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民歌文化渊源、认同与传承的维度关系
张灿 张倩芸
【摘 要】龙州民歌逐卜调作为凝聚当地文化的独特艺术符号,在不同的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以歌为媒、以歌传情的互动形式逐渐成为传唱区域该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音乐语言符号。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龙州民歌逐卜调的传承群体出现的断层现象应引起关注,须集合政府、民间、学界三方力量探寻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使龙州民歌逐卜调的音乐语言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仍保持生命力。
【关键词】壮族民歌逐卜调、文化渊源、文化认同、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2-0050-02
龙州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部,聚居有壮汉瑶苗回侗等民族。其境内壮族民歌主要有三种,分别根据其流传区域分为逐卜调、金龙调和龙州调。龙州壮族民歌又称旦歌,其诞生地相传在逐卜乡牌宗村一带[1]。歌词用古方块壮字记载,以壮语南部方言左江土语演唱。本文要讨论的是龙州壮语民歌中具有歌源意义的逐卜调的艺术风格与研究价值。
一、文化渊源:血缘与地缘的寻根视域
地方性是龙州壮族民歌的本质特征,龙州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以唱代说、以歌传情的习俗,无论是红事喜事,或是过年过节,大凡有外村人进村或从村里路过都要请歌对歌。龙州壮语民歌逐卜调作为跨越中越边境地域的一种曲调,与其共通的壮语南部方言左江土语区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广泛流传于逐卜、武德、响水、金龙、水口、上龙等乡镇及大新、天等、江州、宁明等县(区) 壮族、布侬族群以及越南下琅县侬族地区[2]。越南史学家陶维英说:在从高平至芒街的越中边界两侧地区,虽已划入两国版图,但那里的居民都是少数民族——主要是岱人和侬人(以前为壮人)[3]”。相关研究表明,壮、岱、侬族均为百越中的骆越之后,因此从历史渊源、语言文字、地域分布等各方面来看,都可以说是一个同源民族。由于长期居住在相邻的区域,共同生产和生活而受到同样的风俗、习惯、文化的影响往往具有同样的地方性特点,从而产生了具有强烈地方色彩和浓厚本土气息的音乐语言文化。
在逐卜乡的牌宗村一直有着“?西牌宗”之说,即旦歌根源之意,因此龙州壮语民歌逐卜调也被当地人称为“牌宗调”。关于逐卜调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逐卜调,也称之为“旦歌”。据当地人表示,逐卜调以前并不使用这一称谓,后来由于当地的文艺工作者建议才改用该称呼。其原因有三个,第一,从逐卜调演唱场合和内容来看,龙州县部分地区的壮族人会在每年的霜降歌圩中演唱逐卜调,而霜降歌圩翻译成壮语为“霜降巷旦”,且“旦”与“谈”谐音,即谈情说爱的歌曲。第二,从音乐体裁上看,逐卜调分为日歌和夜歌两种,演唱者在每首夜歌的结尾均会加上“旦”字衬词,因此称为“旦歌”。第三,则与其民间传说相关。相传两千多年前,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里住着一位老猎人。一天,老猎人在打猎过程中发现了部分肥沃的土地和一口清泉,于是他带领当地人移居于此。老猎人有一位年方十六的女儿,叫“阿旦”。阿旦美若天仙且非常聪明,能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心里的喜怒哀乐通过歌曲表达出来。她唱的歌欢乐时叫人“双手欢跳上半天”,悲伤时让人“泪滴下土能插田”。[4]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阿旦,因此把她唱的歌统称为“旦歌”。
二、文化符号:信缘与趣缘的认同价值
地方方言是一个地区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龙州壮语民歌逐卜调表征的重要因素,是逐卜调音乐风格的显著特征。龙州壮族地区素有“以歌代言”的传统,逐卜调也成为壮族人民在辛勤劳作中自娱放松及在“歌圩”中交朋结友、传情达意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壮族人民对自己的音乐语言总是赋予一种特殊的感情,并按照自己的心理认同来表述演唱类型与歌词内容,对自己民族传唱的民歌倾注丰富的感情。
逐卜调按其演唱时间和场合分为日歌和夜歌,日歌即白天在田野山间演唱,夜歌则晚上在家中演唱。日歌唱法简单,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三句歌,同时内容单一,无非男女初次见面、相约进一步交往之类。而夜歌的形式则复杂得多,唱词也越来越深奥,双方为了考验对方的智慧,在论歌过程中常常将历史的人和事作为背景,通宵达旦地进行问答。从题材上看,逐卜调可分为情歌、叙事歌、礼俗歌、节令歌等。其中,情歌以谈情说爱为主,在男女双方临场发挥创作歌词来展现智慧,较为即兴。如《歌词一》则以男女对唱的形式将比拟化的歌词演唱出來,从而表现男女的爱恋之情。而叙事歌则以历史故事为主,如《三国演义》《薛仁贵》《盘古》《董永》《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其篇幅较长。据当地人描述,叙事歌最长的有三万多字,达到4800句。
《歌词一》:
男:娘媚育许麻登内? ? ? ? ? 女:俩哥后许踩过那
看元象同花红开? ? ? ? ? ? ? 象比太阳印入眼
俩哥见麻心欢齐? ? ? ? ? ? ? 俩娘心任追垦麻
两娘过麻杰讲个? ? ? ? ? ? ? 生死俩叟齐斤守
迷果欧麻列本哥? ? ? ? ? ? ? 象同鸟古育托剖
何干托齐得吸和? ? ? ? ? ? ? 真心交情内娘叟[5]
一般来说,地方性民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三重价值:一是教育价值,即通过演唱的歌词自身蕴含的伦理道德教化群众;二是娱乐价值,即以日歌为主的自娱型和以夜歌为主的娱他型;三是符号化价值,逐卜调是该逐卜乡一带民众用本地语言所表述出来的音乐语言,是该传唱区域的民族情感象征。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逐卜调传唱区域民众的音乐语言表述未受到现代化与流行文化的影响,多数人坚持用地方性的音乐语言表述自己的情感,成为民众娱乐交流沟通的日常方式,是龙州壮语民歌逐卜调音乐符号化价值的体现,展示了其独特的音乐文化,强化了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
三、文化传播:业缘与学缘的传承保护
业缘与学缘是文化艺术传播与继承的重要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业缘关系概指逐卜调在传唱区域所形成的传播渠道和网络关系;学缘关系则是指通过学习或学术研究在交流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泛龙州壮语民歌逐卜调传唱与研究文化关系,两者都是传承的重要载体。
第一,歌圩传播。《龙州县志》记载:“四月间,乡村男女指地为场,赛歌为戏,名曰‘歌圩”[6]。歌圩,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互动形式,其功能带动了逐卜调的传播与发展。在逐卜,人们将歌圩称为“笼筒”。传统的“笼筒”主要是在农闲时期以群众自发集聚演唱居多,他们即兴演唱,自由发挥,通过逐卜调的旋律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与生活的酸甜苦辣。而现今的“笼筒”则成为一种在固定节日中事先预定的节庆活动,如春节联欢活动、甘蔗文化节、“牌宗昆那民俗文化节”等。无论何时,歌圩都是当地人盛装出席的场合,以歌传情,借歌择偶。再者,在现今的歌圩中制定了“山歌擂台赛”,通过比赛考察歌手的编词能力、应变能力等,让歌者斗智斗勇。龙州壮族民歌逐卜调也正因此这些转播载体而得以发展与传承。
第二,口头传承。在龙州壮族民歌逐卜调中,由于其歌词常用古壮字记载,因此有专门的字书传习,而该字书主要掌握在民间歌者手中。同时,由于古壮字难学难写,因此,在传唱过程中以口头传承为主。而现今受到汉化因素等影响,部分的古壮字歌本会写上汉壮对照字,以方便其演唱。但是,由于现代文化因素的冲击,大多数年轻人对逐卜调不重视,歌者的年龄层以中老年龄段为主,为其延续形成了较大的阻碍。
第三,政府引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对文化生活的重视,当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号召,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逐卜乡在龙州县文体局的支持下,每年利用专项活动经费定期举办“牌宗昆那民俗文化节”“木棉花开·相约逐卜”等活动,在活动中演唱逐卜调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外,政府为了宣传各项政策,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会在歌曲里面加入一些时事政策方面的内容,为百姓传输更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
第四,网络传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子工具智能化等新媒体微信通信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等工具,而微信也成为壮族民歌传唱交流的重要网络平台之一。2009年7月,龙州县文体局农瑞群老师发起组织的“龙州县文联山歌活动中心”正式成立,为龙州县山歌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近年来,农瑞群老师组建“龙州县文联山歌活动中心”微信群,集聚山歌传唱者和研究者共401人,每天都有传唱者自发发起对歌,改变了传统“歌圩”的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成为了推动山歌传唱的重要载体。
回顾历史,龙州壮族民歌逐卜调在其传唱区域曾经历了人人皆歌的时期,人们将唱歌当作抒发情感以及传情交友的重要媒介。再到政府引导,成立“龙州县文联山歌活动中心”,加强对民族山歌活动的组织领导、理论宣传、新秀培养、文化传承等工作,培育节庆歌圩传承载体。如今发展成为日常线上微信传唱和线下节庆活动的传承模式,共同维系族群的共同文化记忆。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青年一代已经很少会唱本民族的歌了,一些民族传唱爱好者一般集中在50-60岁左右的中老年群体,这种断层现象表明龙州民歌逐卜调的传承与保护存在危机,必须强化政府、民间及学术界对龙州民歌逐卜调的联动保护体系。
四、结语
龙州民歌逐卜调作为凝聚当地文化的独特艺术符号,其血缘与地缘的关系为传唱区域的该族群在时间与空间上创造了共同的寻根视域。在民间传承中,龙州民歌逐卜调在不同的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以歌為媒、以歌传情的互动形式逐渐成为传唱区域该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音乐语言符号。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龙州民歌逐卜调的传承群体的断层现象应引起关注,须集合政府、民间、学界三方力量探寻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使龙州民歌逐卜调的音乐语言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仍保持生命力。
参考文献:
[1][4] 农瑞群.旦歌:跨越中越边界的骆越天谣[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2).
[2]肖璇.壮族夜间对歌的音乐与仪式性脚本[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3]黄玉琴.壮族传统歌圩的现代构建——基于广西逐卜歌圩的个案研究 [D],浙江大学,2014.
[5] 喻兴婷.论广西龙州旦歌的审美特征及功能[J],艺术评鉴,2016,05.
[6]龙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龙州县志[M],南宁市: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一般项目《广西中越边境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的互动和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5YJC760124)阶段性研究成果;广西艺术学院科研一般项目《广西龙州逐卜民歌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YB201603)。
作者简介:张 灿(1982-),男,湖南祁东人,广西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张倩芸(1988-),女,广西梧州人,讲师,硕士,广西艺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处),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