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之我见
倪海鹰
写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正趋于成熟,很多学生都能利用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流畅地表达出来,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写作格式和写作用语的应用技巧,但是这些与初中阶段的语文写作能力要求依旧相差甚远。初中生不仅要使自己的作文能够表情达意,而且也要确保作文富有文学色彩,极具设计感和艺术性。因而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深层次引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一、激发兴趣,将写作变成一种需要
杨振宁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着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作就是作者的个性化展示,如果将写作演变为批量化的机械性生产,那么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必定如出一辙,如法炮制。如果写作变成一种硬性要求,学生就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任务,甚至会对写作产生排斥情绪。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自身的写作热情充分展现出来,如在授课中进行即兴创作,为学生展示下水文,言传身教,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打造展示自身写作能力的舞台,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创作。对于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随笔,将生活中的琐事及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并且定期对学生的随笔进行讲解点评。不对随笔数量、篇幅及内容做硬性规定,并且郑重对待讲评活动。教师可以将优秀随笔进行课堂传阅,或者在课堂中泛读一些优秀随笔,并且采取奖励机制,奖励随笔做得好的学生一支笔或者一个本子等。如此一来,大部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创作活动中,争取在课堂讲评中崭露头角。
二、指导方法,使写作变得愉悦轻松
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要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尽管写作是一种个性化活动,但是如果能灵活地运用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就能使文章大放异彩。基于这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写作特点对其进行共性指导或者是有针对性帮助,使学生的写作方向更加明确,并且在写作的时候有章法可循。
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进行精心设计,指导学生掌握写作命题技巧,学会隽永含蓄的结尾写作方法。掌握这些写作方法会使学生的作文添彩加色,帮助学生建立起写作的自信心。学生在对写作方法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提高自身成就感,使写作变成一件愉悦的事情。
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无论在脉络结构还是遣词造句上都非常值得学生去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扩写和改写,累计优美词句,掌握谋篇布局的技巧。笔者经常安排学生扩写古诗词或者是文言文,让学生在翻译的基础上再对原文进行个性化创作。比如在《水调歌头》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将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及表达的情感讲述给学生听,在对诗歌进行详解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对原诗歌进行扩写,以加深对诗歌的印象和理解。有一名学生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扩写成如下几段优美的语言:
“一番舞动后,我也累了,干脆借酒长精神,拿起酒瓶,横躺在楼阁之上的长椅上,目光却又被这明月慢慢地的吸引住,我轻轻地闭上眼,本想忘掉世俗之事,好好清闲一番,没想到,脑海中又浮现出我与子由相处的那段美好时光……
我与子由相伴于河边,在那水皆缥碧,清澈见底的河中,我们在水中嬉戏,在岸边垂钓,还不断地吟诗自娱,他吟一句我迎一句,我俩心灵相通,经常一吟一迎把旁边的垂钓者也吸引过来,真是悠闲自在。
还记得多年前的中秋,也是在这个地方,我与他对坐在此,也是那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也是这样的酒,这样的菜,这样的月饼。当时我和他谈笑风生,互赠诗词,赏月吃饼,好不乐乎!可现在,我却是孤身一人,独自饮酒,吃菜菜没味,吃饼饼不香。”
笔者将这名学生的扩写内容在课堂中进行了范读,并对该名学生进行了表扬,要求其他学生向其学习。这样的方法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一箭双雕。
三、善用讲评,在对比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讲评环节是学生最为期待的。在对作文进行讲评的时候,学生都会抱有期待的心情,不知哪些同学有了精彩创作,不知又有哪些作品会被老师点名。因此,在讲评之前,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的习作进行仔细阅读、认真批改,找出习作中的亮点和不足。有了充足的准备工作,教师在讲评的时候就能对症下药,为学生提供生动、详细的写作指导。
通常来说,讲评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讲评,另一种是学生互评。教师在讲评的时候要将学生的优秀范文进行展示。当读到被点名学生的文章时,他们往往会感到很兴奋,认为这是一種光荣。展示完范文之后,教师要分析范文的优点和不足,告诉学生取长补短及注意事项。因此,作文讲评是帮助学生查缺补漏的有效手段,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在学生互评之前,教师可以量化处理写作要求。比如对错别字、病句等方面的要求,采取分数制的方式进行互评。与此同时,学生在互评的时候还要写上自己的评语,并将打分理由进行详细说明。这样的互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写作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四、读写迁移,拓展写作素材
阅读与写作往往相辅相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实现读写迁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在积累写作素材的时候要做到视野广泛。语文课内阅读通常都是精华作品,从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中提炼而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指导。但是仅依靠课内阅读是难以实现素材积累要求的,这便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名著推荐与阅读”模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模块为学生开展阅读教学,实现读写迁移,加强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模块中推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这一部名著,在阅读的过程中摘录好词好句,添加批注,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写下每一章的读后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读写迁移,学生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基础上强化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总而言之,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立足教材,使写作练习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作文教学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初级中学(22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