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班幼儿的“三自”意识
王红玲
摘 ?要:在“大带小”游戏活动的互动与共享中,能让每名幼儿都得到充分的锻炼。首先,幼儿之间的对话多,能促进彼此的交流;其次,幼儿之间的互动多,能促进思维的碰撞;最后,幼儿之间的谦让多,能促进良好品质的养成。尤其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省、自律、自得意识。
关键词:“大带小”游戏活动;大班幼儿;“三自”意识
幼儿游戏的过程不仅是他们成长的过程,更是他们良好品质形成的过程。“大带小”的游戏活动形式,表面上是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一起玩耍,是将班级重新构建形成一个新的游戏团体,其内核却是让幼儿在年龄上、心理上、认知上形成互补,促进彼此成长。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在“带小”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也发生着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他们更自省、自律、自得。
一、培养大班幼儿的自省意识,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自省就是让幼儿学会自己反省,反省自己在游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就游戏本身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带给幼儿快乐,在快乐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大带小”游戏活动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大班幼儿带中班幼儿或者小班幼儿,也可以是中班幼儿带小班幼儿,总之是让“大”幼儿带“小”幼儿。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反思能力。在“大带小”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要他们学会反省的是:之前自己做这个游戏时与现在带别人做有什么不一样;在哪些方面带动了“小”幼儿;在带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小”幼儿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升。当然,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要想进行全面的反省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这种意识,让他们在自省中发展能力。
例如,在玩“公共汽车”游戏时,教师为每组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准备了两辆精美的汽车。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刚开始时是各玩各的,后来大班幼儿带着小班幼儿玩出新花样,如翻滚、追逐等。一节课下来,汽车坏了。大班幼儿反思:汽车不应该这样玩,因为容易坏,小班幼儿又想玩,那怎么办。通过自省,大班幼儿想到了新玩法,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一起收集了一些大的纸盒,再用绳子系在纸盒两边,在盒子上刷上颜料、画上窗子,新的“汽车”形成了。大班幼儿让小班幼儿脚跨进盒子里,背好绳子,车就启动了。通过反思,他们可以玩得更有创意,道具使用更持久。
二、培养大班幼儿的自律意识,学会做好别人的表率
对于幼儿来说,自律首先就是让他们管住自己,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难事。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没有形成规则意识。“大带小”游戏活动很容易出现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一起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律意识很重要,能影响到小团队的发展。首先,教师要让大班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组长,让他们负责游戏的开展,同时对表现好的组长给予奖励。其次,教师要告诉大班幼儿一些规则,使他们更好地带动小班幼儿。慢慢地,大班幼儿会产生一定的荣誉心理,都想成为组长。在这样的机制下,幼儿很容易就形成了一定的自律意识。
例如,在玩“娃娃家”角色扮演游戏时,小班幼儿扮演的女儿忽然说手机找不到了,然后就随意玩起来了。这时,大班幼儿的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要做好小班幼儿的表率,为小班幼儿树立榜样,不能与其一起随意玩耍。大班幼儿没有跟着小班幼儿一起“消极怠工”,而是在“加工坊”里找了一个盒子,在上面写上数字来代替手机。“大带小”这样的游戏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强迫大班幼儿成为小班幼儿的榜样,使他们能够主动要求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快速成长。“大带小”游戏活动让大班幼儿有了自律的愿望,想要成为小班幼儿的表率是他们自律的主要原因。
三、培养大班幼儿的自得意识,学会展示自己的特色
“大带小”游戏活动的过程是幼儿彼此展示自己的过程。小班幼儿在大班幼儿的带领下从一窍不通到略有所知,小班幼儿的进步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就是自得。自得意识是培养幼儿的自我获得感,让他们在游戏中感知成功。通常认为,大班幼儿在这种活动形式下获得感不如小班幼儿强烈。其实不然,他们各自都有收获,只是获得的内容不同,获得的方式不一。
首先,他们都获得了交流的技巧。与小班幼儿游戏,要懂得怎样与他们交流,如果是命令的口气,小班幼儿会认为又多了一位教师,而对游戏本身失去兴趣。大班幼儿在游戏中要尝试找到适合游戏进展的交流方式,也使自己的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
其次,他们都获得了思维的发展。例如,在玩积木游戏时,小班幼儿在搭“高楼”时因为考虑不全面,会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垒得越高,“高楼”越不稳。大班幼儿有了搭积木的丰富经验,鼓励小班幼儿思考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并示范性地将大积木放在下面,再依次放稍微小一些的积木,果真牢固了,“大高楼”出现了!“大带小”的游戏活动,给大班幼儿提供了开启思维的机会。小班幼儿每次在活动中出现的情况,对大班幼儿来说都是一次思维上的挑战,一次的的确确的成长。
四、结束语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应当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大带小”游戏活动,能让幼儿各自包容彼此的想法,学会了自省,提高了自律,感受了自得,使游戏质量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李娟. 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园本化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3(10).
[2]罗璇. 我国幼儿混龄教育现状与展望[J]. 毕节学院学报,2011(3).
[3]李季湄,馮晓霞.《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章利红. 以大带小,玩出区域美术的别样精彩:谈中大班区域混龄美术活动的开展[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8(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