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肝胆系统常用生化指标及临床意义

    张风荣 孙燕

    摘要:肝胆系统血清生化分析是评价肝胆系统状态、评估肝胆系统功能的重要诊断方法,犬猫肝胆系统生化检查指标主要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葡萄糖、血氨等。就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犬猫;肝胆系统;生化指标;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S85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04-0016-02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内脏器官,其结构、功能和病理学特征都很复杂。肝脏功能多样,单一的诊断方法无法诊断肝病及其潜在病因。在对肝胆疾病的筛查中,血清生化分析为肝胆疾病的状态提供了特异信息,还可评估肝功能损伤情况,肝功能测定是肝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临床中用于肝胆系统功能评估的最主要检测指标主要分为检测受损伤肝细胞释放的酶类、与胆汁淤积有关的酶及肝细胞功能检查。现将犬猫肝胆系统生化检查指标的临床意义作一概述,供宠物临床参考。

    1 肝细胞损害释放的酶及临床意义

    肝细胞浆内存在高浓度的酶,血浆酶活性升高表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受损,酶逸到或漏到血液中。这些成分一般称为“泄漏酶”,犬猫最有诊断意义的主要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1 ALT

    ALT以前称谷丙转氨酶(SGPT)。犬、猫和灵长类动物的ALT主要来源于肝细胞,游离于肝细胞质中。在这些物种中,ALT被认为是一种肝脏特异性酶。马、反刍动物、猪和鸟等动物不是肝脏特异的,还来源于肾细胞、心肌、骨骼肌和胰腺。使用皮质类固醇或抗惊厥药物会导致血清ALT升高。ALT水平通常会在肝细胞受损后12 h内升高,并在24~48 h内达峰值。除非存在慢性肝损伤,一般ALT会在几周内恢复正常[1]。

    1.2 AST

    AST以前称谷草转氨酶(SGOT)。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红细胞、心肌、骨骼肌、肾脏和胰腺等多种组织也含有丰富的AST,AST水平升高表明非特异性的肝损伤,剧烈运动或肌肉注射也可导致AST升高。临床中AST升高最常见于肝病、肌肉炎症或坏死、溶血,所以,若AST升高则须先检查样品是否溶血。在诊断为肝损伤前应先测定肌酸激酶(CK)的活性,排除肌肉损伤造成的AST升高的可能性[1,2]。

    2 与胆汁淤积有关的酶

    碱性磷酸酶(AP)和 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性反应一些刺激下酶的合成和释放。胆汁淤积是最强的刺激。

    2.1 AP

    幼年动物处于活跃的骨发育阶段,因此,AP主要来源于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健康成年犬猫几乎所有的AP都来源于肝脏。在成年犬猫,最常用于检测胆汁淤积。

    2.2 GGT

    GGT存在于许多组织中,包括肾上皮组织、乳腺上皮组织(尤其哺乳期)以及胆管上皮組织,但它主要来源于肝脏。患有肝病尤其是阻塞性肝病时,血液GGT水平会升高。

    在患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犬猫,血清AP和GGT活性趋向于同等升高,但猫的变化较不明显。这两种酶在猫肝脏中浓度较犬低,尤其GGT是猫肝脏疾病的一个重要表现。猫血清AP活性明显升高而GGT变化不明显是肝脂质沉积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但还必须考虑肝外胆管梗阻[1]。

    3 肝细胞功能的指标

    肝细胞功能指标包括胆红素和胆汁酸。只有在肝脏组织受损2/3~3/4时,肝细胞产生的其他物质才会显示异常。因此,它们并不是肝功能的敏感指标。这些较敏感的指标包括白蛋白、氨和胆固醇。

    3.1 血清白蛋白

    肝脏是惟一产生白蛋白的脏器。排除其他非肝脏合成减少的原因(如肾小球或胃肠道蛋白大量丢失、出血等),低蛋白血症可能是肝脏不能合成白蛋白的表现。由于犬猫血浆白蛋白的半衰期为8~10 d,且只有肝细胞损失近80%时,才会出现低蛋白血症,因此出现低蛋白血症表明机体患严重慢性肝功能不全[2]。判读血清蛋白浓度时,应注意幼年犬猫的总蛋白浓度低于成年犬猫,幼犬的白蛋白浓度与成年动物相似,而幼猫的白蛋白浓度低于成年猫[1]。

    3.2 血清胆红素

    胆红素是一种由巨噬细胞降解血红蛋白而产生的不溶性分子。胆红素和白蛋白结合转运到肝脏。肝脏代谢并结合胆红素,转化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并分泌出构成胆汁的一部分。胃肠道细菌将其转变为尿胆原和粪胆原,粪胆原降解为粪胆素,由粪便排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和尿胆原也可被直接吸收入血,由肾脏排泄[2]。

    胆红素是用以判断黄疸的病因、评估肝功能和检查胆管通畅程度的指标。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表明胆管阻塞。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表明吸收存在问题或者过量红细胞破坏,多见于肝性损伤或溶血性疾病。

    3.3 血清胆汁酸(SBA)

    “初级”胆汁酸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在肝细胞中合成,并在分泌入胆汁前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结合。胆汁主要储存在胆囊内并在胆囊中浓缩,在缩胆囊素作用下被释放到十二指肠。在小肠中促进脂肪吸收后,大部分胆汁酸会被高效吸收进入门脉并回到肝脏,等待再次被摄取和分泌进入胆汁。一小部分“初级”胆汁酸逃避了重吸收,被肠道细菌转变为“次级”胆汁酸,其中一部分也会被重吸收进入门脉循环。肠道吸收胆汁酸非常高效,但肝脏从门脉中吸收胆汁酸的效率较差。这是禁食犬猫外周循环血液中存在少量胆酸的原因。当采食时,大量胆汁酸进入小肠和门脉循环,正常犬猫餐后总胆汁酸比餐前升高3~4倍。禁食或餐后SBA异常升高反应了肝脏分泌胆汁酸功能紊乱或胆汁酸沿门脉返回肝脏的路径或肝细胞摄取胆汁酸异常。SBA降低可能是小肠对胆汁酸的吸收不良引起的。

    评价SBA的标准方法[1]:动物禁食12 h后,采集3 mL血样待检;然后饲喂少量脂肪含量正常的食物,餐后2 h再次采集3 mL血液检查。现在常用商业化酶试剂盒检查SBA,非常方便。总SBA检测已成为确定犬猫肝胆功能的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方法。

    3.4 血氨

    血氨浓度检查并没有包含在肝病的标准筛检项目中。如果犬猫病史检查或体格检查暗示可能存在肝性脑病,则应测定禁食血氨浓度。正常犬禁食血氨值小于或等于100 mg/dL,猫小于或等于90 mg/dL。采集血样前,动物需禁食6 h以上。

    3.5 胆固醇

    在患严重影响胆管的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阻塞的犬猫中,由于游离胆固醇排泄障碍和继发回流进入血液,总胆固醇浓度会升高。血清总胆固醇降低常见于先天性门静脉短路的猫和犬。低胆固醇血症是用于合成胆汁酸的胆固醇吸收明显改变的标志。

    3.6 葡萄糖

    在犬猫肝胆疾病尤其是猫,低血糖症不太常见。当动物患获得性慢性进行性肝胆疾病且肝脏丧失80%以上功能时,可能出现不能维持正常血糖浓度。低血糖多见于犬慢性进行性肝胆疾病晚期。犬先天性门静脉短路常出现低血糖。

    3.7 尿素氮

    生产尿素是肠内氨的一种解毒方式,只能在肝脏进行。但血清尿素常受非肝脏因素的影响。食欲废绝引起的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治疗慢性肾衰、结石等而有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是引起血清尿素氮(BUN)下降最常见的原因。持续多饮多尿可使BUN值偏低。如果犬猫食欲好,饮水正常,食物中蛋白质适当,而BUN偏低,需查肝脏不能将氨转化为尿素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RICHARD W.NELSON C.GUILLERMO COUTO.小动物内科学[M].第三版.夏兆飞,张海彬,袁占奎 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 (美)查尔斯,(美)马吉.兽医临床实验室检验手册[M].夏兆飞 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