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

    阮倪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课程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与品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系统阐述,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032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分支,是研究物质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其组成、结构、规律变化的科目。因此,培养高中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最大化地改善高中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态度。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是开启学生通向科学的大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高中生的辨识能力、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有所领悟,成为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理解化学基础概念,巧用微观宏观思想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化学核心素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微观可以指导宏观学习,宏观反过来也有利于微观的理解。作为一门在原子分子微观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性质及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基础自然科学,教师要能够深刻认识到微观对物质性质变化的作用,在实际解决化学实际问题时,宏观层面的手段又能够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两者相辅相成为学生的知识理解提供桥梁作用。比如,在教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原子的结构,在了解原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运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过程中应用微观思想探究,而元素周期表作为整个化学研究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基础知识,更是通过各种规律让学生深刻记忆。在《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之前介绍过的原子结构的简单知识、将钠、镁单质的金属活泼性与钠、镁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化学观点,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驱动、实验探究等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能够从生活实践中列举合金材料的应用实例。

    二、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

    证据推理能力不仅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优化理性和科学思维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师必须通过巧设疑问来完善学生论证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基础内容与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提问的内容;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进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思考问题,完成对问题和化学知识的论证推理过程,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证据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后可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金属能够发生哪些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具有什么特点?”问题提出后,学生立即参与思考,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在给予学生一段思考时间后,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索。这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出了问题的答案,加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在化学问题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通过动态平衡思想,理解化学反应

    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实验,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新的物质,这个过程即为化学反应。化学平衡思想在化学反应中最为明显,当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新物质的过程中也会随之产生化学量,化学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这种动态平衡思想为学生有效解决化学反应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动态平衡思想对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介于原子數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借助各种守恒法就可以有效解决化学问题。化学守恒法包括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及化合价守恒等多种形式,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可以通过教授学生掌握各类守恒法的应用方略,如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将相关的典型习题案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明白:在任何化学反应中,不管经历怎样的形式转化,反应前后的总量总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当容积保持恒定条件时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容器内进入部分稀有气体,化学平衡会打破吗?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化学能力,体现动态平衡核心素养。

    四、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既是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目标之一,亦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就是践行高效课堂教学。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同时这样意味着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通过增加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比如,学习“原电池”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设置如下课后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又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通过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次成功的创新实验,可使学生产生自信、自我肯定等情绪体验,以“问题探究——设疑解惑——诱发创新”来导学,可以真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总之,高中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全面认识化学核心素养,对新课改精神进行深入理解,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采取一系列教学措施,培养学生在化学方面的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潘兴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考试周刊,2018(13).

    [2] 朱仪俊.刍议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8(4).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广德中学? ?242200)