泄与污染,追随自然农业理念,无冲洗作業,低排放可缓解养鸭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属于生态养殖新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肉鸭规模化养殖与环境保护、产品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发酵床网上平养可提高肉鸭的成活率、饲料报酬,改善舍内外环境。研究并推广肉鸭发酵床养殖技术,将为农村养殖户提供新的肉鸭养殖模式与技术支撑,也可减轻肉鸭养殖业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的压力,实现农民增收和肉鸭养殖业生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远孝,王 恬.发酵床养猪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S):193-196.
[2] 林 勇,赵 伟.肉鸭发酵床养殖综合配套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23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