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劬颉:是“创”,让你的“课”从此不一样
首先要感谢《新作文》,搭建了第三届“创课”比赛的平台,同时也感谢张水鱼主编的邀请,让我和梅晴老师分别担任一组和二组的组长,一起经历,一起见证,一起享受12位脱颖而出,最终走到全国决赛现场的老师精彩的“纷呈”。
三个小时下来了,让我们回头想一想,12位创客所“创”的“课”,哪些是让我们无法忘记的?这些“无法忘记的”应该就是我们写作教育的最本质、最本真的东西,是我们在平常教育教学中,应该坚守和坚持的。
无法忘记的是,“独立的写作的人站起来了”。这句话是湖北省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潘彬斌老师说的,不管是写作课,还是创客,目的都是“立德树人”,都是在培养人,发展人,是要培养“独立的人”;无法忘记的是,“下水写作”,山西省绛县古绛镇城关初中贾慧丽老师用自己的“下水文”《醉心丽江》来分享树型的思维导图;无法忘记的是,“读写结合”,美文引路。读写结合是被证明为提升写作水平有效的办法,如何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太原市外国语学校的申改霞给我们提供了读写结合的过程性指导的一种范式;无法忘记的是,“升格训练”“方法指导”“情景创设”“反复敲打”“深化中心”“课程标准”“统编教材”……
那么,我们需要探究的是,这些“无法忘记的”“创”在哪里?
“创”在“系统思考”。写作绝不只是单纯的写作过程,临湘市九中余秀兵老师始终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关注自我”,从“我”需要出发,在生活中深入思考,进行发散性思考;教学生写作的知识,也不能孤苦伶仃的,也应该放在一个系统中去进行思考。很喜欢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七中的康婧老师所主张的“文不可无为而作”,更欣赏她在“如何深化文章中心”之前补充设计了“前后呼应点中心”“详略主次显中心”等系列指导课,听的过程中,我想起了自己是如何帮学生治“偏题症”的,康老师也可以回去继续补充设计,“不断点题现中心”,文章的中心要不断地被提及,被点明。
“创”在“教学资源”。在这一点上,《新作文》张水鱼主编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不仅仅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写作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以“创课”的方式引导教师去“创造”自己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去“创造”自己的“写作资源”。成都市安靖学校张丽萍老师《佳节清明桃李笑》链接清明文化,播撒写作种子,引导学生用好节日素材,说自己想说的话,很有创意。当然,“教学资源”的创建,在所有的“创课”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创”在“学习设计”。最好的教是听,最好的学是说。我一直很反对过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感,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而不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地方。好的课堂教学要充满鲜明的设计感,而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是要想出好的学习活动设计。岳阳市九中的任畅老师《让别人见你所见》就是一份特别出色的学习活动设计,变“教”为“导”,实地游览,见你想见;交流经历,分享所见;解密写法,让别人见你所见;品评习作,分析“见”与“不见”;执意探究,见你最想见。
“创”在“思维建模”。我实践智慧作文二十多年,最后也就得出了几个字:好作文是“打”出来的,好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是“想”出来的,其中,好作文是“想”出来的,就重在帮助学生建立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常规路数,也就是思维建模。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好几位“创客”老师在摸索学生写作的“思维建模”,这非常好。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的黄明丽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定格”“聚焦”“赋形”,从生活到美文,她很巧妙地带领学生“捕捉一个画面”“创作一首小诗”“写就一篇美文”。黄老师在文章中引用了曹文轩的话,这段话也是我喜欢的,我愿意读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写作文自然要讲“立意”,但究竟要立什么意呢?难道就是那些虚幻的和任意拔高的思想和观点吗?你一入了这个道(你不知不觉就会入了这个道),就很快陷入了空白状态,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草包,是个废物:肚子里竟然没有一个人、一个故事,像只空罐儿。
后来呢?
曹文轩是这么说的:于是,你就使劲压挤,压挤了半天,也没有把一页纸写满。无奈之下,你就把早先在脑子里储存好了的、落入俗套的、毫无生气和趣味的东西写了下来。一篇连你自己看着都没有滋味的作文就在你的笔下诞生了,这就是作文的一大误区。也有不少孩子瞧不上自己的生活,说:我所经历的那些东西没有什么意义呀!
我们忘了我们也曾经是孩子,我们孩子也忘了“孩提时代是最好的时光”。为了我们更好的写作教学,诚如“忘记”一词所说的,我们很多东西“忘”了,才有“记”得,“忘”了才会有所“得”,我们要主动地去“忘”,才会有浅浅的“得”。化用三个成语——“得荫忘身”“得鱼忘筌”“得意忘形”,我要把他们的意思反过来说。
第一个“忘”,是“忘身”“得荫”。这个成语原指蝉到荫凉的地方遮蔽,就忘了自身的安全。我想说的是,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写作得到“荫蔽”,就要先“忘身”,忘了自己。只有教师忘了自己的“教”,才会有学生的“学”。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是学生“写”,不是听教师的“写”。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学会“写”,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会知道哪一种“写”法是智慧的,是高超的,是好的。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好的作文指导,是让学生有勇气写出下一篇来。而事实上,作文教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我们好的学生越来越怕写作文,越来越享受不到写作的乐趣。
第二个“忘”,是“忘筌”“得鱼”。意思是捕到了鱼,忘掉了筌,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但是,这句话用在写作上,再形象不过,只不过要调个顺序。“忘筌”“得鱼”,只有“忘筌”,才能“得鱼”。你在那里钓鱼,一会儿把鱼竿提一下,看看鱼上钩了没有,一会儿把鱼竿提上来看一下,看看鱼上钩了没有,这样是始终钓不到鱼的。写作要有方法,要有技法,但是我们不能唯法是论,不能陷进“法”的泥淖,要忘了工具,忘了方法,沉潜下去,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等待水面上有鱼挣脱鱼钩而泛起的涟漪。
第三个“忘”,是“忘形”“得意”。“得意忘形”。“得意忘言”两个成语意思不一样,但其中的“得意”意思是一样的,是内在的精髓,是“是”,是“道”,是“规律”,那要得到写作之“意”,之“道”,必须要“忘形”,也必须要“忘言”。“得意忘形”,高兴得失去了常态。而我们真正要想“得意”地写作,写“得意”作,就必须要忘了所谓的写作的“常态”。思维建模是要建立起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常規思路,是建立起写作的“常态”,这是解决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起初,但“会写”的标志却是“创意地写”“智慧地表达”。所以,要“得意”,先“忘形”。唯有如此,我们“新作文杯”全国作文“创课”大赛才能彰显其独特的价值,才会让我们脱颖而出的“创客”们闪亮登场!
再一次谢谢《新作文》,谢谢参赛的创客们,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