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探析
朱倩
摘要:“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道德,“社会责任”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步。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只有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在责任实践中完善自我,完善社会。虽然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不少个人主义意识、享乐意识和权利观念等思想的存在。文章依托对社会责任意识内涵、重要性的积极探讨,四大层面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点的分析,力求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提出初步构建意见,为进一步完善高校“立德树人”机制工作提供发展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立德树人
2019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谈及的“立德树人”可拆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汉字惯用语。“立德”,即建立高尚的道德,“树人”,即培育人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它一直影响着国家、民族与个体的未来。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出了多次重要指示。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他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之际,却在资源、环境和道德方面敲响了警钟。社会道德方面状态的扭转,必须靠道德教育。而德育的优化,则需要协调好其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发挥整体运行效率的机制保障。这样才能在一定的激励、动力、导向等作用下,为其发展保驾护航。故而,“立德树人”机制是紧密联系德育工作理论,把握德育改革规律的关键性一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关于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决定,正是对习总书记历次强调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回应。对于高校工作而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完善德育体制机制更是一项立在当代、功在未来的伟大工程。其完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小事,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科学定位目标,合理设计内容、途径、方法,使“立德树人”层层深入、有机衔接,做到内化于大学生心、外化于大学生行。在具体完善构思上,首先要通过探询主体矛盾,开展行之有效的机制探寻。而社会责任意識培育机制的构建则是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的第一要素。
一、锁定:责任机制的逻辑之源
责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作为其分支的社会责任,更是文明社会中道德意义上的正义主张。探析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构建,须从社会责任内涵着手,追溯本质,为责任培育机制的构建寻得思维逻辑之源。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责任的具体定义也在不断丰富与演变着。愈发深入了解,愈发难以说透。而关乎理解其内涵的关键,却基本一致。它常被要求与“社会义务”“社会使命”“社会职责”等词牵连,超越了法律、经济等外在事物对组织和个人所要求的义务,成为处理个体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文明契约书。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个体被赋予生命的同时,已被动置身于复杂的社会责任关系中。社会责任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
社会责任意识是对社会责任的反映与认知,如罗伯特·福尔曼(Robert K.C.Forman)所言的纯粹意识一样,是外在感觉、思想、欲望包裹下的纯粹心理状态。当个体思维成熟后,社会责任意识最终会以自我显现的觉知形式存留下来,成为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的“调和剂”。个体思维不会在短时间内自发走向成熟,必须通过改变一定客观存在,使其受之影响后再步入正轨。故个体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应如空气与水般不可或缺。设立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是教育过程的关键一步。因为机制就是以“调和剂”生产者和约束者双重身份出现,并对其培育过程中众多复杂要素起调节作用的客观存在代表。在现实意义中,我们从社会责任的内涵出发,探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构建的思维逻辑起源,这是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重要一步。
二、透视:现实问题的厘清之面
在具体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方面,厘清现实问题是关键。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符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支教团和社区热心志愿者的涌现,表明更多大学生愿意走出内心象牙塔,走进现实责任圈。而在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时,新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在全球的传播与蔓延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个人主义意识、享乐意识和权利观念等思想也在发酵。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没有见过物资的匮乏,生于“和平与发展”中的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现实表现相对薄弱。可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层面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薄,主要表现在社会公德意识淡化上。社会公德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包括遵守社会秩序、保护公共环境和尊敬师长等。大学生公共生活参与意识虽比较强烈,但却与实际参与度不匹配,很多仍停留在“知而不行”“知行不一”层面上。如共享单车的摆放问题上,一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会因为赶时间等原因,将单车随意摆放;环境保护方面,他们虽具备一定保护意识,但欠缺自我严格约束能力。如食堂就餐时,多数学生选择非堂食,这就间接使用了一次性包装盒、筷子;面对生活中突发情况,如过路陌生人突然倒地时,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考虑自己的利益关系,而不会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申请入党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今后发展谋求政治条件或是盲目从众,“被迫”申请。
(二)学校层面
学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工作的开展应是学校的普遍性课题。受多种原因影响,如学校忽略学生学习主体性、盛行轻实践重灌输式教学方法、启蒙道德教育缺位等因素,现实教学效果往往收效甚微:其一,缺乏集体主义意识。在当前改革开放日渐深入、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没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沉淀,迷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腐朽思想。再加上家庭、学校教育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重私欲、轻集体的心态随着高校德育的“失效”逐渐萌芽,做出不少藐视学校规章制度,如逃课、旷课、就寝休息时间玩游戏、私自使用违章电器等行为。“唯我独尊”的学生,也带动了这个群体集体主义意识的“普遍落寞”。其二,缺乏学术纯粹意识。当下,部分大学生学术生活上责任意识也较为缺失:有雇人上课、作弊、抄袭及购买论文等违规行为;有故意“刷脸”上课,看似热爱学习,却无心课堂的敷衍行为;也有用金钱贿赂老师、学生干部,而获得个人利益的违纪行为等。
(三)家庭层面
大学生群体缺乏家庭责任意识并不是特殊现象。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起点,也是个体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及检验的第一区域。现今,很多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相对明显的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倾向。在缺乏良好教育氛围的家庭中,放任本我、追逐自我已成为家庭的另侧写照。这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言的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
——超我的境界很难在家庭这一不受拘束的场景中有效形成。中国式宠溺、偏差型育儿方法更加助长孩子自私思想的成长。大多数顶着独生子女光环出生的当代大学生从小在唯智主义教育和缺位家庭道德教育的影响下,易表现出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行为倾向。有些人认为只有学习才是自己的责任,而家人的物质与精神照顾则是理所应当存在的,甚至当这些“照顾”一旦达不到自己内心期许时会产生更强烈的负面情绪。
(四)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上的社会责任意识薄弱问题集中在理想信念缺失上。个体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其行为状态是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在要求。他们的年龄正处在人生起步的特殊阶段,心理上尚未发育成熟,对社会责任意识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初入大学,在由传统型教育走向开放型学习时,面对蜂拥而来的新鲜事物他们往往会丧失自控能力,在一味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主观上倾向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否定。如否定他人劳动成果,用坐享其成的心态对之,并在不懂自强与进取中形成狭隘性思维,最终导致设定错误人生目标、缺失崇高理想信念的结果;或否定自身存在价值,面对逆境时易激增压力和负性情绪,有做出极端自我责任意识缺乏行为的可能性。
三、探析:责任机制的构建之思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多样的,它是当代社会道德落寞的衍生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现象会愈加复杂。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弱化问题也会更具挑战性与时代性。“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在现实意义上,可以通过客观存在的优化来培育个体及群体的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意识层面的培育机制构建工作就是客观存在优化的先行者。在规范个体行为、引导个体思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完善高校“立德树人”机制工作首先应着眼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构建,并将其作为整个培育工作的研究基点,才能真正做到意识教育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具体构建中,教育的客体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是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机制构建的四大基点。紧扣它们,并以“立德树人”四大维度为切入点,构建“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是探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必然路径。
(一)“立”足培育保障机制
立足德育,“立”是“立德树人”的目标维度。在设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方面,也要从“立”字着眼。确立责任意识培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核心位置不动摇,建立与之匹配的社会长效保障机制,这是确保各项目标实现的基础。
在机制设立之初,首先,要守好学生合法权益的天然法律屏障。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相对淡薄,对于自身的责任更是容易忽视,这就需要依托校园宣传、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度,让大学生责任意识更具有主动性与针对性。在知晓权益得到保障的环境中,大学生能自觉承担起属于自身的社会责任。其次,政府部门做好完善制度保障政策的工作。作为行为准则,科学的制度更利于符合社会规范的大学生责任行为的产生。最后,加强网络、媒体等监管力度,杜绝消极、低级等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渗透,并积极引导学生增强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在健康向上的心态中自主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二)“德”引培育导向机制
“德”是“立德樹人”中的内容维度。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主要以社会主义道德为主要培育内容,推陈出新,打破固有唯智教育模式,将道德意识灌注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分支,也需以“德育”为主要内容设立责任导向机制。高校制定完备的道德准则、开设道德系统课程、运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等进行有效引导,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质认同基础。在具体实际操作中,高校思政课在掌握话语权的同时,需与时俱进,适度创新,通过兴趣激发引导课堂参与度和有效性的提高。并在守护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课主阵地之际,打造深厚的校园责任文化氛围,依托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宣传、心理咨询等非常态课堂,进行以法制、公民和诚信等为主题的教育。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倍受吸引和参与,建立家校合作的互通模式,通过互联网通信软件、公众账号宣传等手段,及时沟通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等问题,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成为科学化家庭责任教育机制的有力导向。
(三)“树”立培育协调机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是“立德树人”中的方法维度。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工作是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长期系统工程。人的成长有一大半时间是与家庭息息相关的。父母是每个人人生的第一任导师,无论在什么年龄阶段,我们都要重视家庭教育,更要将其作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教育工程的主力军。在方法维度思考责任机制构建问题时,要有家庭是学校、社会与学生之间沟通桥梁的意识。为人父母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以贯之,在子女身上形成深远影响。在生活中发现子女出现责任意识问题之际,能及时给予指引、纠正,并协调好家校共育关系,巩固与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四)“人”化培育动力机制
以人为本,“人”是“立德树人”中的关系维度。作为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存在,“人”是社会主义道德培育的对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所在。“人”乃牵连他者的关系中心,一切都需以人为本来制定教育内容、方向和方法,因材施教。与“立德树人”一脉相承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工作,其机制构建应以“人”为着眼点,设立“人”化责任机制。作为高等动物,人具有复杂的心理行为,能够完成独立的行为思考。“人”化责任机制的目标,就是根据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制定符合大学生认识和实践规律的责任教育计划。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对自我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根据个体差异,采用榜样鼓励法、自我鞭策法和有效奖惩法等不同方式,使大学生能化责任之习,为责任之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全人类理想有机结合,肩负起“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伟大梦想的社会重责,续写“责任大国”担当的不朽传奇。
四、总结:机制意义的初步之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陈旧腐朽价值观念已日渐衰退,新的价值观念正在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加剧,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站在全新的历史视角提出的新发展问题。社会责任意识作为社会道德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加强这种意识培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着力点。而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是对“培育什么人”“怎样培育人”等问题的有力探索。这在“立德树人”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达成
构建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之基。它明确了道德教育发展的重点与方向,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了新的内涵。在培育过程中,遵循意识发展规律,以学生“自我教育”为核心,开展多维度下内在自觉性和外在约束性的有效活动是机制构建的关键。而这也是“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达成的基础。
(二)有利于社会“求德若渴”人才期许的满足
在物质与精神疏离逐渐扩大、人的片面性发展趋势日益严重的现实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期许要求也在不断改变着。具有规范社会与引导发展作用的道德素养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的今天,成为了平衡物质发展与精神建设统一的契合点。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主力军,其良好的道德素养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健康、有序的发展。处于其中核心地位的责任素养,是大学生自觉投入社会建设的催化剂。而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是大学生以知性和德性双重身份进入社会,解决社会转型、变革关键期问题与困境的有力保障。
(三)有利于国家“同心同德”民族复兴的实现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不缺乏信仰。而历朝历代人们所推崇的对象,都是血肉之躯的化身。他们高尚品德,都是“社会责任”的繁衍品。现阶段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构建,就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基础上培育“同心同德”的时代新人,并在具体构建、运行过程中,始终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共同奋斗目标为基点开展伟大教育,力求让每位大学生都能迸發出同一股责任之力,让青春为祖国绽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4).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4]王政文.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思想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7—8).
编辑∕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