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黑猪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朱代清 于健龙 郭文丹
摘要:通过走访、座谈、收集整理县市统计资料等方法,总结了恩施黑猪保护、开发利用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存栏、出栏、加工及品牌发展现状,探讨了恩施黑猪在养殖、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健全评价标准体系,加强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培育生产经营联合体等建议。
关键词:恩施黑猪;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05-0043-02
恩施黑猪属于“湖川山地猪”的组成部分,一般统称为鄂西黑猪[1]。恩施黑猪广泛分布于恩施地区,已列入《湖北省畜禽品种志》,因其长期生长于山区,有耐粗饲、肉质优良、蓄脂能力强等特点[2]。有研究指出,恩施黑猪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瘦肉中蛋白质含量高,硒元素含量高,营养价值较为丰富[3]。作为恩施地方特色畜禽品种,恩施黑猪保种工作已取得长足进步。1999年,恩施黑猪能繁母猪达到5.27万头,恩施黑猪繁育规模显著扩大。然而,由于保护开发利用不够,与外来引入品种杂交,导致纯种恩施黑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加之喂养恩施黑猪短期效益不足等原因,恩施州的恩施黑猪出栏数量并未显著提高。据行业部门统计,2017年恩施州恩施黑猪出栏21.07万头,仅占生猪出栏总数的4.34%。
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州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精神,发展特色畜禽不仅是落实恩施州特色经济增长极和“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建设需要,更是实现畜牧业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摸清恩施黑猪等特色畜禽发展现状,对于推动恩施州特色畜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目前关于恩施黑猪的整体发展情况鲜见报道。鉴于此,本文通过到重点企业实地走访、座谈,收集整理县市统计资料等,全面概述了恩施黑猪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 恩施黑猪保护及开发利用现状
1.1 品系保护
恩施黑猪主要分布于恩施州境内,是湖北省优良地方猪种,并被编入湖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4]。恩施黑猪典型的外貌特征就是黑色被毛,有大、中、小型三个品系[3]。大型猪体型较大,但其体形松垮,皮肤具有大量的皱褶,鬃毛较硬;中型猪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有两道像眼眉的深皱;小型猪体积小、前驱发育差、头部小、略显长直,耳朵也较小,全身皮肤紧凑无皱褶。一般恩施黑猪育肥猪8月龄活重可达90 kg[4]。有研究表明,相比于长阳、郧县的恩施黑猪,恩施州的恩施黑猪体重和体高等性状都最高[1]。恩施黑猪可采用饲养和放牧两种方式喂养,种公猪、母猪、仔猪及保育猪饲养管理不尽相同。保育猪饲养一般可采用玉米、豆粕、鱼粉、麸皮及预混料混合喂养[1],此外也可放养,放养一般喂早熟禾、红三叶、狗牙根、委陵菜、车前草等[2],但放养的恩施黑猪生长速度较饲养慢。
王文丽等[1]指出,实现恩施黑猪的保种和开发利用关键要建立恩施黑猪的育种核心群,一般需3~5个类群系,积极开展种猪基础登记、挂牌、保护和后裔的测定。冉凯[4]在系统分析了恩施黑猪保护利用情况后指出,采取小群闭锁繁育方法保护种群是确保纯种延续的重要手段。付玉华[3]系统分析了恩施黑猪的遗传信号和分子通路,测定了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mRNA测序以及小RNA测序,发现恩施黑猪遗传距离较小,恩施黑猪与中国野猪差异表达mi RNA的靶基因主要与新陈代谢以及生长发育相关通路相关。
1.2 开发利用
1.2.1 生产性能 分析恩施黑猪的生产性能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早在1984年,邓纯干等[2]就深入分析了恩施黑猪的生产性能,一般公猪体重在14 kg左右就有爬跨射精等性行为,在测定7头恩施黑猪射精量后,发现恩施黑猪精子活力达到0.88级,大型猪产仔数较高,达到12.26头。采取南方标准饲养,240日龄体重可达92 kg,育肥期日均增重509.13 g。
1.2.2 开发利用 众多学者从杂交选育方面试图开发出性状优良的恩施黑猪品种。邓纯干等[2]通过选择中约父本与恩施黑猪母本杂交,获得约恩一代小猪。在60 d,约恩一代个体重要高于亲本,但泌乳力、瘦肉率和花板油占胴比都下降。而后,李良华等[5]通过选用梅湖猪父本与恩施黑猪杂交,经多代选育获得商品黑猪。发现商品黑猪日增重为541.02 g, 肌内脂肪含量为3.15%,较终端父本、中间父本都低。显然,恩施黑猪杂交选育并不是开发利用最好的选择。
2 恩施黑猪发展概况
2.1 存栏、出栏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州恩施黑猪存栏、出栏量分别为9.84万和12.90万头。其中,咸丰、恩施和巴东出栏数分别为9.36万、1.54万和1.08万头。
2.2 产品加工
目前,恩施黑猪加工以生鲜肉为主,附带有腌熏腊肉、火腿、香肠等。以建始县为例,恩施黑猪加工鲜肉分割筛选上市 45.75 t,上市占比11.35%;高温熟制上市41.1 t,占比10.2%;腌熏真空装袋上市311.7 t,占比77.3%;卤制4.7 t,占比1.15%。
2.3 品牌
恩施黑豬被列入湖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恩施黑猪肉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恩施黑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获得湖北省地方标准。目前,恩施黑猪形成了恩施“百草池”,利川“恩施土猪肉”,巴东“野山猪”“佳麟”“巴野牌”,建始“食达好”,宣恩“大派火腿”,鹤峰“立野”等注册商标,先后获得过“中国特色硒产品”“中国名优硒产品”“无公害产品”等称号。
2.4 市场经营主体
因品种生长速度慢,前期投入高,品种改良利用难度大,普通养殖户积极性不高,目前主要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较为普遍,表现出养殖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并存,新型经营主体与散养户并存。例如,建始县恩施黑猪养殖合作社、散养户分别为5户和174户。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恩施黑猪经营主体包括“百草池”、英达养殖专业合作社、精诚地方生猪繁殖场及共创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
3 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不平衡
表现在:一是县市发展不平衡。咸丰、恩施、巴东恩施黑猪出栏数远高于利川、建始等县。二是占比仍然偏低。突出表现在恩施黑猪占商品猪出栏数比例偏低,如恩施、利川、巴东、建始恩施黑猪出栏占商品猪的比重分别仅为1.86%、0.14%、2.00%和0.50%。
3.2 产品保护开发利用不够
一是保护不够。目前,恩施黑猪只有咸丰、恩施有保种场,品种选育不够,种猪质量有所下降,保种形势严峻。二是开发利用不够。恩施黑猪主要以生鲜肉销售为主,没有依托恩施富硒、绿色、有机等特有的自然禀赋开发出附加值较高的畜产品,牛肉干、火腿肠等精深加工的产品种类不全,品类不多,精深加工仍然不足。目前,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李卫东等[6]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恩施黑猪富硒肉,指出通过人工添加富硒饲草、饲料,恩施黑猪肉的硒含量都有明显提高,并详细测定了恩施黄牛不同器官的硒含量。但目前也仅是处于中试阶段,并未大规模广泛应用。
3.3 生产标准体系不健全
目前尚无“恩施黑猪”企业生产标准体系,粗放式生产管理、分散经营等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缺乏基于恩施黑猪的硒营养特性的畜产品硒标准。
3.4 产业融合程度低
恩施黑猪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养殖业,而养殖+加工,养殖+休闲农业、养殖+休闲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畜牧业仍然缺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表现在良种繁育等核心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程度不高,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4 建议
4.1 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示范引导
立足恩施黑猪传统生产区,进一步细化,突出集中连片、规模养殖。积极引进行业领导企业,建立养殖示范基地,采取代养、寄养等模式,辐射带动养殖户发展恩施黑猪养殖。进一步规范示范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疫病防控等,加强示范引导。
4.2 建立健全评价标准体系,规范生产、销售管理
积极构建恩施黑猪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全产业链标准评价体系,引导特色畜产品向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理顺市场和监管关系,加强投入品和屠宰加工疫病监管,确保肉制品质量安全。
4.3 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产品开发力度
积极探索恩施黑猪+硒的特色产品,加强深加工研发力度,加快恩施黑猪全产业链研发、创新和示范,推进成果转化应用,逐步形成完善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
4.4 强化财税政策支持,推动养殖标准化
优化财税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特色畜产品保护和开发,积极鼓励市场资本发展特色畜牧業,促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良种繁育体系、饲草料加工利用、青贮窖、畜牧机械购置及养殖小区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
4.5 深化品牌建设,探索多渠道销售模式
进一步开发品类全、特色突出的恩施黑猪地方优良品牌,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王文丽,易志恩,高本安.鄂西黑猪生产性能及选育保种技术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0(1):35-38.
[2] 邓纯干,张向东,邓茂林.恩施黑猪的生产性能与杂交效果测定[J].中国畜牧杂志,1983(5):31-34.
[3] 付玉华.多组学分析揭示恩施黑猪经济性状相关的遗传信号和分子通路[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7.
[4] 冉 凯.“恩施黑猪”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初探[J].中国畜禽种业,2013(7):49-50.
[5] 李良华,武华玉,徐小娟,等.湖川山地猪(恩施黑猪)资源之开发利用[J].中国猪业,2013(s1):101-103.
[6] 李卫东,万海英,朱云芬,等.恩施州天然硒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7,7(5):54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