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基金会在高校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同晓 马琦 周宇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各个高校办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国家划拨经费已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发展需求,为解决这一经费困境高校相继成立了教育基金会。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教育基金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教育基金会对高校办学的三点作用,最后展望了高校教育基金会未来的工作方向。

    关键词:教育基金会;高校发展;校友资源

    1 我国教育基金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经费基本完全依托国家财政划拨,高校自筹与社会捐赠的比例相当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建设所需的经费也越来越多,如何从社会筹集办学资金,为高校的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成了我国高校管理者必须探索的新方向[1]。

    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借鉴国外经验,开始成立高校教育基金会。1994年,清华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高校教育基金会,为清华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借鉴西方高校及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经验,各高校教育基金会也相继成立,截止2017年12月31日,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已发展到484家,约占我国基金会总数的7.6%[2]。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成立对于我国高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其他类型的基金会相比,它有着自己的特点:

    辅助国家财政,服务本校发展。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基本致力于服务本校发展,通过接受企业捐赠、校友捐赠及其他形式的社会捐赠来募集资金,助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校友成为资金募集主要渠道。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募集通常大部分来源于校友,校友资源是高校教育基金会募集资金的重要途径,校友资源在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基金会工作有法可依。随着依法治国的步伐不断推进,国家对于高校教育基金会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支持。国家将高校基金会的管理运行纳入《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年)、《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年)、《慈善法》(2016年)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教育基金会工作有法可依[3]。

    2 教育基金会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2.1募集社会资金,助力高校办学

    高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对于高校的支持也在逐年增加,国家每年都会根据地区差异、高校自身情况差异,为高校划拨专门的办学经费。国家计划性拨款一般只能满足高校日常的开支,学校的发展经费则需要高校去通过一定的自身实力去争取。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成立,正在逐步解决各高校面临的经费问题。以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为例,从1994年创立起,至2000年得到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的本金为1218.25万元,通过基金本金运作产生的效益已达300余万元,用于支持学校各项事业支出达250万元,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89年到2008年,北京大学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达到21.07亿元,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基金会也都为各自学校的发展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有研究显示美国大学每年经费来源社会捐赠的平均比例已达到10%[4]。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过不断的体制改进与发展,教育基金会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重要经费来源。

    2.2规范捐赠,促进社会捐赠合理使用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等一批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注册成立,标志着我国高校的教育捐赠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后,国家相继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社会捐赠,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199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多项法律中,都支持采取社会捐赠集资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鼓励社会捐赠。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实现了教育捐赠的规范管理,标志着中国基金会管理开始完善。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宣布实施,为我国的高校教育基金会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高校注冊成立教育基金会,以教育基金会为平台,在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前提下,制定相关的社会捐赠规范,从而可以使社会捐赠更加顺畅地注入高校,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动力。通过教育基金会对基金市场运作,提高了基金的使用效率,使基金的保值增值更加安全、高效。教育基金会的建立以及管理规范化,实现了专门机构对高校社会捐赠的规范管理和有效运作,搭建起了沟通捐赠人与受赠人之间实现捐赠目的的桥梁,充分发挥了社会捐赠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2.3助力人才培养,激发学生感恩意识

    慈善捐赠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更是中华民族时代传承的优良品德。大学生作为教育基金会的受益群体,同时也是未来社会捐赠的潜在群体。通过教育基金会的捐赠活动,大学生可以体会荣誉感、归属感、向心力,尤其通过校友捐赠活动可以树立大学生的爱校意识、社会责任感,增进在校生与校友和母校之间的感情交流,激发大学生将来回报社会的感恩意识。

    3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工作方向

    3.1准确定位发展方向

    各高校在基金会工作中要充分借鉴国外高校成功经验,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各高校基金会主管部门需要在战略上重视教育基金会的工作,将基金会管理工作纳入学校重点工作当中。基金会工作人员必须准确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一切基金项目都必须合法合规,以实现高校与社会共赢为目标,在校友、企业、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大学形象[5]。

    3.2聘请专业人才,规范基金管理

    目前,我国高校基金会基本都是由学校的特定部门进行管理,因此基金会管理人员大多数并不具备专业的资金管理知识。基金会工作人员也只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遇到问题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对于基金会的潜在问题没有一定的专业预见性。教育基金会需要逐步规范化运作,高校则必须聘请具有专业基金管理知识的相关人才,对基金会进行规范的管理和运作,从而保证基金会更好地为学校服务。

    3.3健全内部制度,做好外部宣传

    保证教育基金会良好运转需要建立财务、人员管理、捐赠管理、基金运作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运作公开化、公正化、透明化。同时,基金会需要注重对外宣传,可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的媒体手段对基金会的相关活动进行宣传,同时也要注重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途径的宣传,让校友、企业、社会更加了解基金会的工作内容以及存在的意义,提升公众对教育基金会的信任度,为基金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4借力校友资源,推动高校发展

    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来看,高校教育基金会有必要借助校友会的力量,为校友与母校搭建交流平台,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联动,为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募资工作夯实基础。校友资源对高校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高校教育基金会应该与校友会加强合作,携手共同推动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柯国庆,叶诸榕.基金会和大学发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2):99-101.

    [2]林祖鸿.中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现状及其投资运营管理研究[J].中国经贸,2017,(12).

    [3]刘春生,王任达.发展大学教育基金会,促进大学教育捐赠[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