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谈国画艺术对摄影审美的影响

    罗玮

    

    摘 要:摄影术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虽然之后随着摄影理论的发展,摄影逐渐走出一条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道路,但是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系对于摄影师的摄影构图及用光用色,一直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使用案例分析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国画艺术的图式语言对亚洲摄影的审美影响。

    关键词:中国画;摄影;绘画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关于数字影像技术结合彩色喷墨打印技术制作水墨风格纸媒影像艺术作品的技术开发”(B2018505)研究成果。

    一、摄影与中国画结合的历史与现状

    谈到将摄影技法与中国画的意趣相结合,有一个人我们始终绕不开,他就是摄影大师郎静山。郎静山担任过上海《时报》新闻记者,是中国第一批新闻摄影记者;创办了摄影团体——上海中华摄影学社;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学开设过摄影课,开创了我国摄影教育之先河;作品在国际上获奖数百次,先后被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美国摄影学会聘为高级会士,被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组织聘为荣誉会员。1939年,郎静山将现代科学摄影技术与中国画的“六法”理论相结合,创出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子,“集锦之法”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艺术之本,深得传统艺术的精髓,真正具有“天人合一”的意境,因此国际上对郎静山的作品评价是“最现代的、也最中国的”。

    即使是从未接触过艺术教育的人,也能从郎静山先生的作品中看出大量的中国水墨写意画的影子。郎静山先生在没有电脑后期的年代,运用自己一套独特的暗房技术,在相纸上再现了自己对于东方哲学以及审美意趣的追求,其作品基本上是照搬中国文人画当时的图式跟审美趣味。这一尝试打破了摄影一直以来强调“客观”“直观”的定式,将国画追求的“象外之意”引入摄影,追求意境的表达以及“画”外的功夫。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推进,随着大众民族文化意识的逐渐觉醒,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将汲取创作养分的目光瞄向了中国传统文化,很多商业摄影师也将“中国风”更多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例如近几年影响力很大的孙郡,他的作品就是将传统中国仕女画的形式结合到了时尚摄影作品中,并大获成功,他提出的“新文人画摄影”也成为一个新的摄影概念,对中国年青一代摄影师产生了深远影响。除了对中国画图式的借鉴,还有不少摄影艺术家尝试从精神内核上去继承中国绘画的审美。例如方肃的“心象风景摄影”系列,作者运用摄影的语言来表现中国写意画中所追求的意境跟哲思,虽然作品的形式是西方的、现代的,但是精神内核却是东方的、传统的。

    二、中国画的图式语言特点及审美追求

    要研究中国画对摄影的影响,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绘画经过几千年发展,积累了丰厚的艺术理论及图式语言,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文人画理论。宋代黄休复提出“逸、神、妙、能”四格来评判文人画的等级,北宋中期,部分文人士大夫开始把绘画作品的“形”与“意”分开来看,如欧阳修说:“忘形得意知者寡。”沈括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苏轼最先提出“文人画”的概念,主张“诗画本一律”,大力提倡诗画结合,使之成为文人画的基本特征之一。苏轼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的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代画家兼理论家陈师曾说:“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由此可见,中国画的价值取向相较于西方绘画,更强调画面以外的东西,更强调意境,更强调一种感性的情感流露以及文人的意趣表达,更强调画面形象的情感内化。

    在图式上,中国画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三远论”——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首次提出国画构图的“三远论”,出自其论著《林泉高致》中的《山水训》篇:“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三远法”作为重要的构图方法一直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沿用至今,正因为中国画没有西方绘画那种科学透视理论的限制,所以在构图上更加自由,更加主观。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场景素材虽然来自画家对大自然的“师造化”,但最终呈现的作品整体,却是画家“得心源”的结果,实际上是画家对心中宇宙理想状态的一种投射。

    中国画第二个具有代表性的图式特点是“计白当黑”,中国画中的适当留白,是为观赏者留出更多想象空间,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构图手段。在构图中对画面留白的重视程度,中国画绝对是全世界各种画种中最高的。

    “气韵生动”作为南朝画家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之首,一直以来是评价中国画的最高标准。“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论·论画六法》)相较于其他標准,“气韵”是中国画中较为难以理解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喜欢把难以直接观测但又确实存在的东西归为“气”,例如“电气”。那么绘画中的“气韵”到底是指什么?又如何“生动”呢?这在中国历代画论中,其实早有解释,最为普遍的解读是“气韵”即“气质与神韵”,“气韵生动”是指绘画不仅要形似对象,更要在精神风貌、气质神韵上表现对象。

    东晋顾恺之在其《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迁想妙得”一词主要指绘画者将自己思想感受转移到画面中去,并且能与对象造型相结合。绘画者运用联想与想象,希望让所描绘对象的气质与神韵在作品中呈现出来,这一切都建立在作画者对对象的深刻认识之上,先有“迁想妙得”而后才有“气韵生动”。画家画一幅画,不能只是简单地描摹对象,那样作品必然木讷呆板,缺少意趣,只有将对对象深入细致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力结合,才有可能将对象的生动意趣表达得淋漓尽致。国画家往往寓情于景,例如宋人花鸟,看似表现花鸟虫鱼,实则借景抒情、寓情于物。宋画的许多经典之作都是画家们经过“迁想妙得”创作出来的。

    三、国画艺术对当代摄影审美的影响

    (一)构图方面

    构图上,当代摄影打破了传统摄影构图的桎梏,丰富了摄影的画面形式语言。传统摄影构图在景别上分为远景、中景、近景、特写,从形式上,围绕主体划分了一些口诀式的构图方法,例如框架式、黄金分割式、对称式、三分法式、对角线式、透视牵引式等。在国画艺术理论的影响下,中国摄影人逐渐打破了单纯围绕主体的摄影构图方法,将国画中的“计白当黑”“高远、平远、深远”“虚实处理”等方式方法引入摄影构图,逐渐走出一条“中式摄影构图”的道路。

    首先是“平面化”。在构图中弱化透视跟体积感,强调“点线面”的构成关系(图1)。

    其次是“留白”。以大量的空白来挤压画面,能使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主体物,并且留给观众大量的想象空间(图2)。

    最后是“减弱或重构透视”。在构图中减弱带有透视效果的元素,让画面元素按自己的想象进行理想化的排列重组(图3)。

    (二)审美情趣方面

    在审美情趣上,受中国画“气韵生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理论的影响,当代摄影诞生了大量的以追求意境、追求“画面之外”的作品,打破了传统摄影重纪实、轻表达,重叙事、轻抒意的审美逻辑。大量画意摄影、诗意摄影、禅意摄影的出现,就是例证(图4)。

    参考文献:

    [1]郭熙.林泉高致[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2]刘亚谏.中国画道论[M].北京:中国书店,2012.

    [3]吴颖媛.中国画意境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2005(12).

    [4]李化来.读图时代摄影与绘画的关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5]陈大志,王飞.摄影,“水墨”之路:东方画意摄影新解[J].数码摄影,2013(7).

    作者单位:

    长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