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的策略与方法

    谈洁

    文本细读由英美新批评派文艺理论家林斯·布鲁克斯所提倡的,而林斯·布鲁克斯在著作中曾说明文本细读方法是一种文学作品的研究方式,主要利用语义学方式深度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以及思想等。相较于通读、泛读,文本细读是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更加倾向于对本文的深度解析与深度理解。

    语言的魅力是不可估量的,文学的价值是永恒的,因此强化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领略到中国汉字的魅力价值,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学生的思考能力,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及学生的日常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故此,本文主要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进行以下几点分析,以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整体水平。

    一、注重文本诵读

    文本诵读相比于文本默读,精髓在于心与口的合二为一,利用语言,可以加深对文章中人物、景物以及动物的形象认知,进而透过形象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文本细读教学方法,有效指导学生带有感情地进行本文诵读,实现心与口的二合为一,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课文中的一字一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便于实现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有感情地进行本文诵读,不能将课文内容遗漏,应确保课文内容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地抒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加强学生对于语音、语调、语言、情感的掌握力,才能发挥文本细读的教学作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值得初中语文教师注意的是,教师应该立足于课文内容,选择更加适合的本文诵读形式,如学生齐读、示范诵读、配乐朗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全面展现文本细读教学的优势作用。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细读教学方式,首先为学生进行示范诵读,帮助学生扫清生字词的障碍,进而让学生自由阅读,了解与体会文章的大致意义,最终通过学生齐读的方式,细细品味文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的美丽景色,感受文中作者词语应用的绝妙之处,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又能体会到作者对于春的赞美之情。由于整篇散文较长,学生齐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个别学生溜号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学生齐读之后,向学生提出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加强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掌握,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之中。

    二、注重文本细读切入点

    文本细读是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之一。任何方法都有属于自己的应用技巧与应用标准,因此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文本细读的切入点,有效地引入与展开,有利于提高文本细读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整体阅读学习效果。在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展开细致的讲解,深入挖掘课文中更深层次的含义,

    便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能力,

    提高学生对课文思想与艺术性的掌控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深入讲解,让学生真正领略到课文中所蕴藏的真实含义,体会读者的思想情感,进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的火花,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回忆鲁迅先生》这一课时,可以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带领学生一同诵读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通过文本诵读,使学生感受到鲁迅先生是一个可爱可亲的人,进而将课文中对鲁迅先生的生活描写作为文本细读的切入點,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魅力以及气质,如文中“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充分地体现出,鲁迅先生并不注重自己的穿着,但是又不缺乏审美观念,那些美学的诊断充分说明鲁迅先生眼光独到,如此简单的一句话,体现出鲁迅先生的人情练达。又如“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可见,尽管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然不怕麻烦不怕辛苦地阅读读者每封信,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学会利用文本细读,感受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尊敬、爱戴与怀念之情,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

    三、注重文本对比

    文本对比主要针对阅读教学中,教师所收集具有共通性却不完全相同的作品,进而形成明显的文本对比,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可以是相同的作者在不同阶段所写的作品,也可以是不同的作者所写的相同题材作品。学生通过文本对比的方式,不但可以丰富自身的阅读数量,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促进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提升,完善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的阅读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为学生选择具有共通性却又不完全相同的作品时,应该立足于教材根本,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水平、学习基础等诸多方面,并运用有效地教学方式加以引导,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沁园春·雪》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用毛泽东另一首诗词《沁园春·长沙》,尽管这两篇诗词都是相同的作者,但是却表达出不同的内容与情感。《沁园春·长沙》主要写作者青年时代的生活;而《沁园春·雪》描写了作者从事革命工作,准备带领部队进行抗日的情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领略两首诗词不同的思想情感,并分析总结出这两首诗词的互通点与不同点,协助学生梳理情感主线,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如,教师在讲解《春望》时,可以与《晚春》相对比,同样是以春为写作内容,但是意义、背景、写作角度却完全不同,既加深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又能感受到不同的写作背景,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把握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文本细读的必要性,通过文本细读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好书,感受语言汉字的魅力价值,体会到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阅读分析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21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