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优化策略

    关铖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小学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需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比较单一,常常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怎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效率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这就要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要对语文课堂提问方式进行创新设计,有创新地呈现教学内容。

    一、形成渐进过度的“提问”层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要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中的提问水平来确定。一般来说对老师的提问水平可分为记忆类问题、理解类问题、分析类问题、评价类问题、创造问题、应用类问题等,前三类应该属于低水平层次,后三类是高水平层次,如《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例提问,老师可围绕“书的来历、书的内容、读后感受”设计这三方面的问题,让步学生先读课文,有整体的感知,通过记忆水平的提问让学生寻找回顾“书”的来历,这样学生可以在相互联系的问题中去了解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这些问题是以记忆为主,最后落实到“读后感受”,由老师拓展到学生主体,这就是高层级水平的提问,在这里应对学生封闭思维要能够使其发散。针对主人公的言行外貌特征来分析他的性格特征,主人公是一位坚强勇敢的人,到最后是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过程。整体一节阅读课的提问水平是一个层递的过渡过程,先是低层级提问打好基础,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再过度到高层级问题,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问题设置层层推进,最终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二、找准文本核心问题来“提问”

    核心问题就是关键问题,是能引发学生对课程目标要求的内容进行关注的问题,文本中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它生发开去的,它也不会仅限于一个正确答案。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并不是独立的,它之后应该还有辅助性问题,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效果做出及时的反馈,这能引发学生更深入的进行思考,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核心问题进行的。比如课文《长征·七律》在进行教学时提问的核心问题设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阅读教学一开始就解决学生没有懂的内容,然后让其顺藤摸瓜,在后面进行的教学中,就只需抓住一个核心问题作为框架,如诗中的“难、闲”等字的理解,借此让学生转换认知,不断地进行思考,直到所有认知过程完成,这时老师可提问“你从诗中哪里能够感受到远征之难”“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作者毛泽东的态度如何”“红军将士能完成漫漫长征,靠的是什么”,这样围绕着核心知识,设计了核心问题,一步步解决了学生不懂的内容,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围绕课文重点知识设计出核心问题,然后接以辅助性的问题,渐渐引导学生理解了长征过程中将士们的“喜”与“暖”,老师再适时地提出问题“长征精神”是什么,到最后阅读完成,学生的情感自然得到升华。

    三、依据文本内容有序进行“提问”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艺术和技巧,其中提问的顺序更是决定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提问顺序就是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先后排列起来的一连串的问题,这系列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应该说提问顺序有时比问题类型更加有效果。以《游园不值》为例来看看提问的顺序。老师可以先提一个总括性的问题“诗人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是立足于标题《游园不值》中的“不值”,也就是访友却不遇这个话题,这一问题引起了话头,自然地到了本诗“又有所遇”的具体情境,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味诗歌的意蕴。接下来诗歌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初读,有了积累之后,再给出本诗学习的关键点“感情”,让学生紧紧围绕诗中的三个景物“苍苔、柴扉、红杏”,由景入情,这样层层提问,步步设计问题,最终使诗歌的感情让学生不言自明。

    四、不愤不启,选择最佳时机“提问”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对新旧知识产生意识上的强烈冲突时,就会有一种思想上的冲突矛盾冲突处于“愤、悱”的状态中,老师要抓住时机,捕捉到这个时机已经成熟的关键,准确地给出问题,对问题的设计要合理,恰当而有意义,它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产生了想解决问题的意识。以课文《伯牙绝弦》为例进行适时提问的设计。《伯牙绝弦》是浅显的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并不难,但是就文中所表达的“知音”之情来说理解上还是有难度的。因此老师在上阅读课时要紧紧围绕文字背后的“深深知音情”来让学生体验情感,在上课之前老师可用《悼子期》这首诗引导学生,让其体味什么是“知音之情”,在阅读课文时就学生阅读文章理解的模糊点上进行篇外引诗,老师要适时地进行引导,以诗来解情,不用多费周折,恰到好处即可。在后面的教学中,老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情有所发,老师要抓住恰当时机,让学生思考“善鼓、善听”之“善”,还有“伯牙为什么要绝弦”,这就是文本的关键问题这所在。老师要善于找出这篇课文中的核心知识点,在课堂教学的适当时间抛出问题,进行设问导学,到最后让学生通过诵读来回味,自然地感受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情”,升華了文章的中心,课堂内容结束时,老师再给出“你对伯牙摔绝弦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这样一个高层级水平的问题,进行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来总结提问收束本节课,这样一来老师可以说是抓住了提问的最好时机,老师带动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师生有了情感上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