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探析
陈伟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应该从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创建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三个方面来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二十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其发起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1998年的美国心理学会(APA)年度大会上,赛里格曼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动,并将此作为他任APA主席一职最重要的使命之一。从此积极心理学开始正式受到世人的关注。2000年1月,赛里格曼和西卡森特米哈伊(M·Csikszentmihalyi)联名在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正式宣告积极心理学的诞生。2002年斯奈德(Snyder)和洛佩兹(Lopez)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出版则正式宣告了积极心理学运动的独立。在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世界著名心理学史家、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Shultz)把积极心理学称为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谢尔顿和劳拉·金的定义是“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这个定义概括了积极心理学概念的本质特点。心理学在1879年取得独立地位以后,肩负着三项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心理学工作者对这三项使命的关注程度是一样的。在二战之后,心理问题成为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心理学变成一门与病理学性质相类似的学科(人们称之为消极心理学)。心理学存在的本意被研究重心的这种转移背离了,因为它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多数心理学家不知道正常人获得幸福的途径。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要用一种积极的理念来进行新的解释,便可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目前国外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形成了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三个支柱的“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理论体系。当前,积极心理学不仅在心理学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其思想己经渗透进了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应用趋势。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创建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三个方面来实现教育目标。
一、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积极情绪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情绪体验包括兴趣、高兴、满足、快乐、愉快、自豪、爱、幸福感等能使人产生愉快感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的产生不仅有助于消除焦虑、悲伤、抑郁等消极情绪,并且可以使个体处于一种乐观、愉悦、幸福的状态,使人格达到一种积极、健康、和谐的境界。
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心理资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倾向,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类不同的情绪能使人建构起不同的心理资源:消极情绪通过缩小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组织起一种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在内的应激资源;积极情绪则能通过扩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同时,积极情绪体验还能消解个体的心理紧张。
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容易体验到一种积极情绪的人,也容易体验到其它的积极情绪,一个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人也容易表现出积极的人格倾向。例如,邓丽芳、郑日昌在《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一文中指出,正向情感、快乐感与SCL-90测量表中的大多数因子间的负相关均达显著水平;负向情感与SCL-90测量表中的所有因子间的正相关均达显著水平,且与抑郁、焦虑等因子间的正相关极为显著。因此,积极情绪体验应成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着力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积极情绪为切入点,发掘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力量,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增加大学生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大学生个体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
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通过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提升大学生个体的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使人更加自信乐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发展亲社会态度。由亲社会态度而产生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礼貌、谦让、互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和集体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等是亲社会行为的主要构成成份。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对于构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和谐,以及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
积极情绪体验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积极情绪体验需要依靠一些低强度、高频率的积极生活事件来获得,因此,高校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努力促使这些低强度、高频率的积极事件发生。
二、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特有的一种统合模式,这种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区别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塑造哪些积极人格特质呢?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等人研究发现,有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六种美德是智慧、勇敢、仁慈、公正、律己、卓越,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英勇、坚持、热情、善良、爱心、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虔诚。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表现会有所侧重,但是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对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很有帮助。
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一个人培养和发展这些积极心理品质,然后拥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不仅能够缓解自身的痛苦,提高生活满意度,而且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把握幸福的人。赛里格曼等人的关于美德与积极人格特质的分类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应该达到的标准、以及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具体内容和指导。
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而形成的。当激发和强化使个体的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就形成了。积极人格特质可以通过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来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增加是形成积极人格特质的主要途径。同时,积极人格特质还是进行积极干预和培养积极思维方式的基础。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是促使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创建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特质与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密不可分。人格特质需要在环境中得到体现,同时环境又影响人格特质的形成。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及其情绪体验,认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组织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以集体主义文化为背景的东方国家,人们倾向于参照集体标准来判断是否快乐。人们在评估生活时,总是首先考虑家庭和朋友的社会取向。因此,建设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组织系统更加必要。积极心理学综合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对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创建一个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
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包括积极的校园制度和积极的教育理念。大学校园制度主要是指高校的领导体制、领导风格、管理模式、教学组织形式、规章制度等。大学校园制度是为了维护和保证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其它相关法律而制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大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发展和形成阶段,可塑性很大,因此,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加以积极引导,在这方面一套完整的大学校园制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良好的大学校园制度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促使高校形成良好的校风。而高校的良好校风又直接影响高校人才的成长,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一种凝聚力、约束力,使大学生具有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校的良好校风能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最佳条件。在校园环境中还存在着一种表现为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文化环境,大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体验、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心理调节等能力。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教育理念应落实在这些领域的教育中。以培养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目的而实施的教育就是积极教育。它是对消极的传统教育的修正,是一种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的新观念。积极教育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更是为了找出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积极教育的主要职责。这样做,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俊著.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孟万金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8.
[3]胡凯,黄淑琴.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M].湖南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9.
[4]牟艳娟.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性思考[J].广 西社会科学,2003,(5).
[5]邓丽芳,郑日昌. 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 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
[6]苗元江,余嘉元. 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心理 学(人大复印资料),2003,(6).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